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

来源:世旅网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二. 重点、难点:

重点:切线长定理以及应用

难点:切线长定理的题设、结论

三. 具体内容:

1. 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向圆引两条切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

2.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点的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O分别切△ABC三边AB、BC、CA于点D、E、F,若BC=a,CA=b,AB=c,(1)求AD、BE、CF的长;(2)若∠C=90°,求△ABC内切圆半径r。

解:(1)∵ ⊙O切△ABC三边AB、∴ AD=AF,BD=BE,CE=CF

∵ BC=a,CA=b,AB=c

同理

、CA于D、、F

BCE

(2)连结OE、OF

∵ ⊙O与AB、BC切于D、E ∴ OE⊥BC,OF⊥AC

∵ ∠C=90° ∴ 四边形OECF为矩形

又∵ OE=OF ∴ 四边形OECF为正方形

∴ OE=OF=CE=CF

由(1)知

∴ 内切圆半径

[例2] 如图,⊙O切△ABC的边BC于D,切AB、AC延长线于E、为18,求AE。

解:由已知得CF=CD,BD=BE,AE=AF

∴ AB+AC+BC=AB+AC+CD+BD

,△ABC的周长F

=AB+AC+CF+BE=AE+AF=2AE

∵ △ABC周长为18 ∴

[例3] 如图,在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E为AB上一点,DE=DC,

以D为圆心,DB为半径作⊙D,求证:(1)AC是⊙O切线;(2)AB+EB=AC。

证明:(1)作DF⊥AC于F

∵ AD平分∠BAC ∴ DB=DF

∴ AC切⊙D于F

(2)由(1)知,AC切⊙D于F

又∵ ∠B=90° ∴ AB切⊙D于B ∴ AB=AF

又在和中

∴ CF=BE ∴ AC=AF+CF=AB+EB

[例4] 如图,CB、CD与⊙O切于B、D,AB为⊙O直径,⊙O半径为r。求证:AD//OC。

证明:连结OD

∵ CB、CD切⊙O于B、D

∴ OD⊥CD,OB⊥CB,∠1=∠2

∴ ∠3=∠4

∵ OA=OD ∴ ∠A=∠5

∵ ∠BOD=∠3+∠4=∠A+∠5

∴ 2∠3=2∠5 ∴ ∠3=∠5

∴ AD//OC

[例5] 如图,两同心圆O,PA、PB是大圆的两条切线,PC、PD是小圆的两条切线,A、B、C、D为切点,求证:AC=BD。

证明:连结PO

∵ PA、PB为大圆切线

∴ PA=PB,∠APO=∠BPO

又∵ PC、PD为小圆切线

∴ PC=PD,∠CPO=∠DPO

∴ ∠APC=∠APO-∠CPO=∠BPO-∠DPO=∠BPD

∴ 在△PAC和△PBD中

∴ △PAC≌△PBD ∴ AC=BD

[例6] 如图,AB是⊙O直径,AD、BC、CD切⊙O于A、

证明:∵ AD、BC、CD切⊙O于A、B、E

∴ DO平分∠ADE,CO平分∠BCE

∴ ∠1=∠2=∠ADE,∠3=∠4=∠BCE

∵ AB是⊙O的直径,AD、BC切⊙O于A、B

∴ AB⊥AD,AB⊥BC ∴ AD//BC

∴ ∠ADC+∠BCE=180°

、E,求证:OC⊥OD。B

∴ ∠2+∠4=∠ADE+∠BCE=(∠ADE+∠BCE)=90°

∴ ∠COD=90° ∴ OC⊥OD

【模拟试题】

1. 如图,AB、AC是⊙O的切线,B、C为切点,D为BDC=( )

上一点,且∠A=70°,则∠

A. 250° B. 120° C. 125° D. 115°

2. 如图,PQ、PR、A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Q、R、S,若∠APB=40°,则∠AOB=( )

A. 50° B. 60° C. 70° D. 80°

3. 如图,AB、AC分别切⊙O于B、C,AB=20,DE是⊙O的切线与AB、AC分别交于D、E两点,则△ADE的周长是( )

A. 20 B. 40 C. 60 D. 80

4. PA、PB分别切⊙O于A、B,DE切⊙O于C,DE分别交线段PA、PB于D、E;若⊙O半径长为6cm,PO的长为10cm,则△PED的周长为 。

5. 已知:⊙O的半径为4cm,PO=8cm,则过P点的⊙O的两条切线长为 cm;这两条切线的夹角为 。

6. 如图,PA、PB、DE分别与⊙O相切,若∠APB=68°,则∠DOE= ,∠AOB= 。

【试题答案】

1. C 2. C 3. B 4. 16cm 5. ;60°

6. 56°;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