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xingUniversity
#39#
10.3969/.iissn.1008-6781.2010.02.008
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张新克,上官嫚嫚,包 琳
(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摘 要:建筑因其地域环境差异,时代变迁、地方民俗习惯、功能等多种因素而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试从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分布现状及建筑特征分析道家的/道法自然0思想,儒家的/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0,以及佛教的吉祥寓意等传统文化在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中的体现。
关键词:古民居建筑;道法自然;秩序和谐;佛教思想;吉祥寓意;嘉兴
中图分类号:TU-0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81(2010)02-0039-04
CultureConnotationsoftheAncientResidentialArchitectureinJiaxing
ZHANGXin-Ke,SHANGGUNANMan-man,BAOLin
(SchoolofGarmentandArtDesign,JiaxingUniversity,Jiaxing,Zhejiang314001)
Abstact:Architecturereflectsdifferentregionalcharacteristicbecauseofthegeographicaldifferences,thechangesofthetimes,thelocalcustomsandhabitsandthedifferentfunctions.Thispaper,accordingtothedistributionandthestatusquooftheancientresidentialarchitectureinJiaxing,analyzesintheancientresidentialarchitecturetheembod-imentoftraditionalculturewhichincludesTaoist/TheTaotakeswhatisnaturalasitsmodel0,Confucianism.s/theformofruleandtheorderofharmony0,Buddhism.sauspiciousmeaning,ect.
Keywords:ancientresidentialarchitecture;TheTaotakeswhatisnaturalasitsmode;lorderofharmony;Bud-dhistthought;auspiciousmeaning;Jiaxing
建筑是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
[1]798
民居建筑作为三大建筑类型之一,它与宫廷建筑、
园林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异。民居建筑体现的是市井百姓的审美,满足的是一般人的居住、经营、商品交易等生活需求。相比较而言,它没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也没有园林建筑诗画般的意境。但民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民居建筑主要是为人们生活提供遮风避雨的作用,代表的是市民阶层的物质和文化精神需要。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分布较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分布与现状
嘉兴地处京杭运河南端,位于吴越交界地。丝织业和农业较发达,往来人口密切,各种文化交流频繁,造就了嘉兴有/吴根越角0和/丝绸之府0的美称。由于地处交通要道(见图1),南北文化不仅在此驻留,甚至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多元文化的交流促成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风格的独特性。除了以旅游业闻名于海内外的古镇乌镇、西塘之
收稿日期:2009-08-18
基金项目:2009年嘉兴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003090498BW)。
作者简介:张新克(1978-),女,河南郏县人,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图1 嘉兴古镇分布图
#40#嘉兴学院学报 第22卷第2期
外,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地方,其中尤以古代秀水县四大名镇为嘉兴古民居建筑的代表,如以丝绸为发展业的濮院镇、以纺织业为主的闻川镇(又称王江泾镇)、以及连接嘉兴和苏州运河中枢通道而著
[2]571
称的新塍镇及与之毗邻的陡门镇。另外,文人辈出,以丝绸、纺纱为主要产业的梅里镇(又称王店)的古民居也颇具特色,古有/梅谿绕谿南北,烟火不下数千百家,其间人才辈出,政事文章彬彬0的记载,
[3]2
可见王店古镇的历史积淀之深厚。
嘉兴市现存的古民居大多为清朝中后期建造的。古民居建筑在1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相继被破坏而逐渐衰落,如闻川古镇在一场大火洗劫之后,保留下来仅有一里左右,俗称一里街。新塍镇在日军侵华时遭到大火的破坏,烧掉了三分之一的街区,但它还保留了大部分的建筑。濮院镇因/丝绸之府,衣被天下0而闻名遐迩。
[4]87
二、道家思想观念在古民居建筑中的体现
道家/道法自然0出于5老子#二十五章6。辞海认为/道0虽生长万物,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0,意思是既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否定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但又由此提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0的主张,反对一切人为。
[1]301
其实,道法自然很明白地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以自然
之道为审美基础,力求不带任何人为的痕迹,遵从自然法则。
(一)/道法自然0思想观对选址与布局的影响
与北方民居的井字形、九宫格布局不同,嘉兴古镇民居建筑没有固定的格局,因河就势,从清代绘制的梅里古镇图可知(如图2)。古民居建筑布局一般不改变原有的地理形态,而是根据河流的自然流动形态来确定建筑村落的大小以及建筑的造型和外部空间结构。纵观整体建筑,外形轮廓有点像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游走在河岸上。同时,其沿河的自然布局给内街的巷道创造了天然而幽静的居住环境。
(二)/道法自然0与水阁(吊脚楼)的关系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依水的那部分建
筑会把水上空间引入室内,当地人把建在水上的这部分称之为水阁(如图3)。
[5]520
水阁指临水建的阁,是建筑形式的一种。嘉兴古镇水阁一般与陆上建筑相连,建筑的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深入水中。不同居家水阁的面积大小也不一致,从建筑的结构分析来看,由当时的自然地势环境而定。有的还把河埠头与水阁相连,在水阁临水的一面开上一扇门,砌上两尺左右的台阶,为进出河道提供了便利,更方便往来船只交易。使建筑与水紧密相连,/自然之道0便孕育而生。
(三)/道法自然0在廊棚造型结构上的运用
5园冶图说6卷一第三章十五节,
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0
[6]100
[3]6
图2 梅里古镇图(清代绘)
图3 王店镇水阁建筑
/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
廊最初是建筑厅堂四周的附属部分,后发展成
为园林中独立的建筑形式,建造因地制宜,因势取其形,是建筑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形式。
民居建筑的廊棚主要为扩大建筑使用面积,遮风避雨,但是发展到后来变成了方便往来于河埠的人们休息及纳凉的场所。其第一层架空,铺设靠椅,为来往的人提供方便。第二层与建筑一起共用。这种建造即为自己提供空间,又为他人提供方便。
嘉兴古民居建筑中廊的布局如同建筑沿河自然弯曲一样,其一面与建筑交接,另一面沿河,占有张新克,上官嫚嫚,包琳: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41#
的空间为来往于河埠上的小道(如图4、图5)。廊是嘉兴地区古民居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廊的布置没有固定的样式,造型或曲或直,或宽或窄,或凌驾于水上,或游走在堤岸,或穿梭于建筑之间,排列整齐的木柱支撑着青灰色瓦片,造型简洁而不乏单调,排列秩序井然而变化丰富。同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和观景平台。使人与自然亲密相融,和谐相处,此为/道法自然0的最高境界。
图4 过街廊棚 图5 西塘廊棚
三、儒家/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0审美观在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上的表现
张岱年先生指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
思维方式,以重和谐、重整体、重直觉、重关系、重实用为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观察、分析的方法。这五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0这种哲学思想在建筑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在建筑中体现的首先是以人为本,它反映的是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正是这种以人为建筑的主体,体现了人的思想和审美需求。
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是与道家的/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
[7]452
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系0是相对的。它需要有形式,符合常规的和谐感,需要外在形式的规整与秩序,是一种规范约束的美。秩序、规范、法度外在形式的和谐是依靠人为的力量和方法,讲究以平正为和谐。
(一)对称而富于节奏变化的墙体立面空间
嘉兴古民居建筑一般是两层式,以石为地基,三面砖砌,靠街的一面以木板支撑,底层靠后,上层靠前,阶梯形的变化,大小不一,曲直交错,层次丰富(如图6)。
墙体在建筑中起着支撑和限定空间的作用,墙体正面一般用木门和木窗做成并依靠墙体来固定。建筑第二层比第一层要开外,靠墙体的向上和向外折线形成弯曲变化,以突出第二层的空间造型。墙体间排列整齐而富有节奏的封火墙,平行看,有点像伫立于大门两侧的卫士。
(二)从曲线形封火墙看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的美感
封火墙是嘉兴古民居建筑的一大特征,在以木架结构为主的密集建筑群中,为预防建筑免受临近建筑火灾的侵袭,几乎每个单元的建筑群体都筑有空中防御工事)))封火墙。嘉兴古民居建筑的封火墙可谓变化丰富,改变了徽派马头墙的造型,随屋顶坡度而呈阶梯状向两边屋檐延伸,但飞檐跨度比马头墙要出挑得多,有点像振翅欲飞的大雁(如图7)。另外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弧线型,这类封火墙以屋脊为中轴,由两边檐角向中心聚集,中心点还配有祥云般的雕塑。两边的造型在空中振翅飞向祥云,有几分像凤舞飞天的图画,线条匀称有力,赋予生命和活力。虽然建筑群的封火墙造型不尽相同,但他们伫立在半空中显得秩序井然,相得益彰,或高或低,或直或曲,或动或静,或厚重或轻巧,展示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秩序美感。
图6 墙体结构
[7]426
四、佛教思想观念与古民居建筑装饰的融合
嘉兴古民居建筑除了粉墙黛瓦的简洁装饰外,同时在造型上特别考究,要求与建筑的整体造型相符合,更重要的是彰显主人的气质和精图7 封火墙#42#嘉兴学院学报 第22卷第2期
神。其实,建筑作为居住的一部分,它还是财富的象征。外在反映的是家族的荣誉,内在体现的是个人及家庭群体的和谐。
门被认为是人联系外界的通道,相当于人的一张脸。门窗的结构和造型要求统一协调,因此在装饰上也很考究,一般采用寓意吉祥的图形,如佛教著名纹样八吉祥:法螺,法轮,宝伞(如图8-1),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又称八宝纹。在佛教中有八宝生辉之意。
[5]988
除此之外,回纹、
万寿纹、三友图、冰裂纹(如图8-2),夔龙(如图8-3)。这些都是门窗上常见的纹样。
八宝纹宝伞 冰裂纹 夔龙纹
图8 嘉兴古民居装饰图
民居建筑虽然外表简陋,但室内并不简单。在厅堂内可以感觉到礼制思想观念的无所不在,一是家具的摆设,二是梁柱上雕刻的历史人物故事、琴棋书画等。虽然门楣和屋脊在人们的视线之上,但装饰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屋檐下的门楣浅浮雕纹样随处可见,门楣之高象征门第的高低,因此装饰纹样也有特殊的寓意。
嘉兴一带古民居云纹装饰不同于普通的云纹,例如如意纹状,代表着万事如意,步步高升。也有代表道教八仙的宝葫芦纹,这些纹样在屋脊上、墙头上也较为常见,不但体现了佛教思想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而且还充分展示了屋主人对平安的祈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五、研究古民居建筑的意义
建筑承载着文化的灵魂。因为建筑可以生动地表征文化,证明文化的存在,所以建筑是人类创造、发展、巩固自己文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实体形象直接感知和认同自己的文化,可以在古建筑环境中体会、理解自己的文化内涵。这一点是文字所不能代替的。通过古民居建筑研究,触及当时的历史、时代面貌、风俗人情;与建筑的亲密接触,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了解当时的社会。
民居是现代城市文明建设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老的街市渐趋衰落,一部分经过政府的拯救得到了修复,更多的是彻底废弃,甚至倒塌。这些传递着古人建筑理念、人文思想、宗教观念等精神的建筑也即将从我们视线中消失殆尽。而要让后人了解古代嘉兴的社会经济和生活面貌,我们除了要保护这些古民居建筑,同时也要记录和保存这些古老和传统的优秀文化,使其在现代文明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571.
2001:87.
[2]夏辛铭.濮院镇志[M]M中国地方志集成:21.上海:上海书店,1992:[3]杨谦.梅里镇志[M]M中国地方志集成:19.上海:上海书店,1992.
[4]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嘉兴编委会.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嘉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5]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6]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00.[7]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008:5.[8]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5
(责任编辑 张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