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灾害中的救助

灾害中的救助

来源:世旅网
灾害中的救助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防止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在灾害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那么,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的我们,该怎样认识“防灾减灾”的内涵及意义呢? 二、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地球灾害概述

第二部分——灾害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后整理答案,并与大家共同学习与掌握) 1、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2、水灾中,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3、旅游遇到山洪怎么办?

山区旅游若遇暴雨,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就有山洪暴发的可能,缺少经验的城里人往往在大雨来临后,还在山沟里游玩、在河水中游泳,旅游车仍在危险地段行进,以致遭遇灾难。专家告诫,在山区遇雨,一定要马上寻找较高处避灾,同时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 4、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

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5、学生在学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教室上课的,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如果正在操场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当在室外上课。

6、火灾发生后如何实施自救与互救?

最主要的方式是,弯腰前行、捂住口鼻、按照逃生指示标志进行逃生。具体而言,一是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逃出险区。二是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索缓缓爬下。三是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做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你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容易造成伤亡。 二、小结

“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意义在于: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在小学生中的普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希望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掌握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