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四 高频功率放大器

实验四 高频功率放大器

来源:世旅网


黄淮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高频电路课程验证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学生姓名 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2.了解电源电压V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双踪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实验板G2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4-1 功率放大器(丙类)原理图 高频功率放大器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 年 月 日 电技 班 1. 用万用表测量高频扼流感的直流电阻r,记下r的值; 2.实验电路见图4-1,按图接好实验板所需电源,放大器的负载选择120Ω; 3.将高频信号至于“常态”位置,并将输入信号的电压调至300 mV左右,频率调至5MHz左右,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 4. 在5-8MHz范围内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使输出正弦波信号的失真最小且幅度尽量大,这时输入信号的频率近似丙类选频的中心频率; 5. 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微调输入信号的频率,使输出正弦波信号的失真最小且幅度尽量大,找到临界输入电压ui a ; 6. 改变输入信号ui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直流管压降uCE,及高频扼流感的直流压降ur,,,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o, 完成有关的测量 ;

7. 加75Ω负载电阻,同步骤3,4,5,6测试并填入4-2表中; 8. 改变电源电压Vc=5V, 同步骤2,3,4,,5,6测试并填入表4-2中 。 其中Ico为集电极电流直流分量,uo为输出电压有效值,PD为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Po为输出功率,η为效率。 Ico= UCE/r, PD=Icovcc , Po=uo2/2 RL ,η= Po/PD 四、实验数据记录 RL (Ω) ui (v) 75 75 75 Vc=12V 75 uo(v) ur(v) uCE(v) Ico(mA) PD(mw) Po(mw) η 0.4 0.6 0.8 1.0 0.4 0.6 0.8 1.0 0.4 0.6 0.8 1.0 0.4 0.6 0.8 1.0 120 120 120 120 75 75 Vc=5V 75 75 120 120 120 120 五、实验数据的分析: 由实验所测量得数据可知: (1)在欠压区范围内放大器的交流输出电压比随电阻R的增大而增大,与其输出功率,效率的变化一样。 (2)在临界状态时,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就最大。在过压区随着负载的加大,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减小。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学习到,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效率高,输出功率大,其工作频率一般几百kHz到几十MHz。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分为窄带、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前者常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后者的输出电路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它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以高效率,小失真得到较大输出功率。因此一般都工作在丙类状态。另外增强了动手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思考题: 1、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相互关系 答:高频功率放大器中电源电压决定于所用的元器件,使用符合所用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即可,与输出电压并无直接关系.而输出功率受元器件数量和单个元器件输出功率的影响。 2、总结在功率放大器中对功率放大晶体管有哪些要求。 答:(1)功率放大器中的晶体管工作在电压较高,大电流状态,要求饱和电压降Vces要小,以获得较高的效率;最大电流Im、最大集电极电压Ucem能满足电源电压及输出功率的要求。 (2)在音频功率放大器中,对工作频率要求较少,一般低频功率管即可,要配足够大的散热器,以免三极管温升过高。 (3)非线性失真要小,选用的功率放大器晶体管非线性失真越小,越可以保障系统的性能和稳定,同时可以减小电路的复杂度。 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评定: 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