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

来源:世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

作者:崔江梅

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38期

【摘 要】对于产妇而言,不管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都对盆底功能会带来一定影响,主要是由于肌张力损伤或不足引起的一种病症,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在临床中,盆底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症状。随着近年来女性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产后身体的恢复更加的重视。当前,采用单纯产后健康教育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在盆底功能恢复中,应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也逐渐得到肯定。 【关键字】女性盆底功能;早期盆底康复;恢复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最近一年我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产后健康教育,包含盆底肌训练、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及定期检查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第4周开始对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采用PHENIX神经肌肉电生理刺激治疗仪器给予电刺激治疗,电流0~60 mA,脉宽200~320 µs、频率50~80 Hz;在此基础上给予每周2次,生物反馈治疗20~30 min/次,一个疗程10次。对两组产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针对盆底肌张力、尿失禁及盆腔气管脱垂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盆底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盆底肌张力评分[2]进行判断,标准如下:5分:强收缩、持续对抗;4分:正常收缩、轻微对抗;3分:完全收缩、无对抗;2分:微弱收缩;1分:稍颤动;0分:无收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经过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盆底肌张力评分为(4.03±0.97)分,对照组为(3.04±0.82)分,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女性产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盆底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对女性产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女性妊娠期间,由于子宫逐渐增大,会导致膀胱逐渐上移,而膀胱位置在上移的过程中,容量也逐渐减小,这一变化对女性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是造成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在女性生产过程中,不管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对骨盆肌肉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盆底功能发生改变,因此,多数女性在产后其盆底功能都会受到生育因素的影响,所有产后针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盆底肌肉的张力,使盆底功能障碍得到缓解,改善盆底红能,降低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研究中,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早期采用神经肌肉电生理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并与常规产后盆底康复教育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名分明显要高于常规产后盆底康复教育的产妇评分,且在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方面,前者也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刘湘晖,杜 丹,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06 (14).

[2] 杨晓,刘玉玲.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02(5).

[3] 包军荣,谢素娟.女性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0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