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高职建筑材料检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对高职建筑材料检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来源:世旅网
一工作研究 楚建前 2()1 1年 对离职建筑材料检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张红兵。周小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系,湖北黄冈4380(i)2) 摘要建筑材料检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要让学生较 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实际检测能力,根据新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需 求,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谈谈自己对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教学;改革;思考 1当前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建筑材料检测课程由大部分课程内容呈现推进上 升,且在各个教学阶段都有较相对独立内容技术标准。教师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通过对比前后相关的内容统一性.如 前面讲水泥方面性能对后面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以求因 材施教。然而,有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只注重理论 教学,没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是简单地将原有的教 学内容从前讲到后,没有合理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不能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1.2教学内容处理不当 新时期下,不能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岗位技能和 职业素质需求,对教学内容不能做适当删减与补充。如墙体 材料中的粘土砖已被淘汰,就不需要讲解.而要补充的节能 砌块及环保的灰砂砖,这样既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也让学 生了解其他新型环保、节能的墙体材料。 1.3教学实施力度不够 新的建筑材料与检测增加了很多实验,每节课都设置了 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新教材.在教学中 应兼顾能力、情感、知识三维目标的结合,落实探究活动的要 求。但有的教师不重视探究活动的质量,不管需要不需要,应 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让学生讨论或不加任何指导就 让学生探究。 2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2.1教学内容改革 建筑材料检测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需要为建筑工程技 术专业提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具备建筑材料 方面的实践检测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时,必须以 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 线,以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为突破口,对教学内容进 行大胆地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 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 本专业岗位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能解决生产、建设、实 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104・ 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材料.而不是深入地研究材料生产r 艺及生产过程,且新型材料日新月异,及时地跟I 建材市场、 工程应用的变化,以及规范的更新,以增加学生 业后的 作适应性。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交用性、先进性及动态性的特 点。目前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完成常用材料基本教学 内容的基础上,应减少部分理沦知识如水泥内部晶体结构、 钢材的化学成分等内容的教学,同时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比 重,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及时把建筑材料领域中新的科研成 果和最新合成材料充实进去 (2)实践教学部分的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往仅限于 室内试验操作,由于条件不能满足,只注重检测过程,不能很 好地检测去结果,也不能到正规的检测中心去参观实习,且 试验课分散于每个教学单元,由于条件限制,每个教学班分 成若干试验小组进行.更严重的有些职业院校实验设备奇 缺,数量只供老师教学演示。再有些实验的过程有长有短、如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项目两节课内完成 了,而水泥细度试 验项目两节课的时间又太长.时间片j不完,这样势必造成学 生上试验课时,有时时间不够用、有时时『Hj川不究的不良局 面。而且当学生发现试验不符合误差要求,须重新试验时,却 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分组试验,每个小组的成 员人数较多、工作面狭小,往往只有部分愿意动手的学生操 作,大部分学生将失去动手的机会,从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因此有必要对实践部分进行改革:除实践教学部分由原来的 零星试验进行后,再安排一个星期作为试验周, 试验 l割内. 所有的试验项目同时开放,学生分组实行自由组合,自由选 择试验的先后顺序。同时利用试验周内的一天时间,让学生 去J:地、检测站进行参观实习.r解有关建筑材料的现场测 试方法,以及出现异常现象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埘材 料的感性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越 来越多,应用Et益广泛。新材料的标准不断颁布,已有材料的 国内标准需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不断修改。这就需要通过不断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超前 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培养面 第7期(总第126期) 楚延村 工作研究一 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 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 题,参照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进行分析,并写出 具有自己观点的科技小论文。学生实验成绩评定要根据基本 用型专门人才。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 整体设计。以工程实例为切人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 学生参与交流、分享观点,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由被动 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 学方式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教学中的一次重要创新,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把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难于表达清楚的问 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可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学生 易于理解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工 程现场的实地参观、实习。带学生去实际工地了解水泥的选 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结果分析能力、小论文的写作 能力以及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应用水平、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实验创新能力等给予综合考虑,这样的评定方式更 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结束语 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改革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 标、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变革,必将 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也给高 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带来严峻的挑战和机遇,使得我国高 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择、使用、取样、保管等情况,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质检员、材料员的综合职业能力。 2.3改革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为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学习只注重考试结果.忽略课程学 习过程的不良现象,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自学能力 [1]刘洁.运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2,(5). 的目的.建议材料检测质量教学考核方式采用单科结业考试 与职业技能鉴定并重。突出能力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 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的考核标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 量和效果。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我们要求学生在完成 常规的实验报告后.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代表性的问 【21赵华玮.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建筑材料》教学质量Ⅱ】.成才 之路.2005. 【3]柯国军.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监理I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3. f上 望覆土越大越好.这与结构经济性的控制是矛盾的,结构设 计只有了解水管走向、坡度,才能把覆土降到最低。设备用房 需注意净高问题。公用变配电所应注意净高>/3900mm(建筑 面到梁底),注意电缆沟深(一般800ram)。 5小结 地下室设计相对较烦琐,但主要能把握好以下几点,相 信大家在设计过程不会有太大障碍: (1)地下室计算应把握好梁系布置、顶板恒载取值、外墙 计算模型与土压力计算,人防等效静荷载的正确选取,应能 解决概念设计与经济性的矛盾。 (2)地下室设计的难点之一是人防设计。想做好人防,光 掌握结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对建筑、暖通这两个专 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如果结构设计人员对这两个专业不了 解,相当于对人防基理不了解,设计将无从下手,更谈不上专 业间配合了。 (3)关于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规范、参考书籍和设计软件 已不断完善,设计人员如果能灵活应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图4沿通道设置的防护密闭门示意图 参考文献 及人防单元隔墙,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 施,应在土建施工时一次预埋到位(交底时强调),且洞口不 【1】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IS] [2】07FJO1—04图集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s】. 【3】07FG01—05图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s1. 【4]JGJ3—2002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s】. 宜过大(控制在800mmx800mm以内)。 (2)水电。应了解顶板水管埋设走向。对于水专业一般希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