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研究
——以贵州省沿河县养殖场为例
吴震洋1
代鸣1
樊均德1
朱天钧2李
丽1*
710068)
(1铜仁学院,贵州铜仁554300;2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陕西西安
摘要:贵州白山羊是贵州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由于适于在山地丘陵地带放牧,且肉质细嫩,繁殖力强,是
广泛养殖的山羊地方品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仍以小规模养殖为主体,然而,小型肉羊养殖场普遍存在缺乏管理,饲料饲草搭配不合理,杂交退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该研究比较了1983年来贵州白山羊体重、体高等数据变化,结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际情况,为使本地养羊业更健康的发展,从科学选育、杂交改良、饲草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贵州白山羊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贵州白山羊;可持续发展;山羊选育;饲草利用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8)05-0092-03
Research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GoatIndustry
——ACaseStudyofYanheinGuizhouProvinceWuZhenyang1etal.
(1Tongrenuniversity,GuizhouTongren554300,China)
Abstract:GuizhouwhitegoatisoneofGuizhou'sfinelocalbreeds,duetosuitableforgrazinginmountainoushills,andmeattender,strongfecundity,iswidelycultivatedgoatlocalbreeds.YanheTujiaAutonomousCountyisstillsmall-scalefarmingasthemainbody,however,smallsheepfarmsgenerallylackofmanagement,feedforagewith
unreasonable,hybriddegradationandotherproblems.ThisstudycomparedtheGuizhouwhitegoatbodyweight,bodyheightandotherdatachangesin1983,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alongtheTujiaAutonomousCoun⁃ty,inordertomakethelocalsheepindustrymorehealthydevelopment,fromthescientificbreeding,hybridim⁃provement,forageutilizationandotheraspectsweredescribed,withaviewtoprovideareasonabl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Guizhouwhitegoatindustry.
Keywords:Guizhouwhitegoat;Sustainabledevelopmen;Goatbreeding;Forageutilization贵州白山羊,原产于贵州省黔东北乌江中下游的沿河、思南、务川等县,在铜仁市、遵义市及黔东南、黔南两自治州的40多个县均有分布。贵州白山羊因肉质鲜嫩、膻味轻、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也是贵州省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贵州白山羊存栏量在1981年为90万只,到2005年达到224.97万只,近20年来存栏数不断增加[1]。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沿河县)是贵州主要的山羊养殖大县,2009年被列入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10个重点项目县之一,财政扶贫资金达1500万元,并在官舟、中寨、泉坝、思渠4个乡镇发展养羊户近千户[2]。随着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扶持,沿河县养殖户虽然不断增加,部分养殖户养羊逐渐规模化、标准化,但仍存在饲养管理、品种混杂、疾病防控等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山羊选育、饲料资源及杂交育种方面探讨可持续性发展
肉羊产业的可行性,以期对中小型肉羊养殖户提供思路及对策。
1开展科学选育,提高贵州白山羊自身优势
新景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康建兵等[3]于2015年对贵州沿河县新景乡贵州白山羊保种区的415只贵州白山羊
2007年,贵州省唯一的白山羊保种选育场在沿河县
体重、体尺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收录的贵州白山羊成年羊体重和体尺指标(2007年由贵州省畜禽改良站在沿河县新景乡保种选育场测定)进行比较,发现2007年测定的贵州白山羊平均体重、平均体高和平均胸围均比2015年测定的上述指标高(见表1)。说明该选育场保种的贵州白山羊生长性能有下降的趋势,但由于无相关数据,并不能说明各个指标间不同时间点的测定数值差异是否显著。其中,贵州白山
基金项目: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计划项目(黔科合成转字[2014]5202号);铜仁学院博士启动金(trxyDH1522);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沿
河白山羊农业科技园黔科合农园字[2014]5007号);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吴震洋(1985—),男,河南偃师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7-12-20
24卷05期吴震洋等肉羊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研究
93
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下滑明显,可能也与测定只数较少有关。与1983年张开邦对沿河、思南、铜仁等16个县近2
表1
测定时间1983年2007年2015年2015年
选育群2015年自繁群
性别公母公母公母公母公母
只数(只)NANA8278122NANANANA13
万只山羊的调查数据比较[4],2007年测定的贵州白山羊在体重、体尺等方面数据变化不大(见表1)。
平均体高(cm)52.48(1246只)
57.1355.4053.5056.43(56只)54.36(50只)50.68(50只)49.56(50只)52.76NA平均胸围(cm)73.02(1246只)
73.6473.5070.85(56只)72.12(50只)64.55(50只)65.38(50只)68.7075.5NA贵州白山羊成年山羊体重和部分体尺信息
平均体重(kg)30.31(1088只)
34.1531.9029.0837.46(108只)34.13(101只)31.37(93只)28.98(91只)26.7032.27(28只)注:NA表示无此数据,资料中平均体重、平均体高和平均胸围所测量的贵州白山羊数量在数据后面括号中列出。其中,1983年测定数据在铜仁大部分市县范围内测定,2007年和2015年数据的测定均在沿河县新景乡保种场测定,2015年选育群和自繁群在沿河县黄土镇雪花、客田镇梯子岩和塘坝镇构皮等养羊场测定。1983年贵州白山羊的数据来自张开邦,2007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2015年的数据来自康建兵等,2015年选育群和自繁群的数据来自冉启煌等。
总体上,沿河县贵州白山羊养殖户普遍存在生长性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与沿河县某些养殖户饲养的其他外来地方品种相比出现生长缓慢等问题,经济效益不如这些外来地方品种高。究其原因,虽然与品种相关,但也与营养水平、养殖户的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由于本地市场和消费者已接受贵州白山羊的羊肉消费,因此,贵州白山羊养殖户在饲料供应、饲养技术等方面应加强管理,提高贵州白山羊生长性能,以提升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羊群乱配现象严重,缺乏科学系统的选育工作,导致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因此养殖户应根据自身情况,加强贵州白山羊的选育,提升养殖的效益。冉启煌
[5]
为了使贵州白山羊在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等方面充分表现,就要定期做好贵州白山羊系谱资料,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及时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山羊。
2开发饲草资源,保障营养供求
沿河县全县包括天然草地资源、林木兼用灌木林地
和疏林地共计7.16万hm2的可供放牧的草地资源,同时,全县每年生产各种藤蔓作物、农作物秸秆和粮食副产品近40万t[6]。虽然可利用的饲草资源丰富,但实际利用率较低,草山草坡改良面积有限。部分养殖户反应,在本地种植的巨菌草可作为贵州白山羊主要的饲料来源。虽然菌草产业的发展在保健食品、水土保持、荒漠治理及菌物饲料等领域发展迅速,但与狼尾草属其他菌草如紫象草、王草相比,作为家畜饲料方面并未广泛利用,适合本地栽种的优良的饲草品种如狼尾草属的巨菌草种植面积较少。巨菌草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由南非引种并试种成功,之后在我国许多省份进行了引种试种试验,在巨菌草出苗率和成活率[7]、不同株高粗蛋白含量[8]、不同生长时间巨菌草和象草营养成分比较[9]、巨菌草与苜蓿营养成分比较[10]等方面均有研究。贵州省铜仁市也于2011年从福建引入巨菌草,并对不同海拔条件下巨菌草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11],为贵州白山羊利用新的饲草来源的可能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探索新的优良品种种植效果并引进培育可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农作物秸秆及饲草的加工贮藏未普及应用,如青贮饲料的制作,在冬季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主要依赖于市场购买,虽然购买成本不高,但由于市场产品良莠不齐,始终制约着养殖户的发展。因此,政府主导的草场草地除进行改良、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外,还应配套
等比较了贵州白山羊选育群和自然繁殖同期出生群,结
果表明选育群各年龄阶段体重、体尺等指标均显著高于自繁群。其中,冉启煌等在沿河县黄土镇雪花、客田镇梯子岩和塘坝镇构皮等养羊场经过选育后测定的贵州白山羊选育群体重要高于2007年保种场测定的贵州白山羊体重(见表1)。从图1可以看出,开展品种选育对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4037.46
34.1334.153532.2731.931.3730.3129.0828.983026.7
公25
20母151050成年贵州白羊体重(kg)据据据据数数数数5年群3年7年育198200201选5年201数据来源
图1
贵州白山羊体重测定变化情况
2015年自繁群数据94饲草氨化、青贮等技术的推广,提高优质饲草的利用率。
发展的道路。参考文献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18,24(05)
3开展杂交育种,提高商品羊生产性能
科学运用杂交方式对家畜进行改良,不但可以提高
[1]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曾海芬.浅谈沿河山羊养殖现状及饲养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
友,2015(08):269.
[3]康建兵,蔡惠芬,罗卫星,等.贵州白山羊的体尺与体重及其相关
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5(08):171-173.
[4]张开帮.贵州白山羊调查与研究[J].贵州畜牧兽医科技,1983
(02):22-25.
[5]冉启煌,杨光,杜勇,等.贵州白山羊生长发育性能研究[J].中国
草食动物科学,2016(06):19-20.
[6]杨静,杨礼.贵州白山羊的发展优势、现状和对策[J].畜牧兽医科
技信息,2015(04):16.
[7]常艳,白永胜,常金财,等.巨菌草引种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8]张秀平,杨志杰,张亚振,等.巨菌草在冀中南地区的引种试验
[J].安徽农业科学,2015(36):78-80.
[9]秦建军,尤丽群,叶刚,等.新疆昌吉市象草及巨菌草引种栽培试
验[J].北方园艺,2014(16):148-149.
[10]卜耀军,李强,徐伟洲,等.巨菌草在榆林风沙草滩区的引种表现
初探[J].陕西农业科学,2017(02):42-43.
[11]张进国,雷荷仙,黎纪凤,等.巨菌草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生长表现
[J].贵州农业科学,2013(03):112-115.
[12]杨光,宋正平,牟朝军.波尔山羊改良贵州沿河白山羊F1代羔羊
肉用性能测定[J].中国草食动物,2003(03):21.2014(12):32-34.
原有家畜的品质特性,甚至能培育出新的品种。如我国新疆细毛羊就是引用苏联高加索、普利阔斯公羊与当地蒙古羊、哈萨克羊杂交育成。1999年,沿河县引进11只波尔山羊并建立9个波尔山羊杂交改良点,波本杂交改良试验表明杂交羊体重、体尺等指标显著高于本地山羊[12]。贵州白山羊的杂交改良试验鲜有报道,虽然杂交山羊在生长性能等方面要优于本地山羊,但缺乏科学规划使得杂交乱配现象严重,纯种贵州白山羊数量不断减少,外来品种稀释本地资源,使得贵州白山羊遗传资源面临丢失的困境。同时,杂交乱配现象并未使杂交羊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杂交退化现象也十分普遍。因此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领导,合理规划,划定保种区并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总之,沿河县,很多养殖户缺乏系谱资料、不重视疾
病防控、羊肉产品深加工等诸多问题,必须加以改进。为使得贵州白山羊产业生态、健康的发展,要不断从饲料营养、遗传改良、杂交育种等各个基础环节进行探索,从产品开发等方面扩大影响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的可持续(上接68页)
表2
药剂处理
123456
供试药剂及防治次数赞米尔,施药1次赞米尔,施药2次佳思翠,施药1次佳思翠,施药2次多菌灵,施药1次多菌灵,施药2次
空白对照
(责编:徐焕斗)
不同药剂及施药次数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病穗率防效
(%)62.2859.0266.8379.8477.8983.09
差异显著性5%bcbaaac
1%BBAAAB
病情指数3.043.332.881.962.331.388.69病指防效(%)
64.9961.6366.9177.4673.1484.17
差异显著性5%cdcdabbcad
1%BCBCC
病穗率(%)
9.678.505.175.6725.634.33
10.50
ABCA
AB
2.2不同防治次数对防治效果影响从防效对比结果可
的防效,其中多菌灵和佳思翠表现出良好的防效,赞米尔相对较差。分析认为本次试验中赞米尔施药量较其他2种药剂低,且施药后多阴雨天气,导致防效不理想,建议在重发年份可适当加大用药量,以提高防治效果。
(2)多菌灵、佳思翠防治2次较防治1次的防效提高明显,赞米尔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建议初花期(5%)开展第一次防治,5~7d后及时开展第二次防治,以控制病情发生扩展,保证防治效果。
(责编:张宏民)
以看出(表2),不同药剂防治次数对防治效果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多菌灵防治2次与防治1次比较,防效有一定的提高,且病指防效在5%水平表现出差异显著;佳思翠防治2次比防治1次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提高,其中,病穗率防效在1%水平表现出极显著差异,病指防效在5%水平差异显著;赞米尔不同防治次数之间防效基本无差异。
3结论与讨论
(1)本试验选择的供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