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全(JSA)分析记录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工作/任务:动火作业 编写日期:20 年 月 日 分析人员及岗位: 项目简述 序号 1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工作步骤 风险描述 后果及影响人员 风险因子 F S R 基层单位及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用火点周围要清除易燃物,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处采取覆盖、铺沙、水封等手段进行隔离 切断物料来源,并加设盲板,确保系统彻底隔离 对设备进行彻底冲洗、置换至分析合格;对于无法彻底置换的易燃介质,通风险控制措施 残余风险是否可控 措施落实人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2 2 4 是 作业前准备 作业现场及周围存在易燃物品 造成人员伤亡 2 3 6 是 物料泄漏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造成人员伤亡 2 2 4 是 用火设备内存在易燃易爆介质 3 3 9 是 以蒸汽(或氮气)后进行用火 用火部位存在有毒介质的,应对其浓度检测分析,若含量超过该空间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采取相应的通风或防护措施 作业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按规定着装,穿戴必要的劳保用品(护目镜、工作服等)。 作业前必须组织进行安全交底 严格按照作业许可证内容进行用火作业,实行“一处一证一人\" 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 氧气瓶、乙炔瓶与用火点距离大于10米,氧气瓶、乙炔瓶间隔必须大于5米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 施工机具和材料摆放不 用火部位存在有毒介质 造成人员伤亡 3 3 9 是 缺乏消防设施设备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造成人员伤亡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2 2 4 是 劳保着装不规范 2 2 4 是 作业人员不清楚作业情况 2 3 6 是 作业过程中 许可证上的作业人员、用火部位、造成人员伤亡或设用火级别与实际不符 备损坏 用火现场通风不良 造成人员伤亡 2 4 8 是 2 3 6 是 氧气瓶、乙炔气瓶摆放不正确 现场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 消防通道堵塞 造成人员伤亡 2 3 6 是 造成人员伤亡 造成人员伤亡 2 2 2 2 4 4 是 是 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生产设施、装置人员的操作与巡回检查.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 造成人员伤亡 3 3 9 若涉及高处、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作业现场应采取视频监控 按规定配备足够消防器材 按照标准进行验收 用火结束后,作业人员必须清理现场,消除残留风险,监护人员应认真检查施工周围是否留有易燃易爆物品或余火,进行完工验收后,方能结束作业 是 高处用火作业未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 造成人员伤亡 2 3 6 是 现场监控不足 现场消防器材不足 未按照标准进行验收 造成人员伤亡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2 2 2 2 3 3 4 6 6 是 是 是 作业完成验收 作业完成后未清理现场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2 3 6 是 其他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说明: 1。 风险(R)值=风险发生的频率(F)X风险的严重度(S) 2。 高风险(H) :风险值(R)>10时,应判定为高风险(H) 3。 中等风险(M) :风险值(R)为: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