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575/j.cnki.319.1990.10.012现代农业的希望之光—宝应县农业企业调查沈汉庭董雷近几年,江苏省宝应县在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发展的过渡中,崛起了一批农业企业。至1989年底,全县农村有农业企业602家,从业人员11026人,全年生产、加工、经营农副产品120亿公斤,总收入2408万元。实践证明,农业企业在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企业再上新台阶,引导乡镇企业调整结构和发展新的集体经济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试验田”。崛起农业企业,即拥有一定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一定数量劳动者,从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或从事农业经营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的涌现,是自给半自给的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的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农民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是农业企业产生的前提,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民进入市场是农业企业生成的必要条件,综合开发农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企业生长的土壤,恢复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体系是农业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市场竞争机制、价值规律作用是农业企业前进的重要动力。农业企业的崛起,也是宝应县委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导农村经济向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必然产物。其产生的具体途径是:在开发农业中,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依托,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一批农林牡渔场。宝应县水面滩地资源丰富,可开发面积达45万亩。08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宝应县放宽政策,开发草滩、水面,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林牧渔场。1989年,全县农业生产企业达157家,从业人员5628人,生产经营面积77153亩,全年生产农副产品19627万公斤,实现产值291.68万元,总收入10067万元。改革农村流通体制,,建立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体,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服务网路。1989年,全县农民形成经济实体的流通企业达203家,从业人员3154人,全年经销农副产品71066万公斤,6经营总额达5097万元,实现收人70165万元。流通服务组织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流通服务型。为了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县委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搞活经营渠道。璋狮荡乡各种经营服务公司与所属31个流通服务组实行统一平衡供销计划,分头落实供销合同;统一制定收购价格,分别洽谈地区销价;统一管理制度,分开独立经营。他们近几年每年推销荷藕等水生蔬菜1。。o多万公斤,商品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成为全县副产品销售的重要集散地。该乡荷藕面积发展到近万亩,1989年全乡种藕纯收入人均达405元。二是生产服务型。全县农技服务组织围绕服务办实体,为农民提供种籽、植保、技术等生产服务。1989收入3124万元,获取利润1117年实现连万元。三是经营服务型。沿河乡郭庄农业开发公司向农民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组织902多名劳力到外县、乡承包开发水面滩地74万亩,1989年创产值达152万元,获纯收入517万元。经营体制—以恢复发展集体经济为核心,建立健全双层,兴办多种集体经济实体,涌现出一批农业企业。这两年,宝应县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农业基础的战略措施来抓,引导各乡村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走出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过去该县坪堤管理混乱,挖堤乱种、林木砍盗现象严重。他们通过完善政策,改革牙堤管理体制,引导乡村利用好堤渠道兴办集体林场。1989年,全县有乡、村林场141家,保存林木171万株,活立木蓄积量4万多立方米。其中29家乡镇办林场固定资产达926万元,1989年实3523现产值万元,创造利润595万元。目前,兴办集体林场使巩固农业、保护汗堤、发展集体经济和绿化造林集于一体。功能宝应县发展农业企业,已经显示了多方面的功育台。一、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在农业连年徘徊的大气候下,农业企业的勃勃生机,构成了与传统农业的强烈反差,为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了一条新路。①把工业经营管理机制引入农业,造就一批农民企业家。农业企业抛弃了小生产方式,引进企业的经31工业济核算和经营管理方式。他们通过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比较效益低的农业生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去年,农业生产企业平均利润率达315%,比全县工业平均利润率高2。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企业所投入的资金获取超讨下习卜的盈利水平。在这一变革中造就出一批勇于开拓的农民企业家。②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为适度规模经营铺平道路。农业企业一开始就冲破了封闭型的行政区域分割的樊篱。寻求生产要素合理组合,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1989年农业生产企业劳动力,劳均占有土地面积达223亩比全县58亩的农业劳均水平高出28倍。农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8理32元,比全县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1395元的水平高出5倍。1988年秋,108个农民卖掉瓦房,举家南迁,到宝应湖畔8400亩水面滩地上组建南湖农场,他们先后筹集引进资金40万元进行大规模综合开发,去年全场收获粮食105万公斤,水产品110万公斤,实现产值26万元,利润0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目前,这个场拥有联合收割机2台,大、中型拖拉机2台,集体积累生产资金24万元。③发挥“星火”作用,开辟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新途径。农业企业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较快接受、消化,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并迅速地向周围乡村幅射,成为科技兴农的排头兵。乡、村林场率先进行林木结构的改造,引进试种“三杉”、“意扬”等优良速生树种,每年向全县推广20多万株。目前,全县拥有速生成片林4良苗3万,亩活立木蓄积达189万立方米,已成为苏北新兴的商品基地。二、农业企业是二农互哺共进的有机纽带首先,农业企业在起步阶段就资助农业。大多数地区依靠农业积累使工业步入初兴、中兴阶段;而希望工业资助农业尚需等待。因为,乡镇工业目前步履维艰,难以支援农业。1989年,全县农村农副产品加工11企业通过加工使产品增值596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6267万元,并提供上缴和参加分配金额142万元,为促进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一些农业企业自身就是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实体,依靠内部机制消化了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使农副工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其次,农业企业为发展高层次的制造工业创造条件。在集体经济薄弱、工业人才缺乏、但农业资源充裕的地区,兴办农业企业是走上工业中兴阶段的必要思想、物质准备。企业在实践中,可以集聚资金,培,32.养人才,学会经营,懂得管理。三、农业企业是新的集体经济的生力军从总体上看,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士她吩有十家庭经营十社会化服务。目前的薄弱环节是集体经济缺乏实力,社会化服务缺乏手段。因此,壮大新的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在经济薄弱的地区,兴办农业企业是发展新的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1哪9年,全县农村农业企业经过发展壮大,积累固定资产1391已3万元,自有流动资金4345万元。不少内部结构较完备、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农业企业,对承包实行了资金、种籽、化肥、柴油、植保、机械、销售等系列配套服务,次比企业正在成为社会化生产的纽带。以农业企业连结分散的承包户,可以把家庭经营纳入社会化生产的协作范围,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通过一些农业企业的实践,使人们看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希望之光。中港乡渔场经过5年艰苦创业,将昔日的白水草滩建设成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渔村。全场基本实现了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规范化,各项建设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建起了一排排新居,铺设了水泥路面,安装了自来水,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推行了职工劳动保险和退材冼J,职工人均收人200。多元,全场没有一峭、贫困户,君献塌全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作者单位:中共宝应县委)叫〕.(卜叫)叫0.叹知叫).办.0.(卜吠知叫.亡卜叫》.代卜叫).0叹》.C卜喊加喊》叫》叫卜宁夏传达贯彻全国经管工作会议精神本刊讯宁夏自治区农业厅于1990年7月中旬在固原县召开全区地(市)、县经营管理站长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国经管工作会议提出的指导思怨明确,任务县体,切合实际。会止,根据全国经管工作会议精神,够合合宁夏本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响要着重抓好的5项工作任务:一是抓好农业承包合同管理,重汽爱抓合同的完备率、兑现率,二是抓好农村财务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搞好资金管理,将其管好用活、融通运用、保本增值,促进农村经济和合作经济发尿;四是抓农村合作经济审计监借,搞好财务管理;五是清理整顿和控制、减轻农民负担,在此墓础上,制定衣民负担条例或奢行办法.`冻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