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婚姻的经济学解析

婚姻的经济学解析

来源:世旅网
2011年第04期总第282期前沿F0rwardPositionNo.0420llSumNo.282婚姻的经济学解析赖晓凡刘晓向月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11都江堰611830)[摘要]法律学家认为,婚姻是由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结合,是以男女两性关系为基本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一种社会关系。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婚姻的目的、婚姻资源稀缺性、婚姻的成本与收益、婚姻的效用、婚姻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代单身群体的大量出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关键词】婚姻;经济学;解析[中图分类号]FD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1)04—0071一03不同的学科对婚姻行为有着不同的解读。法律学家认为,婚姻是由一定社会的法律(成文法或不成文法)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结合,是以男女两性关系为基本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一种社会关系。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婚娴是两个具有人格的异性以彼此的性特长为基础的终身交互占有。而德国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则认为婚姻是“男女双方互相约定放弃原有的人格,而以共同形成一个新人格,来经营永续性的共同生活为目的的契约。”他强调婚姻的特质在于两个人以互爱互信为纽带结合为一个伦理共同体,并且生新生命使之更牢固。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婚姻行为进行解析,使人们对婚姻行为的解读更具有多元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一、婚姻目的经济学分析当男女双方两情相悦,经过一段时间的花前月由此,西方一些哲学家站在契约论的立场上认为婚姻的本质是男女之间的契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认为,婚姻是男女双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订立的长期契约,人们结婚的目的在于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益。经济学理论立足于两个重要的假设上,一是人都是理性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行为;二是人是自私的,人的行为是为了达到自身利益。从这两个假设出发,人的所有行为或理性选择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动机,即力图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人们婚姻行为的目的也是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也就是说,在经济学看来,结婚的目的和归宿是使夫妻双方结合在一起,产生通过结婚来实现l+l>2的经济效益。二、婚姻资源的稀缺性分析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稀缺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婚姻中的稀缺资源主要包括相貌、身材、健康状况、学历、职业、经济条件、地位、家庭背景等要素,作为男女双方下之后,最终为爱情找到归宿——结婚,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两者的夫妻关系,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性社会与教育研究中心“婚姻行为的经济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xYJA0804)。[作者简介]赖晓凡(1967~),男,四川苍溪人.四川1二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刘晓(1984一),女。硕十研究生,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向月渡(1966一),女,四川绵竹人,四川T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71·万方数据中任何一方都很难拥有全部的资源,选择配偶的行为也就是选择资源配置的形式。由此,在现实的婚姻生活中形成婚姻中的三种资源配置类型,即强一强型、强一弱型、弱一弱型。强一强婚配型,即男女双方都拥有较丰富的资源,这种组合将使男女双方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更大的满足,甚至使两个家族从中受益。强一弱婚配型,即男女中一方拥有的资源较丰富,而另一方资源较少,这种婚姻组合,可以使弱的一方借此姻缘,获得另一方已拥有的资源,往往常见于男方强而女方弱的情形,这是人们常说的攀高枝。弱一弱婚配型,即男女双方拥有的资源都很少,甚至无法得到较强一方的青睐,但即使是这种组合的婚姻,也可以实现l+l>2的目的。三、婚姻的收益与成本分析收益成本分析是一种理性选择理论,它是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婚姻的最基本的工具。不论恋爱中追求的是永恒浪漫爱情,还是短暂的依恋伴侣,都有可能走进婚姻的殿堂,但是挚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却往往是收益大于成本的一对。(一)婚姻的收益分析婚姻可以被视为一种旨在协调及促进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伙伴关系,其中也包括子女的生育和抚养(加里·贝克,1991)。从经济学角度看,婚姻有“六大收益”:一是可以获得安全的性满足,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这也是人们结婚的最本质、最大的收益所在;二是可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如,两个人是单身时需要两套住房和家具,各自承担住房成本和生活费用,结婚后可只使用一套住房和家具,共同承担住房成本,成本可以减少近一半;三是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男主外,或女主外则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要高;四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通过婚姻男女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可以不需要付出代价获得对方提供的信用支持;五是可分享家庭共有品,如通过婚姻生育的子女,可享受弄子调女的天伦之乐,彼此的知识和智慧的分享等;六是健康身心、防灾保险,结婚后夫妻双方需要共同承担家庭及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的责任,使夫妻双方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彼此关爱、照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双方的身心健康。产生上述收益的经济原因主要有:(1)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夫妇的生产力大为提高。(2)规模经济,即两个人单独生活比两个人共·72·万方数据同生活开支大。(3)产品共享,即夫妻双方都可享有双方共有的产品。(4)风险整合。例如,若夫妻中一方失业,另一方就会增加对劳务的参与。(5)效用放大,即由于伴侣的消费或者伴侣的出现,而使消费的效用放大。例如,与伴侣一起看球赛或外出旅游比独自一个人更有乐趣。(二)婚姻的成本分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恋爱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具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一,获取恋爱信息的成本,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到一位与自己情投意合、资源匹配的意中人并非易事,如果能在自己熟悉的朋友中找,或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获得所需的信息,自然是幸事,该信息成本几乎为零,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就需通过婚姻中介机构付费获取信息。第二,恋爱成本,恋爱中追求对方的鲜花、礼物、约会、晚餐、游玩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体力和精力。第三,婚恋机会成本,所谓婚恋机会成本是指因追求恋爱或婚姻所投入的物质和精力,必然要放弃将这些资源投入到其他的用途中,比如,一个新的学习机会、事业上的发展机会、与其他好友一起玩耍的机会等,甚至包括失去了追求其他异性的机会。第四,结婚成本,结婚成本主要是指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过程中所花费的费用。第五,婚后成本,它是指男女双方组合家庭后共同生活所产生的支出,如日常生活成本、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成本等。通过结婚可以使男女双方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使双方已付出的信息成本、恋爱成本、机会成本得到保障。当前,成为结婚障碍的成本因素主要是结婚成本,在几十万元的结婚成本中购房成本约占2/3,房价的步步攀升,致使一些婚龄青年恋而不婚。四、婚姻的效用分析为说明婚配效用,加里·贝克尔建立了一个家庭生产框架,在这一模型中,家庭成员必须在市场劳务和家务之间分配时间和资源,从而达到生产产品获取效用的目的。基本的婚姻模型就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潜在的夫妻会将他们结婚后获得的效用——基于对家庭产生的分享,超过了单身时的效用,婚姻市场的参加者就会选择婚姻,而结婚夫妻的总效用和他们单身时效用总和的差别就是婚姻收益。[2]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便是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的专业化分工。【21例如。如果丈夫在劳务方面有比较优势,则妻子专门从事家庭工作(如教养子女、伺奉老人),而丈夫专注于市场工作,夫妻将从中受益。这一分工可以使彼此从事的工作更有效率,并为家庭创造更多的产出。此外,伴侣的陪伴、在双亲家庭养育子女的渴望和与共同财产相关的法律保护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让很多人会在婚后更加受益。五、婚姻的风险性分析从经济学的婚姻契约论认识婚姻,婚姻也是一场交易行为,从寻找恋爱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同任何交易都存在风险一样,婚姻也存在着风险。婚姻存在风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信息不对称分析婚娴产生风险的第一个原因,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原理来分析。信息不对称原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恋爱的归宿是婚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男女在恋爱的过程中,既是需求者,又是供给者,他们往往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如健康状况、职业、经济条件、性格、家庭背景以至生理缺陷等,极力彰显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进入到制度框架的约束之内,双方的缺点就会慢慢暴露出来,影响婚姻的良性发展。(二)边际效用递减分析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指人们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效用随着消费单位数量的增加而逐步递减。结婚对于围城外的人来说是一种追求和梦想,一旦这个欲望成为现实,新婚的人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在蜜月中,这种效用达到最大。而后在天长日久中,婚姻的刺激作用,使人生理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逐渐减少,从婚姻中获得的满足感降低,效用下降。边际效用递减催生了婚外恋情的产生,这也正是婚姻的最大风险。(三)博弈分析博弈是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其实爱情和婚姻生活就如同一场博弈,男人和女人都想彼此“征服”对方。博弈论的典型模型是“囚徒困境”,A、B两个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在不同的两个地方分别接受审讯,存在下属几种情况:A和B都不承认,则因为证据不足,两人都无罪释放;A和B都承认了,则两人都判5年监禁;A和B有一人承认另外一万方数据人不承认,承认者坦白从宽,要进行奖励而且要无罪释放,不承认者将被严罚而判刑10年监禁……夫妻两个人在一定的婚姻状态下与罪犯AB相似,如果彼此都忠诚于对方那是最好的结局,可白头到老;如果双方都变心,可平静分手,各投所爱;最大的风险是一方变心而另一方还蒙在鼓里,被蒙骗方将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从恋爱到婚姻,男女双方会经历多次博弈。当恋爱初期,男女双方到底谁对谁的爱更多一些,经过博弈,承认更爱对方的将会为恋爱投入更多的资源。在婚娴中,对承担家庭责任或解决夫妻矛盾的过程中,也常常是夫妻博弈的过程,如果双方都能体谅对方,主动承担家务或承认错误,风波很快可以得到平息;如果双方都坚持不让,小问题很快会上升为大问题,最终会分道扬镳;如果夫妻中一方强硬,另一方为了维持婚姻而不得不选择妥协,这种婚姻只能在磕磕碰碰中度过。因此有人认为婚姻是一场,也充分说明了其风险性。六、单身群体的经济学分析爱情和婚姻就像其他人类行为一样,寻求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必然出于理性的选择,并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分析,单身行为的经济学解释也是如此。”1在当代社会,选择单身的男女正呈上升趋势,其中又以职业女性为多。可以预测,社会提供给女性的工作与发展机会越多,单身女性走入婚姻的机会成本也更大,单身女性群体就会越大。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察,单身女性群体增大的原因:一是效益的期单值增大,单身女性事业越强,越希望有很好的感情以获得补偿,但是在期望值很高的情况下,婚姻变得更不容易,这就出现了在经济学上叫“路径依赖效应”的恶性循环。二是单身女性与未婚女性相比,投入了较大的沉默成本,这一成本表现为四个方面:(1)单身女性用于与成功相关产品上的投资更高于已婚的同龄女性,比如学习深造;(2)单身女性为自我保值增值的投资会更多,比如去美容、健身、旅游;(3)单身女性不愿面对孤独,在交友上的费用会高于同龄的已婚女子;(4)单身女性为未来与老年的保障投资更多,比如购买商业保险和房产。[参考文献][1]许红缨,刘俊,李明.婚姻家庭关系的经济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赵晓.单身女子经济学[J].中国海关.2002(10).·73·婚姻的经济学解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赖晓凡, 刘晓, 向月波, Lai Xiaofan, Liu Xiao, Xiang Yuebo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前沿

FORWARD POSITION2011(4)

1.许红缨;刘俊;李明 婚姻家庭关系的经济学思考[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 2003(12)2.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 婚姻与经济 20053.赵晓 单身女子经济学[期刊论文]-中国海关 2002(10)

1. 王维宁 浅析婚姻经济学[期刊论文]-才智2011(13)2. 陆新之 低碳爱情与经济婚姻[期刊论文]-出版广角2011(3)3. 万晟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2010(13)4. 肖冬梅 婚姻风险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2009,16(8)

5. 韩逸畴 论婚姻的非契约性——一个经济学的进路[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2008(20)6. 婚姻经济学新解[期刊论文]-中国社会导刊2001(8)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y201104019.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