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开学思政第一课的心得体会2023(5篇)

开学思政第一课的心得体会2023(5篇)

来源:世旅网

开学思政第一课的心得体会2023

  20__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面临重重考验。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严从实落实上级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立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及时开展20__年思政第一课“战疫情”主题教育,为学校万名学子准备了形式多样的“思政大礼包”:课件《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向最美“逆行者”致敬》,《逆风飞翔,春天正在来的路上——致荆州职院学子的一封信》,元宵节特别节目(《我把我的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你的样子》、《相信》),作业—我为战“疫”作贡献!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明天我也是你,你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这是20__央视元宵节特别节目的感人瞬间。

  党中央的科学部署、“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建设和使用、医护人员坚守的背影、荆职学子的挺身而出、各地物资的紧急驰援......汇集成了题为《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精美课件。

  “疫情时刻变化,你们的健康与平安是我们的牵挂......要坚定战“疫”信心、加强自我防护、加强自我管理、科学安排学习......”,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全体荆职学子的一封信。

  “作为大学生,我们如何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力量?”这是社会出给大学生的考题,也是疫情教会大学生的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性和针对性相统一,以疫情、灾难为现实教材,组织23名专兼任思政教师、172个班级、9441位学生同上20__年思政第一课:从诗歌朗诵、防“疫”课件、慰问信件到命题“作文”,万生共同致敬奋战在一线的人民子弟兵、共产党员、科学家、白衣天使、无名英雄,共论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时代责任。

  “1998年抗洪,我出生,我还什么都不知道,中国赢了;20__年非典,我5岁,对于非典还是不懂,中国赢了;20__年,汶川地震,我10岁,我只能在心中祈祷,中国赢了;20__年,非洲埃博拉病毒,我16岁,并不是太了解,中国没事;20__年新冠肺炎,我22岁,我在线,中国一定赢!”这是护理学院1820班班长杨謦同学回答的时*题。疫情是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他说,在家做好宅男、宅女,我们就一定可以将病毒赶走,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生物化工学院1906班刘从1月27日开始参加村里的防疫工作,担任志愿者。他说,“我妈妈是村里的党员干部,看着她每天忙于村里的防疫工作无暇吃饭十分心疼。我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在学校参加了志愿者组织,我便决定发扬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的精神,为防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老师和同学们纷纷称赞他为“最美志愿者,最帅小哥哥”。

  “短短数日,滚动播出的疫情新闻与不断上涨的病例数量,让我为抗疫前线的医生与护士们揪心不安,也为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团结之心而深深感动。我从这次抗击疫情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困难面前的临危不乱,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为人民的伟大精神。”护理学院1836班陈淑捷深情表白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作为医护专业的学生,他们更是当起了“宣传员”,回答家人关心的防护措施问题,为身边的亲朋好友传播正能量,传递爱与希望。

  “这世间所有美好的背后,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却总有人用平凡定义伟大”。

  “这段时间,漫天都是疫情相关的消息,有时候点开微博看见热搜标题都能泪流满面,原来,热搜都是明星才真的是国泰民安吧”。

  “作为学生,在我们没有能力帮助病人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安放好自己的情绪,不去给他人添麻烦,就是为抗疫作出的的贡献”。

  同学们正在用青春力量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用自己的点滴行为带来不期而遇的温暖。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坚守责任田,通过“战疫情”专题教育,把党中央的声音和嘱托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大学生,让大学生在战“疫”中感知党的英明领导、国家的强大力量、人民的万众一心、民族的众志成城。形式多样地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信念教育、规则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中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新时代青年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爱党爱国爱同胞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为实现美丽中国梦书写激情青春。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请党放心,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全国有无数像荆职学子一样的新时代青年,面对任何困难,中国一定赢!

开学思政第一课的心得体会2023

  冰雪竞技魅力无穷,奥运精神绽放永恒。赛场上,运动员们在奋勇拼搏中享受比赛,个人竞逐时独领风骚,团队作战中互相成就,全力以赴参赛,坦然接受结果。不管是青春飞扬的新手,还是追梦几届的老将,各参赛选手相会在五环旗下,以不断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生动诠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深刻内涵。赛场外,人们为夺魁者喝彩与欢呼,给失利者报以安慰与鼓励,和平、友谊、团结的力量深入人心。

  心中有梦想,处处是舞台。北京冬奥会点燃中国千家万户冰雪热情,冰雪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民间“分会场”上,一口蒸锅,一把拖把,就是业余版“冰壶”,不少人在自家客厅玩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刷屏。全国20__多个冰雪场,冰雪体验热火朝天,大江南北三亿人参与其中,世界冰雪运动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五环同心,同心归圆。开幕式上中国式的浪漫温暖全球,“冰丝带”“最快的冰”炫出了中国创新“加速度”,吉祥物“冰墩墩”成了海内外“团宠”,志愿者微笑暖遍八方宾朋,奥运村美食让冰雪健儿宾至如归……当奥运五环再次牵手中华古都,这份冰雪奇缘让世界看到一个阳光、富强、自信、开放的新时代中国。

开学思政第一课的心得体会2023

  相信我们大家看过《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都有所感悟,这个节目是围绕着“幸福”这个主体来讲的。有人说,幸福不就是快乐在一起吗?不!我不这么认为,其实幸福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小朋友能快乐健康成长。幸福就是分享;就是感恩;就是奉献;就是快乐;就是健康;就是和睦……

  我觉得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探寻。

  我还了解到一些著名人物对我们小朋友,小学生的一些健康感受:好的成长就是快乐的、健康的。从孩子的心灵到身体,都是生机逢勃,而且是充满自信的成长,这比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标准答案式的成绩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们去贡献一份奉献,去奉献一份爱心,去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活在幸福中。

  节目中说到的盲童刘浩,他有一个爱好弹钢琴,为了弹钢琴他放弃了学业。他的妈妈为了达成他的愿望帮他一针一针地在硬纸板上翻译盲谱。而另一个故事说到一个不屈不饶的小女孩,她五岁时,双亲去世。妈妈在生前把她托付给一个朋友抚养,可几年后,养母生病了,养父去世了,她便扛起了家里的重任。

  在家里,我能和弟弟一起分享东西,这就是幸福;在路上,我的东西掉了,一位叔叔帮我捡起来,我感谢了他,这就是幸福感恩;在学校,同学没有带学习用品,我借给她,这就是幸福的奉献;在课余游乐时,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欢笑,这就是幸福的快乐;在家时,我们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吃饭,吃着青菜咸鱼,这就是幸福的快乐、幸福的和睦。有一次,学校组织秋游,有几位同学家里比较贫穷,我们大家与老师为他们捐钱让他们去旅游,这就是幸福的帮助。

  幸福的方式有很多,幸福让我懂得去帮助别人,为人着想,宽容别人,我想这就是幸福的美满方式吧!

开学思政第一课的心得体会2023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在为一个个精彩的美的故事所感动的同时,禁不住问自己:你留意过身边的美吗?

  美,不一定都是遨游太空的辉煌、博得金牌的欢呼,美其实是生活中的灿烂,是点缀于万绿丛中的每一朵小花。

  一个人称“谢傻子”的乞丐,收养了许多被健康人遗弃的残障儿,他不傻,他拥有的是超出别人的美;一个普通的女教师,在生死关头,为了救学生而失去了宝贵的双腿,她很美,就像花儿绽放的瞬间,饱含了爱的蕴育;还有为了收养弃儿不得不把别墅换成了蜗居的爱心妈妈李利娟、用爱心和奉献回报给自己带来痛哭与屈辱的小山村的被拐女孩郜艳敏、孝敬老娘的盲人四兄弟和那位甘当他们眼睛的胖胖的美丽女孩……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学会了发现美,懂得了创造美,知道了传递美,感触于和谐美——

  当体操男团在奥运预赛中失败的时候,没有人去责怪出现重大失误的队友郭伟阳,因为他们知道作为替补队员临时上场的郭伟阳已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聊天、鼓励、调侃,他们都在努力为失误的队员解除压力。在决赛的时候,他们每一次成功都会击掌、拥抱,传递着信心和能量,也正是这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才使得他们成功卫冕冠军。

  美,是一个团体的荣耀。美,是一朵小花,如果有了许多的绽放,那就是一片花海,如果有了更多的绽放,那就是一个春天。

  看,那个给孕妇让座的小女孩,把路边的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的阿姨,帮奶奶拎东西的大哥哥、耐心给游客指路的叔叔……美,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但,我也看到了公交车上的“耳光”、风景区里丢弃的垃圾、和老人抢座的宠物狗、把年迈的母亲逐出家门的不孝儿女……他们践踏了美。

  美是一朵朵绽开的花,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呵护和奉献。

开学思政第一课的心得体会2023

  冬奥赛场,耀眼的不只是成绩,更有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和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冬奥会年轻选手热血拼搏,让人们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模样。21岁的短道速滑小将李文龙,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1/4决赛最后一个弯道上被撞出赛道,险些失去晋级资格;之后的男子1000米A组决赛中,他的冰刀折断,不得不重新出发。尽管意外频出,但李文龙始终未言放弃,最终摘得该项目的银牌。点燃激情,逐梦冰雪,中国小将以顽强拼搏,完美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