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辞职信英语范例

辞职信英语范例

来源:世旅网

辞职信英语范文1

RESIGNATION LETTER

July 23, 2002

Dear Ms. Baillie:

尊敬的Baillie女士:

As of August 7, I will be terminating1 my employment at ABC Company. I have allowed two weeks prior to2 my departure for assisting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3.

我将于八月七日正式辞去我在ABC公司的职位。离职之前,我有两周时间来帮助移交工作。

Although I have enjoyed watching the Advertising Department grow from its humble beginnings4 to the current formidable5 size and influence in Wuhan, I have received an offer for another company that I feel is better suited6 to my career objectives.

虽然我很高兴看到广告部由创业之初的小本经营发展到现在的巨大规模,在武汉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我已得到另一家公司提供的更适合我事业目标的职位。

I regret having to resign from my position. I wish you and ABC the best of luck and future success.

很遗憾我不得不辞职。祝您和ABC公司好运相伴,未来更加兴旺发达。

Sincerely,

Zhang Xiao Hua

1. terminate (v)- 结束,终止 to come to an end

例句: "The lease terminates in December."

2. prior to (prep)-在…之前in advance of; before

例句:"Prior to this acting career he was a salesperson in Guangdong." 当"prior"单独使用时,它作为形容词,意思是"earlier in time" or "previous,"

例句:"I have a prior commitment that prevents me from attending the meeting."

3. transition process -移交过程in Zhang Xiao Hua's case, the transition process may involve on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a.) handing over his documents and files, b.) working until the company finds his replacement, and, c.) showing the ropes to the new person

4. humble beginnings -创业之初,低微的不起眼的状况 low-ranking, undistinguished and poor status

例句:"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began in a very humble job as a restaurant waiter."

5. formidable (adj)- 巨大的awesome; impressive; overwhelming

例句: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s quite formidable as it involves millions of people."

6. suited (v + ed used as adj)- 适合的in accordance with; agreeable; appropriate; "suit also a verb, as in "This position suits with his abilities."

RESIGNATION LETTER

辞职信

November 24, 1998

Dear Mr. Bao:

尊敬的包先生:

By this letter I am resigning my position as Quality Engineer, effective immediately.

我写信目的是通知您我要辞去质量工程师的职位,并且立即生效。

Recent circumstances incompatible1 with my personal beliefs and styles require that I change my employment.

最近公司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悖我个人的理念及风格,驱使我更换工作。

I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and learn at ABC Company.

能有机会在ABC公司工作学习,我感到不胜感激。

Sincerely,

Li Da Hua

1. incompatible (adj)- 与……相冲突, 与……不协调 opposed in character; unable to exist in harmony

例句: "The two partners were too incompatible to stay in business together."

RESINGNATION LETTER

辞职信

12 Hutong Street

Beijing, China

July 3, 2002

Amy Yang

Principal

Any school

120 Minor Street

Beijing

Dear Ms. Yang:

尊敬的杨女士:

I am writing to inform you of my resignation, effective July 15. Although I have enjoyed my position as Speech Pathologist1, I have accepted another position where I feel my diverse2 skills are more full utilized3.

写此信通知您我将于7月15日辞职。虽然我很喜欢现任语言病理学家职位,但我已接受一份新的工作,相信该工作能更充分地发挥我多样化的技能。

I wanted to thank you for the wonderful experience I had with Any University. Both the staff and the students were great to work with. I wish you much luck with the approaching academic year.

我要感谢你使我在某某大学的工作那么愉快顺利。这里的全体教工和学生都是优秀的共事人才。祝你们在未来的学年中鸿运当头。

Sincerely,

Jack Chan

1. pathologist (n) - 病理学家expert in the study of diseases

2. diverse (adj) - 多种多样的different, showing variety

3. utilize (v) - 运用 make good use of, use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常用表达方式

1. Effective September16*, I will be terminating my employment with ABC Company.

"effective" 即 being in effect or operative

例句:"The summer day light saving time is effective May 30."

9月16日,我将结束与ABC公司的雇佣关系(我将从ABC公司辞职)。

2. I write to tender * my resignation from office. My last day of employment will be June 16.

"tender" 动词, 即"to offer" 或 "to present for acceptance"

写此信的目的是提请辞职。6月16日是我上班最后一天。

3. After much deliberation*, I have decided to move out of the private sector and go back to college.

"deliberation"即 careful consideration 或 a debate within oneself or by a group of people for or against a measure

例句:" The managers could not be hurried in their deliberation."

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辞去私人企业的工作,回学校念书。

4. I regret having to leave a situation * where I have received so much kindness and made so many friends.

"situation" 指的是 "place of employment"

很遗憾我不得不离开这个给了我很多关怀与友谊的部门。

5. My experience at ABC Company has been both educational and rewarding*.

"rewarding" 即satisfying

我在ABC公司的经历既有教育意义,又令人满意。

6. However, I find it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seek an appointment* which can enable me to earn a higher salary to cope with the growing high cost of living.

"appointment" 和 "situation"一字相仿 , 代表 a place of employment 或 a job之意

然而我觉得有必要更换工作,以便赚取更高的薪水来应付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指数。

7. I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 thank you for the wonderful experience I had with ABC Company.

另一表达方式: "I take this opportunity of thanking you for the wonderful experience I had with ABC Company,"

借此机会,为我在ABC公司的愉快经历向您表示感谢。

8. I have concluded that I can no longer function * effectively when the policies followed by the headquarters * fail to provide the support I need as a regional manager.

"function"即 operate 或 carry on one's duty; "headquarters" 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 代表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an enterprise 之意

我已经下了结论,当总部执行的政策无法为我这位地区经理提供必要的支持,我将无法有效地胜任这个职位。

辞职信英语范文2

关键词:词汇教学 职高学生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从事职业教育十几年,笔者先后带过综合、幼师、数控以及汽修等专业,深知职高英语教学的不易。职校学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等各种原因,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低,对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及掌握当然兴趣索然。要想使现在这种情况发生转变,词汇教学当然是很重要的突破口。词汇量是基石。丰富的词汇可以为英语学习添砖加瓦,反之则是空中楼阁。然而,面对职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我们如果单单凭学生初中时期的英语认知去应付职高的英语词汇是行不通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改变词汇教学的一些方法。只有这样,他们的英语水平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这里我想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教授英语词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 、职高英语词汇教学要“in”,首先要让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针对性

众所周知,很多职校专业繁多,各个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更是千差万别,甚至还有很多职校还在在使用普高教材。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像要求普高学生那样要求他们掌握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根据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学生要在高中阶段掌握1700个单词和200个常用词组。所以在高一入学初期让学生明确职高英语词汇的范围对于今后的教学是很必要的。为此,2006年我在学校幼师、数控、计算机、国贸、会计、美术绘画等专业做过初步的英语词汇量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专业的学生初中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平均值为450个。我曾尝试在自己所教授的3个班级里发放经过筛选的1000词汇表,并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记忆。结果同学们学的很轻松,也很有效率。

斯特维克(Stevick)提出,第二语言学习班一定要有自己的“优势”,利用它能为优秀学习者提供的鼓励,来施加自己的“影响”。职校的学生词汇学习的优势就是他们工作的环境和资源,而且《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

二、职高英语词汇教学要“in”,就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比较,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职业高中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底子薄,又受制于各种客观教学的条件,因而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许多同学却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在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向学生展示讲解不同文化的差异,通过这些比较来提高职高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虽然词或者词汇只是一个符号,但它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象征,它不但具备表面的含义,也就是理性含义,而且还有更进一步的含义,也就是附加的含义。两者一起构成了词汇意义的重要方面。在一般情况下,理性含义不深入探讨其本身内在的文化内涵,而它的附加含义则表达和象征了一定社会以及文化意义。经验丰富的英语教育者会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不断渗透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含义,促进英语词汇的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文化知识积累相融合。

在教学实践中,能让同学们在获取社会以及文化知识的同时,最有效地掌握英语词汇。曾经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一个不了解词的内涵的学生是不会了解这个词的意义的――不管他能否读出或者翻译出那个词。”这表明词汇教学过程中,对词汇的文化意义的探讨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例如,我们在教学生理解这个短语:“Make both ends meet”。如果不了解“meet”和“meat”这个词谐音,并且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文化内涵,就不能领会它“收支平衡”的真实意义,同时也就不能牢固掌握这个短语。既然汉语成语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比喻,同学们怎么会想到骨头的两边都是肉会是收支平衡的意思!通过比较这个词组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这个短语轻松地收入囊中。所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其为教学服务。

三、职高英语词汇教学要“in”,要善于运用各种话题故事和活动变化教学方式,提高词汇学习的趣味性

在英语学习中,职高学生往往感觉到词汇非常多,很难掌握。然而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基础。著名语言学家M?A?Willkings(英)曾说:“如果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不出太多东西;而如果没有词汇,人们则没有办法进行表达。”所以,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词汇学习的难关,学生是主体,而作为职高英语教师的我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向学生教授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用各种不同的话题启发学生,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如何寻获让学生喜欢的话题,途径是关键。而探究语源就是一个主要途径。在职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告诉学生语源,帮助学生了解语源。。语源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有来自神话传说、文学著作的,也有来自民间习俗、风土人情的,还有的来自自然科学、商业金融、体育娱乐等等。教师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也感兴趣的一些例子让学生学习了解语源,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例如kangaroo(n.)袋鼠。英国航海家库克James Cook船长登陆澳洲,第一次看见袋鼠,问当地土著人What's that?土著人听不懂英语,回答“kangaroo”。从此土著语中的kangaroo(意为I do not know)进入了英文词典。使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够拓展思维,有效掌握词汇。。因此,教师要将有趣的话题、故事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带入原本让人感觉乏味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并加以灵活运用,使词汇教学变得富有色彩,充满趣味。

总之,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特点和能力,在不违反语言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词汇。结合一些文化背景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含义,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深入体会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卢小娟 汪榕培 . 英语词汇学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振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记忆策略训练研究 [J] -外语教学2008(1)

辞职信英语范文3

山东省“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与创业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擅长形象思维。浙江海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就“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与数学学习的矛盾”;开展研究,他们的结论是职业学校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学习中以感性认识、行动把握为主。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如果一个人的长处在于运动智能,我们却要求他非得学好几何学不可;个人的长处在于音乐智能,我们却要求他写出一流文章成为一个杰出的作家,这样的要求不但没有道理,还是十足的无知。对于擅长形象思维的中职生,我们逼迫他们用抽象思维来进行英语记忆同样也是难度巨大。中职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应试教育学习中失败的一个群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备受冷落和打击,造成心理障碍过重,表现出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不统一、不一致的矛盾状态,厌学情绪非常严重。

二、职高传统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剖析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各种课堂教学任务的限制,以及并未考虑到中职生自身的特点,词汇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设置很少会放在词汇的掌握上面,教师习惯于按“引读—讲解—记忆—听写”;的模式来进行词汇教学。这样的课堂正好违背了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违背了学生能力本位的原则,同时也是不符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的实效性可想而知。从平时词汇测试的结果可知,三年学习下来,很多学生的词汇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与大纲所要求的中职生要掌握1700到1900个词汇的目标相差甚远。

三、职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实践探索1.改变传统模式,探索词汇教学新方法。

辞职信英语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 词汇认知策略 Cohen策略训练模式

一、引言

中学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每一级学生应掌握的词汇及习惯用语在数量上和使用上的要求,长期以来,中学生学习词汇就是机械背诵,忽视其他认知策略的应用。而学习策略是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基础之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国家教育部2001)。Holec(1981)提出学校应该设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即学会如何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以便最终实现学习自主。掌握词汇学习认知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理论依据

O'Malley和Chamot(1990)将“认知”定义为学习者赖以获得知识和概念的识别、记忆和理解等过程。。。

Cohen在《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1998)一书中推出了以策略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对可能有用的策略进行描述、示范并举例说明;引导小组或全班的学生对策略进行讨论;把策略与日常的课堂材料结合在一起,以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将策略融进语言教学,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笔者的训练基本以此为模式,策略训练和教学同时展开。

训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提高学生使用上述认知策略的意识;二是训练学生实际运用这四种认知策略的能力;

三是以pair work,story-telling,games,reading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词汇复习,进一步活用词汇认知策略,

以巩固学习成果。

三、训练过程

分类记忆单词有利于提高词汇知识的质。研究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就开始能自发地使用分类策略,经过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在更高的水平上使用分类策略。词汇分类策略训练主要在教学时指导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单词归类,以加强记忆。

。。

查词典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掌握词汇。学生可以从词典中得到对某个单词全面、准确的理解。词典不仅提供发音、用法等多方面信息,而且提供精辟的例句。通过查词典,在具体语境中记住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运用查词典策略,学生不仅对词汇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

词形分析主要运用语音学知识或构词法记忆单词。利用词形分析策略训练学生记单词,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

四、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学生进行词汇认知策略训练是必要的、可行的,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词汇策略训练对学习者策略的使用有明显的帮助,对英语成绩的提高也有显著影响。

同时表明,好学生平时学习词汇时使用词汇策略的程度高于其他学生。。好学生和学困生偏向于不同的词汇认知策略,这表明教师在词汇策略训练和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共性问题,又要考虑学习者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育。当然,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掌握相应的认知策略的过程是动态的,变化的。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词汇策略的训练过程中要辅有大量的复习巩固。练习内容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要求,在巩固词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

词汇认知策略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可以预计,学生对认知策略的运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效果也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辞职信英语范文5

关键词:横组合 纵聚合 词汇联想测试 心理词库 二语习得

1、引言

。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 一词源自心理语言学, 指的是词汇知识储存于大脑中的心理表征,即长期记忆的词汇知识在大脑中的反映(张萍,2009)。心理词库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大脑中所有关于词形、词义及其用法的一个巨大仓库( Singleton , 1999 ; Richards & Schmidt ,2002 ; Navracsics , 2007) 。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有关二语心理词库的研究主要涉及二语心理词库的组织结构与模型构建、词汇的存储和提取以及词汇教学策略选择等方面,对二语词汇习得本体研究中的诸多细节或特殊性研究不够深入,实证研究方法不够丰富,教学指导也不够具体。

1.1 心理词库与词汇反应类型

就心理词库词汇联接类型而言, Jenkins(1970)指出词汇联接有四种关系:1)并置; 2)搭配; 3)上下义;4)同义。Aitchison(1987)认为,文字似乎是在语义上的联接反应,在这些语义联接反应中,有两种类型:并置和搭配。她指出,“同义和上下义关系的联接反应较弱”。但最近心理词库的联接反应类型出现了新的划分标准。据Wolter(2001)的观点,在联想反应测试中刺激词的联接反应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纵聚合、横组合和语音/其它反应。Rechard, et. al, (2000)提出词汇联想模式包括横组合、纵聚合、语音和其它关系。横组合关系包括搭配,而纵聚合关系并置、上下义、同义等,显示如下流程图:

1.2 词汇联想任务与词汇习得模型

词汇联想任务(word association task , 简称WAT) 要求受试在听到或看到刺激词时立即给出大脑里所出现的反应词。测试可以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成一对一的单次自由联想(一个刺激词给出一个反应词) 、一对多的连续自由联想(一个刺激词给出多个反应词) 、限制性联想(从规定的词中选出反应词) 、间断性联想(一次给出一个反应词,但同一个刺激词多次出现) 等不同联想模式; 还可以根据受试的语言水平采用听-说、听-写、写-说、写-写等实验方式。词汇联想任务简便易操作,经济又适用面广,联想出来的结果可以推测出受试心理词库中词汇间的联结关系及强度,从而了解心理词库的基本构建模态,因而被心理语言学家们所推崇。

Jiang(2000)的词汇习得模型的基础是Levelt(1989)的词汇内部结构模型。Levelt认为一个词条包括词目(1emma)和词位(1exeme)。其中词目包含语义和句法信息,词位包含形态及语音、拼写等信息。Jiang的模型把词汇习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形式阶段(form stage)。在这一阶段,词条中只包括形式信息(读音和拼写),很少有内容信息。也可能包括一个指示器,把注意力指向母语翻译对应词。。二语词汇发展的第二阶段为母语词目中介阶段(L1 lemma mediation stage)。。。二语词汇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二语整合阶段(L2 integration stage)。在这一阶段,二语词汇语义的、句法的、词法的信息得到高度整合,并融入词条中。Harris(1992)认为,词汇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30个词的习得。这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词汇爆炸,因词汇迅速增加而得名。第三阶段是知识的重组阶段。这一阶段从学龄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上大学前。词汇重组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把所学词汇按相关性归类,一方面词与概念之间的匹配复杂化。然而一旦完成,心理词汇的结果会更合理,条理更清晰,词汇提取也会更有效。就二语学习者而言,词汇知识的重组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把已学词汇的汉语意思转化为二语解释。我们知道,初学者习得词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二语词汇+母语意思。然而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我们终有一天要把母语从二语学习中排除出去,否则母语中介会阻碍二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二语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词汇知识的重组。Randall(1980)表明,语言学习者对一门语言越精通,他们的反应就越与本族语者的反应相似。同样,den Dulk(1985)认为输出型词汇知识(与其他方面的词汇知识)表现出与联想行为呈正相关。 Carroll(2004)也指出,我们存储的词汇知识使我们说出话来,创造新形式的单词,理解单词的含义。同样,根据这个论断,我们的词汇知识可以反映在我们的对刺激词的联想反应中。这也反映在其实验过程中。根据他的探索,词汇反应是受“多种因素,包括一个单词的频率,其语音结构,语法范畴,其形态结构、语义相关的词的存在,和存在意义的词的选择”(Carroll,2004)。

本研究试图通过第二语言学习者前后测试反应词的比较统计数据,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母语者反应词的比较统计数据,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反应词与英语反应词比较统计数据,分析有意识地强化横组合词汇知识和心理词汇结构的重构是否对二语习得有显著性影响。本文将探讨特定单词之间的联接关系。?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词汇联想反应有何不同?

2、研究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用词汇联想测试对江西南昌某高校四个非英语专业自然班进行前测,四个班的高考入学成绩大体一致,人数分别为49人、50人、48人和50人,年龄为18-20岁。在其中两个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词汇知识的重组,改变其心理词汇的结构,加强词汇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另外两个班作为控制组,不进行任何特殊训练,按正常教学进行学习。16周之后,对四个班进行后测。同时对四个班进行母语词汇联想测试。笔者还对澳大利亚的Simon Fraser大学的30名母语为英语的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同样的母语词汇联想测试,年龄为22-24岁。收回有效试卷18份。为了让测试更加客观,受试者对心理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尤其对词汇联想测试不清楚。受试者甚至不知道测试的目的。

本研究中的词汇联想测试使用了包含各种语义类别的5个动词、5个形容词、5个副词、5个虚词和5个名词。而且还是一词多个反应的测试。他们中的大多数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这25个刺激词按范畴选出,如人、车辆、位置、物质。但是他们在文本中被随机排列。这些刺激词和反应词均来自于Compleat Lexical Tutor语料库(网址http://conc.lextutor.ca/list_learn/eng/)。所有这些选出的词都来自于高频词的语料库。

作为一个全面而灵活的统计分析系统,SPSS可以用来测试丰富的联想反应与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2)相关性是否显著;3)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在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4个自然班(2个控制班和2个实验班)和30位澳大利亚籍研究生进行词汇联想测试之前,25个刺激词被随机选择但频率相同词性相同。出于便利考虑,词汇联想测试采用写-写模式。所有的参与者被要求在30分钟内写下反应词,测试在一学年2012 2013学年的开始之际,即2012年9月。每个刺激词至少写出三个反应词。测试之后,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没有纵聚合知识的强化。在实验班进行一定指导。实验班可经常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词汇搭配和句型。实验班学生被要求输出新的句子或短语以摆脱中式思维中的词汇搭配和句法结构。12周之后,同样的词汇联想测试试卷被发放到这4个班。在后测中,学生没有被告知测试卷与前测测试卷是一样的。他们写下的反应词是凭直觉而不是凭记忆给出的。2013年1月和3月之间,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3、发现与讨论

通过随机抽样,10份词汇联想测试试卷从控制班,另10份从实验班抽出。不同的研究对象用不同的数字作为代号。1.01 - -1.10分别代表控制班10个学生。2.01 - -2.10分别代表实验班10个学生,3.01 - -3.18代表澳大利亚英语本族语者。。“a”代表前测。“b”代表后测(表3.2),而“c”代表汉语词汇联想测试(表3.3)。

横组合知识的强化在这两个实验班进行。学生接触到丰富的横组合知识。这种输入包括固定搭配,解释语言背景,典型句子等。在输出阶段,学生被要求用他们学过的词组建短语或句子。12周后,进行词汇联想测试后测。可以观察到词汇联接类型的变化趋势,也反映了词汇联想活动(表3.4)。通过比较分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实验班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表3.4)。他们的成绩增长率高于控制班(表3.5)。作为二语学习者,控制班的受试者1.01 --1.10纵聚合反应比率在20%至60%之间变化,横组合反应比率在35%至65%范围内变化(表3.6,3.8)。实验班受试者2.01 - -2.10纵聚合反应比率在30%至60%之间,横组合反应比率从30%到70%不等。作为非本族语者,中国学生的纵聚合反应和横组合反应比率介于15%至90%之间。英语本族语者的纵聚合和横组合反应比率介于10%和60%,40%和90%之间。(注:因版面限制,所有表格未在此展示。)

联想反应和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用来证明输出性词汇知识与丰富的联想反应是否与英语熟练水平呈正相关。结果见表3.12。

从表格的结果得出结论是,语义反应和英语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关性,该相关性极具显著水平为0.01(Sg = 0.965,P = 0.01)。语义的反应被发现与二语习得呈正相关。这也说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更多的语义联想输入,学生将获得更高的分数。相关分析表明,纵聚合和横组合反应分别与英语水平的相关系数不显著,为0.066,0.337,0.119,0.28(P = 0.066,0.337,0.119,0.28)。

4、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探讨了横组合知识的强化,心理词库重构和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可以总结如下: (1)第一和第二语言心理词库联想反应会经历横组合和纵聚合联接反应的不断变化。高级学习者和本族语者有很高比例的语义联接反应。语义反应被发现与英语能力水平呈正相关。(2)心理词库以一个连续的方式发展。每个心理词汇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从拥有更多的非语义联接反应到拥有更多的语义联接反应。在词汇联想测试中,对于不熟悉的单词,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非语义联接反应。(3)语义反应和英语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并具有显著水平。语义的反应被发现与二语习得呈正相关。这也说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更多的语义联想输入,学生将获得更高的分数。(4)在教学课堂中进行横组合知识的强化有助于心理词库的重构和加速二语习得过程。实验班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他们的成绩增长率也明显高于控制班。

这项研究对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和二语习得有一定的启发。首先,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语义联接,第二语言词汇语义网络的建立将提高第二语言课堂的学习效果。这些语义联接是建立在足够的第二语言接触与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这种类型的输入可以来自于教师的谈话、教材、材料、其他学习者的谈话等。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用地道的措辞在一个持久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输入环境。从二语心理词库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重组他们的二语心理词库,越来越接近本族语者。他们不仅应该学习不同类别的文字的存储问题,也应该重学相对不同于母语心理词库新单词和语义联接,以确保这些单词不是在母语的翻译下被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实现和加强词与词之间的联接。教学的模式可能会影响第二语言的词汇发展。两个通用词汇教学方法,目前其目的是,建立二语心理词库。一个是单词联想的方法。一个词在第二语言中的意思不应该“告诉”学习者,通过提供其母语的翻译。而是“发现”,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者自身。。。这些方法可以在输入阶段被采用。在输出阶段,外语学习者需要输出句子或搭配。输出与输入和摄入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Aitchison, J., 2003.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third ed. [M]. Wiley- Blackwell.

[2]Jiang, N. 2000.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J]. Applied Linguistics 21: 47-77.

[3]张萍,2010,《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联想模式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 9-16。

辞职信英语范文6

论文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和灵魂,词汇学习一直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词汇记忆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却苦于找不到词汇记忆之良策。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不同记忆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

一、词汇记忆的认知心理学初探

记忆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人脑中的重现,记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涵盖了三个环节,即:信息的编码(识记)、储存(保持)和提取(回忆或再认)。人类的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信息传递同时都伴随着大量的信息丢失。在我们全部的感觉信息中,能够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短时记忆中经过处理和编码了的信息才能进入长时记忆。一旦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就能被我们记住。没有经过编码转换的信息是不能够进入长时记忆的,而是很快被遗忘。桂诗春认为,人们在编码的过程中用各种方法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以便使新信息融合入长时记忆。

二、词汇记忆的过程

心理词汇的储存和提取与记忆范畴中的词汇处理过程是一致的,包括了三个过程。

1.词汇进入短时记忆。我们感知到的所有无意识和有意识的信息都会被感觉记录器接受,但很快就会消失。只有选择性感知的信息,也就是注意到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外语学习者在用视觉、听觉、视听觉、乃至触觉学习到词汇不一定都会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接触新信息时缺乏目的性,进行语言操练时盲目地记忆或没有针对性地记忆,或者把操练和记忆分割开来,都会使被记信息得不到注意,以致记录器接收了的信息不能进入短时记忆。

2.词汇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词汇经编码处理后便会进入到记忆系统的长时记忆。这一过程是对词汇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和组织,使之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起来,因此我们的认知能力,即形成思想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心理词汇的提取。我们的亲身经历可以感觉到词汇的提取和储存的通道是一致的,当我们的感觉器官通过各种途径感知到一个词汇,比如视觉、听觉、视听觉、触觉(相应的词汇称为视觉心理词汇、听觉心理词汇、视听觉心理词汇和触觉心理词汇),人脑记忆系统就会以相应的通道去激活、提取相应的心理词汇。Forster于1976年提出了串行搜索模型。串行搜索是指按次序挨个搜索某个目标词汇的过程。检索到了该词以后,再去提取关于这个词的相关信息(如发音、拼写、含义、词性、句法、语用等)。激活的单词再经过搜索可以被提取,接着单词的信息也被提取,学习者就可以顺利对这个单词进行理解和使用。以上两个模型各有特色,我们在提取不同类型的词汇时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如下将对各种策略进一步的论述。

三、词汇记忆策略

依据Bahrick的实验结果证实影响词汇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何呈现词汇。他指出了认知词汇的三个层次:最浅层的认知是仅重复词的读音,记忆效果差;第二层次是分析词在句中的语法结构,认知效果较好;最深层次的认知是把词汇放在整个句子中去观察,在语境中分析其搭配和作用,记忆效果最佳。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运用是语言习得的最高层次,其习得效率最高。因此,在词汇学习中,一定要通过实际运用来记忆和理解词汇,只有在语言性语境中习得词汇才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

1.情景记忆

。本世纪六十年代后,心理学家发现意义在长时记忆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逐渐向语义记忆研究转移。。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语境对人的认知活动有较大的影响。。。这一策略建议学习者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词汇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记忆,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来理解、记忆、复习巩固英语词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高效学习英语词汇,更益于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达到英语词汇活学活用的目的。

2.联想记忆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联想对本来各自孤立的词汇进行加工,尽可能的将新旧知识相结合,如通过对比记忆同音异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及词汇的上下义关系等可以举一反三、增强记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联想是对信息进行积极的加工和整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大多是通过联想完成的。学习外语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词语出现的语境常常能促进我们更有效的理解和记忆词汇,这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编码作用”。认知心理学实验还证实,语境能扩大记忆单位的容量。(王阳明,1990:p.141)复杂的词,尤其是多义词,更应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如能把联想记忆与形象记忆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然而并非所有的联想记忆都会有较高的记忆效率,因此联想记忆要遵循“认知经济性”的原则。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字符少、常见、或已熟知的事物作为联想对象。

3.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记忆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的容量。这个容量称为记忆广度。人的短时记忆广度约为“八个不相关的字,或七个不相关的字母,或六个不相关的单词”(桂诗春,1985:p.128)。因此在词汇记忆中应当从基本词汇的基本义入手,逐渐向其他词汇和词义扩展。认知语言学认为,知识是以网络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在这个网络中,有些知识位于中心(如鸟类中的麻雀),有些知识处在边缘位置(如鸟类中的天鹅)。位于中心的知识就是网络的原型,它们更易于被提取和记忆。英语学习中,每个单词也都有其基本意义和引伸意义,掌握了基本义后,再向词义范畴的边缘发展,这便是原型记忆模式在习得词义范畴上的运用。

4.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

我们以往记忆词汇都采取机械记忆(也叫强记)的方法,它不需要理解事物或单词的意义而单纯进行简单的重复,是一种典型的有意记忆,它要求我们不断地复习强化,这样才能巩固所记单词,英语单词很多需要采用这种记忆法。然而随着我们学习新知识难度的加深和容量的加大,我们更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是很好地尝试。。理解了意义,就容易记住,理解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做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活动,从而提高词汇记忆效率。同时词汇记忆要多归纳比较,从中悟出规律,对一些概念抽象、结构复杂的词语,应将其形象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四、结语

以上都是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英语词汇记忆方法,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其中学习动机是重要一项。因此,如能在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的驱使下配以科学的记忆方法,学好英语不再是梦。

参考书目:

[1]卜元.影响英语单词记忆效果的三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