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强迫症患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护理干预

强迫症患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护理干预

来源:世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4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 May.17(14) 色转淡变清,则表明成形后的肾盂输尿管很通畅,可以拔除造 2.2.5 出院指导 出院前做好健康宣教与指导,根据患儿及 瘘管;反之如注入亚甲兰后第1次排出尿液颜色为淡蓝色,并 家长的接受能力,采用漫画、图片和小讲课等形式向患儿和家 经过较长时间,排出仍为蓝色,则表明不通常,应延长留置造 长作饮食指导,介绍防止呼吸道感染的措施,注意一次饮水量 瘘管的时间。本组患儿大部分行通畅试验均较理想,能按时 不宜过多,并于术后3个月来院复查B超,术后6个月复查静 拔管。其中3例患儿因通畅试验不理想而延迟3~6 d才予 脉肾盂造影,以了解肾盂恢复情况。带管出院者教会家长引 以拔管;1例患儿术后30 d带管出院,于3个月后检查吻合口 流管护理方法,出现异常应随时就诊。 通畅后才拔管。 [ 参考文献 ] 2.2.4静脉营养的护理本组12例患儿因全身情况较差术 [1]金百祥.临床&JL ̄b科[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374— 后给予静脉内营养,采用周围静脉途径,营养液现配现用,液 376 体24 h均匀滴入,并以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输液管每24 h [2]王果,泮少川.4,JL#b科手术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 更换1次以防止感染。每周2~3次检测血常规与血生化,了 版社,1994:373~374 解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做好对症处理。12例均 [收稿日期】2007—11—10 未出现与静脉营养有关的各种并发症。 强迫症患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护理干预 丰丽红 (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浙江金华321016) [关键词] 强迫症;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8)14—2244—02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常有 (58%),进步9例(19%),无效2例(4%)。 中度及重度社会功能障碍,药物治疗使本病的预后有所改 2护理干预 变_1j。我院心理科对48例住院强迫症患者在药物联合认知 2.1护理评估①症状评估:评估发病时的症状特点,是以 行为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以探讨护理干预对认知行为 怎样的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症状的轻重程度,强迫症状发作时 治疗效果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关的背景因素,焦虑的情绪与强迫的关系。②人格特点评 1 临床资料 估:要认真评估患者人格方面的特点,挖掘其人格方面的某些 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一2o07年1月在我院心理科住 弱点。③家庭教养方式评估:了解患者幼年的生活环境、所受 院的符合CCMD一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48例强迫症患者,男 教育、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与患者成人的行为模式之间的关 26例,女22例。年龄14~71岁,平均23岁。已婚17例,未 系(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刻板的、教条的、严厉的)。患者的行为 婚30例,离婚1例。 多是对自己的过分苛求,追求完美,过分的约束和不宽容。④ 1.2治疗方法 心理社会评估:不良的刺激,如工作、学习、家庭、经济及人际 1.2.1药物治疗选择性应用抗抑郁药(左洛复、赛乐特、百 关系方面的困扰构成个人心理上的冲突,难以解决的困境和 优解)减轻强迫症状,药物从小剂量逐渐加到治疗量,以较大 来自生理上的不适均可成为强迫症的诱发因素而致病。 剂量长时间维持治疗;有焦虑情绪者,用氯硝安定或佳乐安定 2.2认知行为治疗时的干预 用通俗易懂语言讲解有关强 等抗焦虑药改善情绪;选择性加用小剂量抗精神病(奥氮平、 迫症的知识,讲解认知行为治疗的优点和实施过程中的配合 维思通、启维等)增强抗强迫作用。 要点。引导患者认识到强迫动作只是减轻焦虑和不愉快情绪 1.2.2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要在建立良好的治疗 的手段,实际上不采用强迫动作,患者是可以逐渐抵抗这种动 性人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要求患者自己找出症状,布置作 作的。督促患者执行治疗计划,当患者出现烦躁不配合时,要 业,让患者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与患者一起讨论症状与自 有同情心、耐心。每日记录引起焦虑的活动、强迫观念和强迫 己认知之间的关系,让患者从中逐步认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 动作的频率。组织患者参加文娱活动,以转移对自身的注意 当患者一旦领悟到自已是不自觉地受着儿童心理支配,就会 力,教会患者接纳自己的症状、及时宣泄负性情绪。告诉患者 站在成年人立场上,重新评价和对待儿童式幼稚思维和行为, 当强迫观念出现时,不要克制自己,要采取做其他事转移注意 症状随之逐渐减轻。再应用暴露和反应阻止法对患者实施行 力。指导患者出院后要及时复诊;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积极 为治疗。 生活;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不喝浓茶、咖啡、可乐;劳逸结合。 1.3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76 d。48例患者经药物联合认知 2.3心理干预 以开放、真诚、言行一致的态度主动与患者 行为治疗,出院时临床疗效:痊愈9例(19%),显进28例 沟通,沟通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传递希望的信息。鼓励患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 May,17(14) ・2245・ 倾诉内心感受,有效倾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 系。对患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护士不评判并予以理解、 疾病,告诉家属要做好长时间治疗的心理准备,但也不必过分 担心。③教会家属做好家庭护理,遇有疑问及时与医护人员 联系。④为避免强迫加重,当患者出现强迫动作或观念时,家 接纳的态度对待。重视患者隐私的保密,告知患者的事说一 遍就够,语气坚定。引导患者认识到自己人格方面的弱点,并 设法弥补。针对多数患者有不安全感、不完善感、不确定感及 属应以谈话或邀请其参加某种活动或劳动的方法转移注意 力。⑤家人不要对患者做的某件事追根问底,要告诉患者的 焦虑情绪,在安排病房时,提供单间和双人间供患者选择,允 许患者按自己的爱好装饰病房。 2.4药物治疗干预讲解疾病的特点,让患者领悟到药物治 事说一遍就够,不要反复告之。⑥不要对患者讲大道理。家 长对孩子做事不要追求完美,不要斤斤计较,过于严格,应给 孩子一些空闲时间和一定的空间发展个性。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 疗的必要性。讲解药物知识,让患者感觉到在医生的监护下 用药是安全的,以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按时、按量发给药 改善了患者的社会支持,减轻了焦虑情绪,以积极、主动的态 物,观察记录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嘱多活动、多喝开水、适 度参与到治疗中来,让患:苦通过治疗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量蔬菜、水果、蜂蜜,以预防便秘。对3 d以上未解大便者,给 [参考文 献 ] 予开塞露通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通便。 [1]沈渔邯.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5— 2.5家庭成员干预①组织家属进行集体的、个别的健康指 467 导,相关疾病的科普知识宣教。②引导家属正确对待患者的 [收稿日期】2007~O9—16 灌肠协定方I号治疗JL 感发热的疗效及临床护理 张春宇 (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杭州310004) [摘要] 目的 观察灌肠协定方I号保留灌肠治疗外感发热患儿及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疗效。方法选择115 例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3倒。2组给予阿乐欣抗感染,治疗组加用灌肠协定方I号保留灌肠。护理上 注重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种种人性化举措。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8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 退热时间明显缩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灌肠成功率达98%。结论 灌肠协定方I号保留灌肠治疗外感发热患儿及 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显著疗效,并且良好的护理是治疗效果的有利保证。 [关键词] 灌肠协定方I号; J、儿;外感发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08)14—2245—02 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 可比性。 病的首位,与外邪侵犯有关,且体温骤然升高易引起惊厥导致 1.2方法 脑损伤。2007年1—8月我科应用灌肠协定方I号治疗小儿 1.2。1方剂制备黄芩100 g、生石膏300 g、黄连100 水牛 外感发热,在注重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加强与患 角200 g、黄柏100 g、栀子100 g、豆豉100 g,由我院药剂室浓 儿及家长的沟通,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煎制成100 mL药液,分装成10 mL/支的灌肠协定方I号。 1临床资料 1.2.2治疗方法2组均按常规抗感染治疗(予阿乐欣抗感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8月临床符合国家中药管 染),39℃以上使用布洛芬糖浆口服退热。治疗组在此基础 理局制定的外感发热症评定标准及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 上使用灌肠协定方I号保留灌肠治疗,使用剂量为<3岁5 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原则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上 mL,>3岁10 mL,>6岁15 mL。每日2次,责任护士每4 h 呼吸道感染诊断,病程不超过3 d,将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15 测量1次体温并记录。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38例, 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用药24~48 h体温下降至正常 女24例;年龄6个月~1岁20例,>1~3岁22例,>3~5岁 不再上升,症状消失。显效:48~72 h体温下降至正常,主要 20例;体温38~39℃28例,39℃以上34例;WBC<4.0× 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72 h内体温较前下降,主要症状减 100 LI1 17例,(4.0~10.0)×10 L 30例,>10.0×100 L 轻。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15例。对照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6个月~1岁19 2结 果 例,>1~3岁20例,>3~5岁14例;体温38~39℃23例, 结果见表1和表2。 39℃以上30例;WBC<4.0×10 LI1 13例,(4.0~10.0)× 3护理体会 109 L-1 28例,>10.0×10 LI1 12例。经 检验,2组年龄、 3.1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通风换气2 性别、病情、病程、WBC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 次/d。通风时注意患儿保暖,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