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参加了国培。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学术讲座、专题报告、参与式专题与讨论、专题研讨与交流等。培训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学员的参与和体验,无论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还是学员对课堂教学实录的观摩与评析,都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主动参与到培训中的积极性,让学员在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得到提升。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
一、感受了大师的风采
在培训中,专家们的授课涌现出太多精彩,让我感受到了大师们高尚的师德修养,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深邃的思考、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我深切领悟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给我这个一线的教师留下了终生挥之不去的印象,它必将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南,事业的航标,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二、领教了独到的观点
这次培训,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使我们了解到物理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动态和趋势;深刻领会了物理学科教育的理念、有效教学的方法。这些讲座内容对我们太有借鉴意义了,我一定静下心来细细琢磨,好好总结,对专家的讲座全面系统的梳理,理清思路,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将自己所学传给其他教师。
三、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大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以及成就一番事业后的幸福感,身为教师,特别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教师,教学管理者,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规律做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学大家风范,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我信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专家引领下,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总之,这次培训我硕果累累,我在培训中真正理解和体会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我领略了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科学性和先进性,使我的教学思想有脱胎换骨之感,我将努力地用这种理念指导自己今后教学实践,培养出更多现代社会素质人才。
最后,诚挚的感谢培训期间各位专家为我们讲课,将最宝贵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他们是那样的认真负责而又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是我学习榜样和工作努力的方向。诚挚的感谢班主任及辅导老师,你们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诚挚的感谢教育部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会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的奉献!
有机会提笔展一卷心瓣,书一段逝去时光。心里几多激动,几多感概!匆匆九十天的国培学习流逝在师大校园的宿舍、教室、体育馆、运动场,计算机房以及那个美丽的十三中校园的角角落落,流逝在南山宽广而碧绿的草场上、水磨沟公园的泉水中、一炮成功的小路上,自治区博物馆的遗迹中,流逝在乌鲁木齐来来往往的BRT公交车上,流逝在我们国培历史班的304教室里,流逝在每个国培学员的内心里。再回首,一路上点点花絮凝于笔端,信手撷来,追忆三个月的国培点滴。
一花一草一抹景,新师大校园给我的回忆。
7月的酷暑,乌鲁木齐却出奇的凉快。新师大的校园里来了一群提蓝色公文包的老师们,他们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带着对自身教育水平提高的愿望,来自天山南北。还得到报名当天晚上难忘的破冰之旅,让原本陌生的我们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分组,合作,构思,看,我们历史班的五个小组就这样神奇的诞生了。绿草地中有我们的合影,墙壁上有我们的团队徽章,国培让我们成了密不可分的一家人。
还记得体育馆内各位国内知名专家精彩纷呈的报告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收获,尤其是黎加厚教授带给我们每位学员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那种信息技术对当前教育、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让我们惊醒深思,这位六十多岁的长者,前辈用他精彩的演讲在向我们每个学员阐述着他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我想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在这里收获了新知,开阔了视野。
还记得304教室内的欢声笑语,实案分析点评,新疆民族风俗自然风光领略,课堂小结方法大全,全国大赛课新秀们经验分享,自治区教研室专家的中考引领,说课方法的探讨交流,讲 故事 比赛,微课程制作,数字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排练等等,都在我们一个个课堂中演绎,升华。
还记得国际交流大厦内聂幼犁教授那两场难忘的报告,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教师的职责,也让我们终身受益。还记得漆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英特尔未来教育的计算机房,基于项目的学习,21世纪技能的运用,合作研讨的交流分享,个人印章的制作,案例研修的摸索思考制作,都给我们每个学员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回忆。
还记得……
一叶一树一季风,国培历史班的师生留给我们的回忆。
在短暂的三个月中,首先有这么几个人我们必须要感谢,漆老师,资深专家,成熟睿智,严厉风趣,使我们的学习活动充实有序;黄老师,本 班主任 ,帅气阳光,事无巨细,忙前忙后,让我们的住宿就餐无后顾之忧;叶程,李艳两个助理,身体力行,不辞辛劳,认真负责。
在短暂的三个月中,我们还在学习生活中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拥有了几个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得到了几个形影不离的好兄弟,瞧,班长凌娜和希文静、高红老师又在探讨历史专业问题了,崔崔,玲玲,红红在张慧清老师的带领下每天都能坚持体育锻炼,听,芳芳,晶晶,在陈焱老师的集结下总是那么开心活泼,时尚优雅,还有张瑜,苏建荣老师,闫雪姗,黄金梅大姐,薛明磊,聂小芳老师,别克,木拉提江老师等这些最佳拍档们总是学习,吃饭,逛街如影随形,以及秦超,张祥,苏有文,冯军胜四剑客的历史短剧排演让我们至今回味,还有周淑玲老前辈那难忘的新闻联播铃声都让我们铭记,能想起的还有买海日古丽,艾克卡提,米娜瓦尔老师们那流利的汉语,……还有好多我没能写出来的友谊,人物,我想每天国培历史班的故事子在上演,或许即将大家即使天各一方,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但我们培养出来的浓浓的友情定不会让每个人忘却。
一人一物一段情,那些感动我心的片段回忆。
20xx年九月,我有幸来到了乌鲁木齐市13中学,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影子教师”实践研修活动,与13中有了难得的近距离接触,在短暂的二十多天的实习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3中学生们对学校,对老师,对教育的那份浓浓的尊重和敬畏。
每天清晨我们一行六位老师一走进校门,虽还不熟悉这个校园和全体师生,但迎面而来的是值周同学们热烈的欢迎“老师,祝您工作顺利,心情愉快。”,让我前来学习的我们立刻拥有了一种温暖的鼓励,也看出了13中学子有礼貌的精神风貌。
课余时间我们在教师办公室批改作业,我留意了学生们进办公室的举动,每位同学进门必说:各位老师好!走时会礼貌的说:各位老师再见。
楼道里没有扎堆,追逐打闹的现象,同学们看到我们这些提着板凳陌生的面孔还是很礼貌的问好,同时还主动问候:老师好!需要帮忙吗?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成绩,感受到了学生们平时养成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而是这样的名校已经给学生们树立了一个彬彬有礼,谦虚好学,宽容包容的学习氛围。
让我意想不到的还有,在教师办公室的门上,我发现了很多温馨的卡片:上面几句简单的对老师祝福的话跃然纸上:老师们辛苦了,祝老师工作顺利,心情愉悦!虽寥寥几个字,却代表了老师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虽简单的祝福,却是饱含深情。
进到教学楼内的卫生间,干净,漂亮,温馨。洗漱台上摆满了护手霜,洗手液,纸巾,贴满了班级的祝福卡片。13中的老师说这一切的付出没有人给孩子们灌输,强加,纯属孩子们理解老师工作忙,辛苦操劳的心意表达,纯属于孩子们简单对老师的爱的体现。这样的简单直白的表达,却体现了学生们对教育,对老师们的敬重,让我们这些 培训 学习的老师们看了无不为有这样的学生赞不绝口。
在实习期间,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教师节那天有位13中毕业生来看望历史学科的张照荣老师,这位现在新加坡学习的学生向老师讲了自己的一个经历。一次在课堂上,新加坡的老师在讲到中国台湾时不知什么原因把它说成了一个国家,我们这位13中学子没有像别的学生那样欣然接受,而是很气愤的当面和老师理论:老师,您说错了。在我们初中历史课堂上,我已经深深的知道了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教育是无声的,教是为了不教,我想13中老师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对学生们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在13中的校园里,同学们每一句“老师好,祝您工作顺利,心情愉快”都是那么深情的发自肺腑,老师们每一句“同学们加油!”都饱含殷切的希望。老师们每天身体力行“立德树人”,同学们每天则谦虚好学尊师重教,这一切都似乎在诠释着校园内石碑上的那四个字:爱满校园。
短暂的实习生活中我看到了13中学子的风采,体会到了13中学子的自豪感;感受到了他们对母校的热爱,对老师的尊敬,对学校、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想这些定能激励学生们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信心,学生们定会带着这种自豪和信念,不懈努力。
可能尊师重教的这个话题在当今这个纷杂的社会来讲,不是一人能所为的,但我想只要心存大爱,作为一名教育者定能改变点什么,定能为自己每天面对的学生带去点人生路上有用的,值得铭记的东西,或许是一堂精彩的历史课,一个热情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
花易谢!忆难忘!提笔至此,心境激荡。曾经开学的第一天大部分学员期待国培学习早点结束,但时光不答应,而今我们在依依不舍中期待它再多停留几刻,可岁月的脚步扔停不下来。就让我们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想起它,回忆它,然后莞尔一笑,不禁说道:国培,真好!
在这初冬的季节,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20__)——四川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能够有幸亲耳聆听多位教授的精彩讲座。
不知不觉我在江油教育学院已经学习了三天的时间。这三天听取了李玲玲老师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秦莉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参与式培训、朱宗顺老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邹光扬老师《新时期的师德》的专题讲座。对我感触最深的是秦莉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参与式培训。秦老师不仅从《指南》制定的目的、性质、基本理念、框架结构等方面做了细致地解读,也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方面,针对其目标做了较为全面的讲解。通过解读让我明白:幼儿知识的学习不是目的,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贯穿于各领域中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才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工作。通过我们的工作不仅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以适应其目前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的理念。
朱宗顺老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对我感触很深,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育者,首先必须树立敬业,乐业的教育观。把幼教当成事业来干,努力追求最好。其次,关爱儿童,认可儿童,平等对话,与孩子形成学习的合作共同体,善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再次,具体扎实的吹拉弹唱,读写画描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掌握多元的教学方法,善于适时合理的策划,组织,实施活动。还要不断的践行反思,不断的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
做为一名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的关系,“以幼儿为本的幼教,适应社会的幼教”出发,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重视示范的作用,做好表率,搞好直观教学,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才能实现教育的理想的目标。
期待:未来六天的学习更加精彩,更加有针对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