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默(mò) 突兀(wù) 纷至沓来(tà) B. 悠闲(xián) 嫩绿(nèn) 漫不经心(jīn) C. 稀释(shì) 谐和(xié) 琢磨(mó) D. 毅力(yì) 振奋(zhèn) 比翼双飞(yì)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妙不可言 B. 青出于蓝 C. 瞬息万变
D. 举世无双(双→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城市的繁华程度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C. 小明努力学习,希望能考上清华。
D.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我们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色彩斑斓,让人赏心悦目。 B.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我们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
B. 月亮像一面银盘。
C.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引领我走进知识的海洋。 D. 雪花飘飘,像鹅毛一样轻盈。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沙溪古巷,悠悠岁月
(1)沙溪古巷,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中山市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古巷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山古村落活化石”。 (2)走进沙溪古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清时期。古巷两旁,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每一座房屋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巷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3)沙溪古巷的居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他们世代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木雕、石雕、陶瓷等工艺,成为了古巷的一大特色。
(4)沙溪古巷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农历春节期间,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此外,古巷内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庆典,如中秋赏月、端午赛龙舟等,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5)近年来,沙溪古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保护和开发。如今,沙溪古巷已成为中山市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6. 下列关于沙溪古巷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沙溪古巷是中山市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B. 沙溪古巷的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C. 沙溪古巷的居民世代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D. 沙溪古巷已成为中山市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7. 文章中提到的民俗活动有( )
①中秋赏月;②端午赛龙舟;③庙会;④舞龙舞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沙溪古巷被誉为“中山古村落活化石”,说明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B. 文章通过描写沙溪古巷的建筑风格、民俗活动等方面,展现了古巷的魅力。 C. 文章中提到的民俗活动体现了沙溪古巷的传统文化底蕴。 D. 文章主要介绍了沙溪古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 9. 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是( ) A.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 强调沙溪古巷的文化价值。 C. 表达作者对沙溪古巷的喜爱之情。 D. 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沙溪古巷。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描写沙溪古巷的景物,展现了古巷的美丽风光。
B. 文章通过对沙溪古巷的介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呼吁。 C. 文章中提到的民俗活动体现了沙溪古巷的传统文化底蕴。 D. 文章主要介绍了沙溪古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1-15题。 (一)文言文阅读 《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险衅:危险的事情 B. 闵凶:不幸的遭遇
C. 舅夺母志:舅舅强迫母亲改变志向 D. 俯就:低头,谦逊
12. 下列句子中,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C.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3. 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情表是陈寿为了请求免于征召而写的一篇辞表。 B. 文中提到陈寿的父亲在陈寿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 C. 文中提到陈寿的母亲被舅舅强迫改变了志向。 D. 文中提到陈寿的祖母刘氏对他的抚养非常关心。 14. 下列对文言文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陈寿的孤苦无依。 B. 文中运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 文中运用了白描手法,描绘了陈寿的生活困境。 D. 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表现了陈寿对祖母的孝顺。
)15. 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情表表达了陈寿对祖母的孝顺和对国家的忠诚。 B. 文中提到陈寿的祖母刘氏对他的抚养非常关心。 C. 文中提到陈寿的母亲被舅舅强迫改变了志向。 D. 文中提到陈寿的父亲在陈寿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