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第20卷第13期中国管理信息化悦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Jul.袁2017Vol援20袁No援13我国探索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权的重要意义董文成袁赵秀月渊长春工业大学袁长春130012冤摘[]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袁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与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并行的行政强制执要行权分配模式遥这种执行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袁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袁增加政府公信力遥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袁也存在着许多的突出问题遥要真正地实现野裁执分离冶模式的具体要求袁就必须要探索建立相对集中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制度遥[关键词]行政强制执行权曰相对集中曰裁执分离曰内外监督[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3.094[文章编号]1673-0194渊2017冤13-0217-02园引言此袁应当明确行政强制执行权的界限袁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归还于相应的行政部门袁并且通过建立相对集中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制度袁以提高行政部门的执行效率遥圆加强内外监督袁保证相对人权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使是由于行政相对人在指定期限内袁拒绝履行行政决定袁这时就需要行政机关的强行介入了袁以行政强制力迫使行征相对人履行义务遥在实践过程中袁很多时候做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袁同是还是这一行政决定的执行者袁这种操作方式无法保证行政机关的运作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中袁很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遥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建立袁可以将做出行政决定的机关与执行机关相分离袁有利于执行权的正确运用袁从而将加强内部监督遥人民法院将自身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归还给行政机关后袁可以更好地进行司法工作袁加强对行政部门执行工作的审查袁加强外部监督袁使得公众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遥猿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精简和高效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袁我国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遥在其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袁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袁同时也会涉及一些紧急的突发事件遥如果在处理这些事件的过程中袁行政决定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传达袁那样就会给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遥同时由于我国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数量十分庞大袁就导致了行政职能十分分散袁每个部门的执法力量十分薄弱袁影响行政效能的正常发挥遥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权制度建立之后袁人民法院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袁享有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部门则可以根据人民法院的裁定结果袁依法高效地启动强制执行程序袁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袁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管理遥同时行政职能相对集中在某几个行政机关之中袁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行政强制执行权袁是指行政相对人拒绝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行为及义务时袁行政机构或人民法院袁根据自身具有的权力袁对行政相对人实施强制措施袁使其履行义务遥行政强制权力由不同的行政机关与行政部门相对独立行使袁互不干预遥在其运行过程中既要体现出相对集中的完整性要求袁又要体现出决策职制度的探索是进行行政执行方式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据遥裁执分离袁是指在行政过程中做出裁决的机构应当与执行裁决的机构是相互分离袁即同一机关不能在行使裁决权的同时又拥有执行权袁从而体现出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袁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袁损害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遥根据野裁执分离冶的具体原则袁对于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具体执行过程袁是由具体的行政机关来承担的遥因为从实质上讲袁具体的执行过程是一种具有行政性质的行为袁并且为了解决行政执行过程中的执行难的问题袁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对行政强制执行权的相对集中袁建立相对集中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遥员有利于明确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边界目前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袁因此在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权利属性方面袁一直存在着属于司法权还是属于行政权的争议遥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时袁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袁否则就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遥但是人民法院既是行政行为的裁定者袁又是行政行为的执行者袁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司法权的滥用遥从本质上看袁行政强制执行权具有鲜明的行政权特性袁应当属于行政权的范畴遥但是在我国袁人民法院也可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袁这就使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归属问题产生了争议遥因[收稿日期]2017-05-18能尧执行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分工制约袁其中对野裁执分离冶.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172017年7月第20卷第13期中国管理信息化悦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Jul.袁2017Vol援20袁No援13公众参与加快城市治理法治化汪斯坦渊南京市雨花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袁南京210012冤摘[]传统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的城市管理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袁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天然地处在对立面曰新公共管理要理论则认为城市治理是各相关利益方的共同行为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曳中就明确提出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冶袁从新公共管理角度对我国传统城市管理模式进行了超越和创新遥[关键词]城市管理曰公众参与曰法治化+[中图分类号]F290;TU984.11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3.095]1673-0194渊2017冤13-0218-02[文章编号员前言治理的必要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野建设职能科学尧结构优化尧廉洁高效尧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冶遥服务型政府的理想模式是公共治理模式袁公共性是治理的灵魂和宗旨袁其本质特征在于政府与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共同治理袁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持续互动过程遥城市治理的核心是野公众参与冶袁其前提必然是公众对治理方式的持续有效地高度认同遥但是由于过去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袁行政执法透明度不高袁公众参与程度低袁导致矛盾和改革开放以来袁我国城镇化规模跨越式发展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袁建设水平逐步提高袁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年上升袁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袁利益诉求的主体和客体日益野多元化冶袁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袁致使我们不得不通过管理向治理的转变来实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遥野公地悲剧冶现象的不断出现和发酵更加突出城市.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收稿日期]2017-05-18问题集中在现场执法环节上爆发和显现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有利于厘清各部门的职责袁有效发挥自身职能遥源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我国长期存在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袁由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共同参与袁强调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外部监督袁忽视了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建设遥从长期的实践过程来看袁如果司法机关过度参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袁不仅会加重司法机关的执行任务袁而且容易引发司法部门的权力滥用现象遥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构建袁可以通过行政权力的合理分配袁进而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遥同时也可以将人民法院从繁重的行政执行工作中解脱出来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司法审查职能遥这样有利于人民法院保持中立地位袁利于实现对行政机关的有效监督袁切实维护司法权威遥这一新模式符合权力分立的思想实质袁有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制衡机制袁推动国家行政执行工作有序健康地发展遥缘结语作为一个新命题袁在研究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现实及理论问题遥目前袁已经有学者从理论上提出了构建野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权制度冶的设想袁并对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遥但是对于相对集中行政执行强制执行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遥主要参考文献咱员暂程滤援野裁执分离冶与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权研究咱允暂援法律适用袁咱圆暂王英烁援行政强制权的检讨与规制咱D暂援沈阳院沈阳师范大学袁圆园员员援社会科学版袁圆园园猿渊员冤院员源缘原员源苑.圆园员圆渊员园冤院远苑原苑圆援咱猿暂涂上飚袁窦家应援行政强制权监督略论咱允暂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院人文咱源暂张婧飞袁崔卓兰援行政强制权内部控制的理论博弈咱允暂援社会科学辑刊袁圆园员猿渊缘冤院远源原远苑.咱缘暂张婧飞袁任峰援行政强制权属性研究咱允暂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院社会科学版袁圆园园苑渊苑冤院源猿原源缘.渊员冤院员圆猿原员圆远.咱远暂罗文燕袁吕尚敏援论行政强制权的设定咱允暂援法制与社会发展袁圆园园猿咱苑暂郝志红援相对集中行政强制执行权研究咱D暂援太原院山西大学袁圆园员源援缘愿原远圆.咱愿暂王宝明援中国行政强制制度研究咱允暂援天津行政学院学报袁圆园园猿渊猿冤院218/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