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0 Jun;14(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分析 周红梅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内科,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1例,同 期未开展溶栓治疗时的35例为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的46 有活动洼出血、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有外伤史、高血压控制不满 意(>21.3/11.3 kPa)、有出血性脑卒中、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或恶性肿瘤、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者、糖尿病合 并出血性视网膜病变、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等患者均不选人 溶栓范畴 j。其中采用溶栓治疗46例(溶栓组),男26例,女 19例;平均年龄61(38~69)岁;梗死部位:下壁19例,前间壁9 例,前壁12例,正后壁l例,右室壁2例,多部位3例;发病至就 诊平均时间178 min。未开展溶栓治疗时的35例AMI病人为 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39—68)岁;梗死部位: 下壁13例,前问壁6例,前壁10例,正后壁1例,右室壁1例, 多部位4例;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176 min。两组的年龄、性 别、梗死部位及发病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o5)。 例为溶拴组,溶栓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尿激酶 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血管再通指征及再 通4周内再闭塞指征。结果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8.63%,4 周病死率分别为3.92%,出血发生率为1.96%,心力衰竭的 发生率为5.88%,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II.76%,休克发生 率为3.92%。溶栓组的冠脉再通率为71.4%,溶栓组心脏事 件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O1)。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关键词:心肌梗死;尿激酶;肝素,低分子量;投药和剂量;溶 栓治疗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绝对卧床、吸氧、持续心电监护、 镇静止痛、硝酸甘油、激化液、13一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 酶抑制剂、肠溶阿司匹林、美托洛尔(无明显心衰、低血压、心率 静脉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用 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恢复心肌再灌注,限制心肌坏死扩展,改 善病人预后。2007年1月~2009年8月作者等应用尿激酶 过缓等禁忌证时使用)卡托普利及辛伐他汀等治疗。溶栓组在 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UK和LMWH钙治疗,其它治疗 根据病人情况,同对照组。溶栓前做l8导联心电图,检测血常 (UK)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对46例AMI患者 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规、出凝血时间、Am、Frr、及心肌酶谱等,无出血倾向,PLT> 100×10 ,出凝血时间正常,予口服肠溶阿斯匹林300 mg・d (连服3 d,以后100 mg・d~,并长期维持)后立即给予UK 2 万u・kg (总量100—150万U)(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 限公司,洛欣25万U/支,冻干粉制剂)溶于0.9%氯化钠溶液 1.1一般资料本院2007年1月一2009年8月收治的AMI 患者81例,均符合中华心血管学会颁布的AMI诊断标准…。 根椐1996年7月我国太原溶栓会议制定的溶栓对象为:(1)持 续胸痛超过0.5 h,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2)心电图相邻 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2 mV;(3)发病在6 h以内的AMI 100 ml内于30 min内静滴完毕。,次日起每天50万UK溶于 1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持续4—7 d。同时,溶栓开始12 h后 给予LMWH(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尤尼舒,5 000 IU・ rIll。。)100 Iu・kg 腹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5—6 d 1.3观察及监测项目 (1)观察胸痛变化的程度及时间;皮 肤粘膜、呕吐物、大便及尿内有无出血现象;(2)再灌注心律 [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2):129—30. 患者,(4)年龄<70岁。病例人选条件:(1)持续性胸痛≥3O win,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2)相邻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 >0.2 rnV;(3)发病时间≤12 h;(4)年龄<70岁;(5)对两周内 的再损伤,并通过再生形成表皮样细胞,逐渐修复创面 。 (3)湿润烧伤膏是由蜂蜡组成的网状框架结构,该结构将植 [5]谌煜,王建军.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155例临床分析[J].湖 物油液含在其中,当它与伤口组织接触湿化后,对坏死组织发 生水解、酶解、皂化等生化反应,并通过“自动引流”排出表 面。(4)湿润烧伤膏含有氨基酸、脂肪酸、糖类等营养物质, 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55. [6] 曲云英,谢冒华.湿润烧伤膏抗菌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烧伤 创疡杂志,1998,10(4):l5. 可以直接为伤口的修复提供营养。总之,湿润烧伤膏疗效确 切,容易得到,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再莉,王佑民,刘树琴,等.糖尿病足51例临床分析[J].安徽 医学,2005,26(2):141—2. [7]郭西华.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刨 伤杂志,2008,20(2):116—7. [8]宋全超,孙振燕.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体会[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924—5. [9]徐荣祥.当代外科新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18—48. [1O]梁素娥,吴惠琼,梁瑞清.湿润烧伤膏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 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7):849. (收稿目期:2009—12—2o) [2] 姜春艳,刘艳,郭晖.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及其预防[J],中 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1):39—40. [3] Andrew B.The diabetic foot epeidem iololgy,risk factors and the status of cale'[J].Diabetes Voice,2005,50:5—7. [4] 常宝成,潘从清,曾淑范.208例糖尿病足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0 Jun;14(6) ・717・ 失常;(3)溶栓开始后3 h内每30 min纪录一次心电图;溶栓 邻2个以上胸前导联sT段抬高≥2 mm,下壁2个以上导联 后4周内第1周每日作两次心电图,第2周起每周作2~3次 心电图。如在监测过程中出现抬高的sT段显著下降则随时 记录;(4)溶栓前及溶栓开始后每2 h采血查CK、CK—MB至 20 h;12 h以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或全血凝固时间(ACT); sT段抬高≥1 mm;(3)血清CK—MB酶水平再度升高 。 1.5统计学处理t检验。 2结果 两组率的检验用卡方检验,均值的对比用 (5)4周内的心脏事件、病死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2.1溶栓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的结果溶栓治疗 1.4.1溶栓再通判断标准本研究参照AMI溶栓治疗参考 组冠脉再通30例,再通率为65.2%,其中发病6 h内溶栓13 例再通10例,再通率76.9%,发病6~12 h溶栓28例的再通 14例,再通率为50.0%。溶栓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发病4周 方案 判断冠脉再通和再梗死。间接再通判定标准:(1)心 电图抬高的sT段在2 h内迅速回降/>50%;(2)胸痛2~3 h 内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比较见表1。 内缓解;(3)溶栓2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CK— 2.2不良反应溶栓治疗组:溶栓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均有 MB酶峰提前移至14 h内。4项中2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但 不同程度延长,但只有9例在溶栓后24 h以内出现不同程度 (2)(3)两项组合不能判断为再通 。 的皮肤粘膜出血、镜下或肉眼血尿,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 1.4.2 4周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判断标准(1)再度发生胸 19.6%,全部病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发现其它不良 痛≥30 min,含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2)sT段再度抬高,相 反应。与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轻微得多。见表1。 表1 溶栓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的结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溶栓最佳时机。基层医院是群众诊疗第一线,且诊病手续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溶栓治疗的目的是 便,与综合大医院比较,为更多的AMI患者争取了溶栓治疗 使血栓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尽早再灌注以保存坏死心肌周 的时间,因此,尿激酶结合低分子肝素溶栓疗法显著提高急性 围尚未至不可逆损伤的心肌,维护心室功能。冠状动脉阻塞 心肌梗死的溶栓再通率和降低住院病死率,效果显著,安全性 的时间愈长,心肌不可逆损伤的范围愈广泛,这种论点已被国 高,价格便宜,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内外学者所公认。本研究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率达65.2%,4周病死率为10.8%,血管再通率明显 参考文献: 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和出现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虽然尿激酶可使血液的凝血功能降低,增加出血的几率。但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 本文观察到在使用国产尿激酶后未出现严重的消化道、泌尿 29(12):710—25. 道、脑出血或全身出血现象 J,与文献资料报道可能出现出 [2] 陈国伟,顾菊康,陈灏珠.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 血倾向不尽相同,这可能与本观察样本较少以及此并发症可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43—5, 能无碍治疗效果有关。也提示与未溶栓组相比,溶栓治疗最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主要的副作用为各种出血,特别是脑出血,只要溶栓前严格掌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3):137. 握溶栓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监测出、凝血指标,溶栓过程中 [4] “八五”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临床应用研 究(1138例)[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3):169. 严格掌握尿激酶剂量,严重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5] 肖滨,俞海风,刘春霞,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激酶溶栓治疗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酶或者化学降解的产物,大小约 后低分子肝素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2):864— 为普通肝素的1/3,平均15个糖单位。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 5. 子肝素分子蛋白结合、灭活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90%以 [6] 低分子肝素临床研究协作组.不稳定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 上),半衰期延长(3.4 h),皮下用药效果好;其抗凝活性具有 梗死不同抗栓疗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 可预测性.按体重一定剂量皮下给药的低分子肝素会产生预 28(1):18—21. 期的抗凝效果,因此无需凝血功能监测,用药简便易掌握,安 [7] 黄从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 全性好。AMI患者尿激酶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肯 志,2003,23(8):449—51. 定,安全性优于普通肝素 J。 [8] 温新华.33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院前急救分析[J]. 静脉溶栓,其临床指标评价冠脉再通率为67.3% 。大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36—7. [9] 胡美英.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l临床 量的研究结果证明: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效果具有时间依赖性, 分析[J].现代医院,2005,5(11):25—6. 即发病距溶栓开始时间越短,梗死相关血管越易再通,使更多 [10]谭树宣,程颖谯,王莉华.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 心肌受到保护,心功能也可获得改善 。据报道3 h以内开 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3):240—1. 始溶栓者,其再通率较高,为75%,3~6 h溶栓者效果明显降 (收稿日期:2009—12—13) 低,再通率为33% ’ 。一般认为AMI发生于3 h或4 h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