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届15周六地理晚练题(12-12)

2016届15周六地理晚练题(12-12)

来源:世旅网
2016届15周六地理晚练题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能反映天气和物候变化,也是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据此完成第1—2题。

1.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那么安徽、江苏 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的时间是

A.秋分 B.寒露 C.霜降 D.白露 2.华北地区小麦播种后,最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伏旱 B.洪涝 C.寒潮 D.台风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图1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3~15题。

3.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4.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5.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图1

1

图2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7.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读“北印度洋水平及垂直方向洋流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上升流对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响 ①使得海水蒸发量增大 ②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③沿岸地区海洋生物增多 ④表层海水盐度下降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一货轮从红海经曼德海峡到印度洋,最终到达印度的孟买,一路都是昼短夜长,该货轮航行的情况(指顺水或逆水情况)是 A.始终顺航 B.先顺航,后逆航 C.始终逆航 D.先逆航,后顺航

科隆群岛(如图4),均由海底火山喷发的熔岩凝固而成,主峰1672米。东与南美大陆相距达1000公里,诸岛屿间差异明显,海拔西高东低,年龄西新东老,面积西大东小以至消失,在图示水域中演尽生死,被誉为“袖珍版的海陆变迁地质史”。结合图5,完成10-11题。 10.结合图文,对科隆群岛描述正确的是

图3

92 A.地处赤道,雨林密布 B.洋流交汇,鱼类丰富

C.东南信风吹拂,海平面上升 D.东南信风增强时,水温上升

9011.科隆群岛东部岛屿最终消亡的原因是

A.风浪

图4

0° 2 B.洋流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图5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台湾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

A.风力较大,风向为西北风 B.风力较小,风向为西北风 C.风力较大,风向为东南风 D.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南风 13.此时

A.黄河下游地区阴雨绵绵 B.福建沿海地区狂风暴雨 C.金沙江河段风和日丽 D.渤海湾沿岸雨雪交加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

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14~16题

图5

图6 14.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人工提水

15. 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

16.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17. 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3

A.甘蔗 B.棉花 C.油菜 D.花生

砂岩 岩浆岩 洞穴

图7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18. 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

2012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20.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约为( )

A.2012年8月14日 B.2012年10月18日 C.2012年4月5日 D.2012年12月20日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4

石灰岩 岩浆岩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局部示意图和金边(柬埔寨首都)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三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多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

(1)简述金边气温的主要特点(2分)

(2)指出洞里萨河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并说明其成因(8分)

(3)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4分)

5

(1) 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最高气温出现在雨季来临的前一个月。(2分)

(2)5---10月由东南流向西北(湄公河流向洞里萨湖),11月至次年4月,由西北流向东南(洞里萨湖流向湄公河)。成因:5---10月为雨季,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洞里萨湖水位高于湄公河水位。(8分)

(3)湄公河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流经北部山区和高原时,侵蚀作用强烈,将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搬运至河口地区,堆积成湄公河三角洲(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完成以搬运方式完成了物质的迁移,以侵蚀和堆积的方式塑造了河流地貌)(4分)

27.(12分)阅读图12相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6

分布在亚洲甲国境内的R湖是H河流域最大的湖泊,通常年份中的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著。生活在a城市一带的居民每年在11月中旬前后,都要欢度当地的传统节日——“送水节”,其实该节日的确立与当地的水文现象密切相关。

图14

(1)简析R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4分)

(2)判断“送水节”期间,H河与R湖的补给关系,并简述理由。(4分)

(3)“送水节”过后,在该地区适宜从事哪些主要农事活动?(4分)

7

(1)图中R湖的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1分);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图示地区位于(中南半岛的柬埔寨)热带季风气候区,(1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1分)(这里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主要盛行东北风,为降水较少的旱季,湖泊水位低; 6月到9月主要盛行西南风,为降水充沛的雨季,湖泊水位高)

(2)R湖水注入H河(1分)。该地进入10月进入旱季,H河和R湖水位逐渐降低; H河水位下降更迅速;到11月中旬,H河水位低于R湖水位,R湖水注入H河,即“送水”(3分)。

(3)R湖水产捕捞,农田水稻种植等(4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