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措施与预防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高层建筑数量呈快速增长势头,建筑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本文以高层建筑施工作为研究对象,对施工技术要点、施工安全事故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其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有效提高安全事故防范水平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加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安全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施工;措施;预防
高层建筑楼层高度较高,对施工工期要求严格,需统筹各方施工队伍和资源,施工组织和管理十分复杂,它不仅有普通建筑施工的特点,而且还有许多特殊的施工要求:
1、 施工作业量大、施工环节多样化、施工关系复杂 高层建筑施工同普通建筑相比,其的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装修、设备管线安装等作业量要大的多,需投入更多的施工资源;此外,施工参与队伍种类较多,涉及到数十个作业工种,组织管理十分复杂。同时,由于高层建筑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高强度配筋、特殊的施工工艺以及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都会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2、 施工准备工作量大 高层建筑楼层高度较高、施工面大,要投入大量施工资源,例如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等,施工资源种类较多,需要做大量的采购和运输准备工作,保证各项施工资源到位。施工活动需要投入多方施工队伍和不同专业技术人员,为开展各项施工活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层建筑还需要解决施工作业面积狭小无法对方物料的问题,要科学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功能,为促进工期顺利推进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3、施工周期长,工期紧: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施工周期在二至四年,主体结构施工每层需五至十天,最快不低于三天,大多采用施工队伍分批持续推进作业,施工任务紧,还要应对恶劣天气调整施工进度。为保证施工质量达标,需要采用特殊施工技术,这就对安排施工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施工队伍统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隐患较多,还要做好更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4、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施工难度高 高层建筑需要更深的地基,一般要建设一至四层地下室,对于这种超深地基施工,不论是土方开挖、地下水排除还是基坑支护,都需要更高标准的施工技术,严重限制了工程进度和造价管理,同时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随时考虑采用最新技术应对高难度施工问题。
5、高空作业量大,垂直运输量大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高度在45~80米左右,超高建筑更是超过了百米,高层建筑高空作业量大,对垂直运输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种施工资源的垂直运输工作,保证各种施工资源供应及时,因此,要采用正确型号的垂直运输设备,统筹人力、物力运输工作,保证各种物料运输有条不紊推进,同时注意运输安全。
6、高层建筑楼层高、安全管理要求严格高层建筑层楼层高度较高,且施工现场面积狭小,必须采取立体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来解决场地面积紧张的问题,因而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做好防水、防高空落物、防电等安全管理工作。要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顺利推进,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还要适当增加相应的安保费用。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在施工技术方面同普通建筑施工大同小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如何做好地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千变万化,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方案加以应对。地上主体建筑施工采用的施工技术相对比较趋同,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重点在于地下施工环节。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在前期施工阶段,高层与底层建筑的定位和放线测量没有明显差别,由于高层建筑地基深度较大,通常需要数层地下室,因此定位放线要适当远离槽边,以为后期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位移预留足够的空间,此外,要保证每个桩点位置定位精确,在施工图纸中明确具体坐标。 2、高层地基施工要规划好工程车辆出入线路,为不同施工车辆做好运输规划,结合土方开挖量计算工程车辆数量和运输量,保证工期进度顺利推进,同时要严密监控边坡土层结构变化参数,及时发现异动情况并做好预防措施。3、在地基施工之前,就要开始钢筋工程启动准备。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好钢筋用量,根据施工进度灵活调整供应量,保证土方开挖结束即可满足后期的施工钢架需求。
4、防水措施。高层建筑施工由于基坑深度较大,需要处理好地下水渗透问题,做好防水措施。在制定施工方案之前,要探明施工地点各处地下水分布情况,在图纸中明确标出重点防水节点。如果需要使用塔吊设备,则要选取地下水偏少的区域进行安装。此外,设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防水方案准备和防水材料选用工作,最大程度克服地下水对施工工期和质量的影响。5、模板工程施工,该施工工序要与地下防水施工作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地下水富集区域,模板铺设要预留一定的透气孔和漂浮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不受浸泡影响,由于底板是关键的防水部分,因此要做好特别防护工作。如果地上建筑楼层较高,则要采用大钢模板施工设计,与供应商做好提前沟通工作,预先着手大钢模板的加工准备工作。一般来说,高层建筑需要4000平模板,生产周期需要20天时间,而且需要较大规模的生厂商才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地下室工程临近竣工时在组织模板进场安装,在进行首层模板安装时容易遇到各种技术问题,这是需要加强质量检测工作,及时找出各种质量隐患并修正。
6、混凝土施工环节,要选择正确的施工设备和器材,主要根据工程量大小来确定混凝土用量,并配置相应的施工人员和设备。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主要是解决垂直运输混凝土的问题,因此要采用性能较好的输送泵,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工序连贯进行。同时,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下图为粉煤灰品质检验对比表、
表1.粉煤灰品质检验
7、地下室人防工程工序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有些特殊工程需要制定单独的施工计划和方案,为了应对人防质监部门的检查,要实现对隐蔽工程做好施工视频和照片拍摄工作,在照片上标注施工参数和方位,让检查人员全面掌握整个施工过程。
结束语总而言之,高层施工管理主要环节有:技术管理、安全管理、造价管理等方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相对复杂、要求较高,尤其是深基坑、人防工程、主体框架、高空作业等施工环节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统筹好各方施工队伍,做好各种先期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正荣. 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20.
[2]刘红星.浅议员工激励的原则与方法[J].山西建筑,2007,33(32):216—217.
作者简介:姓名:张建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0.9 籍贯:山西灵石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抗震、建筑施工 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