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EXPERTS FORUM厦门市马銮湾水域生态规划初探于海霞 左玉辉(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摘要] 本文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水域生态规划新理念,并针对厦门市马銮湾的实际情况,从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安全及水健康五位一体的角度,进行了生态性、立体化初探,充分展现了水域生态在生态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对厦门市的生态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及指导意义。[关键词] 水域生态规划 水景观 水文化 水经济 水安全 水健康Study of water ecological planning of Maluan Bay in Xiamen CityYu Haixia Zuo Yuhu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Research,School of Environment, Nanjing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The five-law-in-a-whole pattern of water ecological planning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And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Maluan Bay in Xiamen C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waterfrontculture, waterfront economy, waterfront security and waterfront health, the ecological and tridimensional project hasbeen wonderfully designed, which fully exhibits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ecology in ecological city. Then it has provided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e and lead the way for the ecological urban city construction of Xiamen City.【Keywords】 waterfront ecological plan; waterfront landscape; waterfront culture; waterfront economy; waterfrontsecurity; waterfront health1 前言马銮湾位于厦门市西海岸中部,东接厦门港西海域,与本岛隔海相望,北临杏林城区、灌南工业区和中亚城工业区,西达厦门-漳州边界与漳州龙海市相连,南部和西北部分别有蔡尖尾山和天竺山森林公园作为天然的生态屏障,内部具有海湾、湿地、溪流、果林、山体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马銮湾地区的河流水系比较短小,共有9条溪流汇入海湾,汇水区域约123km2。面对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挖掘水域生态在生态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厦门市真正成为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系统性原则——将水域生态系统作为整个生态城市的子系统进行研究,探讨水与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3)脉原则——注重现代与传统的2 规划理念与原则2.1 “五位一体”理念规划提出五位一体理念,即将整个马銮湾水域作为一个整体,开发和凸现“水功能”,通过水环、绿环、路环、文化环、景观环五环联动,塑造马銮湾独具特色的宜人水面风光,使“未来的马銮湾之于厦门,就像今日的西湖之于杭州”。交流与互动。(4)立体原则——将人们逐渐、逐级引入水面之中,使得整个区域在三维空间中变得丰富多彩。3 水域生态规划马銮湾对于“大厦门、大景区”之景观理念,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五位一体”的规划理念,马銮湾地区将以水景观为中心,以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2.2 规划原则(1)亲水原则——将水岸美景纳入生活版图,开窗见绿,举目观水。50ECOLOGICAL ECONOMY和绵长的闽南文化底蕴为依托,建设从水中到滨海再到城市的“山水一体”的生态型滨海城市景观,充分体现水文化的内涵,繁荣马銮湾地区的水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到时必定有人惊叹:“未能抛得厦门去,一半勾留是此水”。马銮湾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尽量恢复水面,退塘还湖。规划主张尊重自然景观面貌,维护海湾曲折多变的岸线,营造优美的滨水空间形态。同时,可以部分恢复原有的湿地,种植红树林、芦苇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马銮湾的城市之“肺”。在滨水区内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建设一定规模的低密度高尚住宅区,适当开发旅游度假项目,将旅游功能融入景观开发中,创造居住、休闲、旅游、度假、娱乐以及水上运动的亲水空间。控制滨水建筑的高度,基本遵循“依山面海梯度式格局”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亲水视觉通廊。3.1.3 溪流景观建设马銮湾周边有6条溪流汇入,规划建设后足以形成一道秀丽宜人的景观,包围马銮湾周围。碧水潺潺,水底鹅卵石静静凝望,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溪边绿树红花,蓝天白云,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醉人画卷。村,以古船、古码头组织一组反映当地渔民传统生活画面的景观。马銮湾海岸的城市设计可全面挖掘滨海历史、滨海传说和滨海文化,使得这一风景线显得格外的美丽动人,以真正赢得老百姓的喜爱。3.2.2 树立亲水理念,营造亲水文化氛围(1)白鹭文化——白鹭是厦门的市鸟,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厦门独有的白鹭文化。白鹭悠闲地漫步在海滨湖畔,自由地翱翔于大自然当中,为蓝天碧海、金色沙滩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给马銮湾地区的水文化添上了清新的一笔。(2) 水上娱乐休闲文化——利用人们的亲水天性,结合马銮湾内部一岛或多岛的设计,大力发展水上交通和水上旅游,开展别开生面的水上观光、水上休闲娱乐等活动,营造亲水文化氛围,形成特有的水上娱乐休闲文化。(3)溪流文化——利用马銮湾周边的溪流,完全可以勾勒出一幅“溪流如诗水如织”的清丽动人的山水画,再现古诗中的溪流文化气息。3.1 美丽宜人水景观马銮湾水域景观建设的重点是以具有美学价值的岸线为依托,以广阔的水面为主景,与平缓的沙滩、潺潺的溪流及秀美的生态防护林带相结合,创建休闲、旅游、度假、娱乐以及海上运动的亲水空间,进一步带动水经济的发展。3.1.1 水上景观建设马銮湾水域面积辽阔,选择“无岛”方案,可以保持水波浩淼的海洋景观特质,但不能形成有效的视觉焦点;选择“半岛或单岛”方案,可以凸现“宛在水中央”的视觉感受;如若选择“多岛”方案,则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对景,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天然防波屏障,布局可以考虑与导流堤的设计相结合。马銮湾内岛屿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挖掘人文历史景观,建成诸如“人居乐园”(建筑设计注意高度参差、前后错落、富于变幻)、“白鹭天堂”(延续厦门市源远流长的鸟文化)之类的专题岛屿。由于岛上空气清新,环境幽雅,鸥鸟成群,冬暖夏凉,俨然一幅“汪洋万顷青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的现代田园风光。3.1.2 滨水景观建设马銮湾背山面水、山水相连,利用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对滨水景观带进行分区设计,不同区段各具特色,形成景观特征区段化和多元化的主题空间序列,如建造开放性的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或市民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水边护岸的建造,可以多建造一些自然的更符合生态特征的泊岸,维系和创造岸线环境和岸线景观多样性,营造独具特色的亲水格局。3.2 源远流长水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精髓,不仅关系到这座大厦的牢固程度,也深刻影响到它的外观是否迷人。依据城市文化底蕴,营造优秀城市形象,将对城市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泓海水杯中泻”,水是马銮湾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就积淀了深厚的水文化。在此基础上,挖掘当地绵长的闽南文化底蕴,结合当今生态文化的发展大趋势,建设马銮湾地区富有传统闽南特色的生态型水文化,提高城市品位。3.2.1 延续历史文脉,发扬水文化之传统(1)妈祖文化——“妈祖”是闽台两地民间传说中渔民航海的保护神,规划中建议布置妈祖文化广场,弘扬“妈祖文化”,以体现当地人文风情。(2)渔村文化——改造现有渔民3.3 生生不息水经济水是流动不息的,水经济也如水一般,是城市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种经济,是带动全局的敏感的纽带。作为城市形象的水,是文化,亦是财富。规划建议充分挖掘马銮湾优美的水景观之特色,并与闽南传统文化相融合,大力发展涉水经济,以水经济带动整个两湾三区的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3.3.1 开发高尚旅游休闲区和居住区城市中高品位的居住区在讲究绿地面积和覆盖率的同时,也开始追求水景观的补充,要求一定的水面面积和动静水面的最佳组合。马銮湾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溪流,加上绿化带后,使之成为连接山脉和水体的绿色生态走廊。水生态系统的参与,提高了相临地51专家论坛EXPERTS FORUM域的居住适宜度,进而拉升了地产、房产的价格,不仅促进了行业经济的增长,还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当地投资环境,对吸引外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规划建议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高尚旅游休闲区和以中高档住宅为主体的居住区,水和绿化将极大地提升沿途土地地价,实现水和景观的经济价值。3.3.2 景观旅游马銮湾倚山面海,在这里可以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品尝美味可口的海鲜,倾听韵味悠长的潮声,观赏迷离变幻的海色。它拥有当今世界海岸旅游的五大要素: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绿色,是海浴、沙浴、日光浴和空气浴的理想之处,堪称“东方夏威夷”。独特的景观资源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推动厦门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划主张从环境欣赏的角度考虑,尊重自然景观面貌,维护海湾曲折多变的岸线,以此为基础营造优美的滨海空间形态。预留大片无人干扰的水面以适合鸭、鸥的栖息,人工种植大片林地,以适合林鸟栖息和鹭鸟的繁殖,建立大约1.5km2的湿地建设生态重构示范区,这对厦门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个重要举措。3.3.3 海滨沙滩洁白细软的沙滩,不扎不沾,平缓地延伸到碧蓝的大海。海面宽阔,水质清纯,海中嬉游、浪里飞舟,无疑是带动厦门水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筹码。3.3.4 海港马銮湾地区面海背山,6条溪流汇入,形成了独特的水系。规划考虑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独特的水上资源,构筑多个水上娱乐中心和景观,游艇穿梭于城市高楼、山林之间,充分发挥水的作用,大力发展涉水经济。3.4 防患未然水安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保证水的安全,才能发挥水的作用。马銮湾水系独流入湾,无区外大河介入,水安全问题不应该严重。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防潮等水安全体系,防患于未然。马銮湾的水安全规划包括:防洪排涝规划;防潮规划;供水安全。3.4.1 防洪排涝规划总体思想:利用已有河道泄洪,分区防守,分流入海。加强防洪管理,注意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中,在保证防洪功能的同时,要注意环境艺术,研究景观效果,并结合绿化在非防汛季节开辟休息游览场所。建议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减弱洪涝灾害:恢复和保护天然滞洪区;恢复和保护汇入马銮湾的6条小溪;维持马銮湾10 km2的水面面积。工程保护措施:河道整治、保护海岸湿地及开辟滞洪区。(1)河道整治——湾内小溪是天然的溢洪道,开挖和整治河道,以增加其过流能力;与景观结合,在小溪岸边适量安排必要的软护岸工程;清除行洪道上树障等阻水障碍,保障行洪道通畅;河道两岸绿化,增加河道对洪水的调蓄能力。(2)保护海岸湿地——湿地具有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功能。湿地在控议按百年一遇防潮标准设计。减弱措施:维持保护海岸湿地。保护措施:沿马銮湾修建护岸、控制水产养殖及再造红树林。(1)湾边建筑护岸——必须在马銮湾沿岸修建护岸,防止海堤开口后潮水对马銮湾沿岸的侵袭,保证自由纳潮后马銮湾周边人口与各业的安全。为了抵抗台风风暴潮袭击时可能造成的灾害,采用硬质护岸与软质护岸相结合作为保护的屏障,筑起马銮湾地区免遭潮患的“生命线”。湾内护岸按地形条件修筑;护岸建设与市政建设和码头建设相协调;并采取适当的消浪措施。同时应与防洪排涝措施相结合,预留排涝措施(泵站、排洪沟等)。(2)控制水产养殖——拆除水产养殖设施,使水产养殖户走出马銮湾,减轻水产养殖网具对潮流的影响。(3)再造红树林——作为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红树林,素有海上生态“守护神”之称,具有防风防浪、保护海堤、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海域环境等价值和作用。若在马銮湾加宽红树林带,让游人驾一叶轻舟穿梭于鸟鸣声声的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海上森林”,虾蟹伸手可及,不亦快哉。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与水经济、水景观结合,建立生态湿地公园,严格保护马銮湾的滩涂湿地,禁止不合理的开发利用。(3)滞洪区建设——为适合防洪排涝的需要,公园要低于周围地面,要尽量采用易于下渗的多孔或砾石建筑材料铺砌道路、停车场、排水沟等,以增加下渗,减少雨洪。非工程保护措施:要基本建立起以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讯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高效可靠的防汛指挥系统。3.4.2 防潮规划总体思想:规划与水经济、水景观、水健康要求一致。尽可能符合天然海岸线。要充分考虑海潮与河洪的遭遇。建3.4.3 供水安全马銮湾地区饮用水主要来自九龙江,淡水资源比较匮乏,需要进一步开源节流。近期应实行统一供水,远期考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景观用水“分质供水”的现实可行的供水战略。3.5 重中之重:水健康马銮湾的水质保护是制约整个马銮湾地区发展的一个“瓶颈”,严格控制马銮湾的水污染始终是最重要、最突出、最难解决的问题。下面提供四种改善水质的方案:模式一:控源纳潮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源头控制,尾水入湖,与此同时采用自由纳潮的方式搞活水体。模式二:纳潮导流52ECOLOGICAL ECONOMY(1)纳潮①新建两闸纳潮②利用原有两闸纳潮③三闸纳潮——两旧一新,即利用现有南、北端两闸,并在马銮海堤中间位置新建一座闸。(2)导流①一岸建堤——在湾内建一座东西向导流堤,位置可在偏北岸、偏南岸或居中。②两岸建堤——在湾内南北两侧各建一座导流堤,两堤在湾的西部不闭合。③环堤——在湾内南北两侧各建一座导流堤,两堤在湾的西部闭合,呈半环状。(3)纳潮导流组合方案①两闸一堤——利用南北两个闸,一闸纳潮,另一闸退潮,借助导流堤,形成湾内单向环流。②两闸环堤——利用南北两个闸,一闸纳潮,另一闸退潮,借助导流堤,使纳潮新鲜海水循环一周后从另一端退出来。③两闸两堤——利用南北两个闸,并在湾内建两座导流堤,引导水流定向流动。④三闸两堤——利用两个原有旧闸,再在马銮海堤的中部建一座新闸。利用中闸纳潮,南北两个旧闸退潮,以形成中部进潮,南北两翼退潮的定向流动。 模式三:控源导流(上接49页)业运作管理的各类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二是积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区,南亚经济合作区,中亚与新疆经济合作区等等一系列政府间与民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协议的签订,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应在原有国际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加入国际合作的新领域,以开拓周边国家市场为重点,鼓励企业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带动设备、技术和劳务的输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三级控制:包括源头控制、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处理。两级导流:一级导流是指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导流进污水厂;二级导流是指尾水和初级雨水径流最终导离本区。尾水出海,向九龙江口深海排放。模式四:控源导流与纳潮导流相结合为了更好地解决马銮湾的水质问题,建议采取控源导流和纳潮导流相结合的措施,两个互补的方案长期共存。引导纳潮海水的导流堤的设计要兼顾景观功能,可与湖内人工岛相得益彰,如果是多岛,还可成为岛与岛之间的连接线。除了这四种改善水质的方案,还有一些其他措施:①控制水位的稳定性,有利于营造亲水的氛围。②两闸环堤——利用南北两个闸,一闸纳潮,另一闸退潮,借助导流堤,使纳潮新鲜海水循环一周后从另一端退出来。③两闸两堤——利用南北两个闸,并在湾内建两座导流堤,引导水流定向流动。④三闸两堤——利用两个原有旧闸,再在马銮海堤的中部建一座新闸。利用中闸纳潮,南北两个旧闸退潮,以形成中部进潮,南北两翼退潮的定向流动。4 结语综上所述,未来马銮湾新城的建设应注重展示自然资源、注重生态性,充分挖掘水体在生态城市中的灵魂作用,通过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和塑造新的生态文化形象,使马銮湾在重要的景观建设、文化氛围、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安全等方面真正成为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典范。【参考文献】[1] Schmitt T G. Integrated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J].Eu-ropea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1996,6(3):14~20[2] Sergei K, Ludmila E. Water qual-ity and ecology of water bodies in urbanterritories: St.Petersburg as a case study[J].Regulated Rivers: Research &Management,1998(14):86~105[3] 叶亚平,王如松,颜京松等.扬州市水复合生态系统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及调控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3):12~13[4] 朱坦,李洪远,李强.津河水系的修复对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16~17资源,创造条件到国际市场直接融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用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等相对优势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和WTO的规则,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产品国际化和标准化的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1] 何璇.入世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J].江汉论坛,2004(3)[2]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3] 张薇.合作竞争战略与中小企业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3(4)[4] 吕勇斌,蔡根女.中小型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变迁理论与启示[J].乡镇经济,2003(1)[5] 伍来定,石启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思路[J].经济师,2003(1)[7] 刘力.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措施[J].企业管理,2002(1)[8]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2001[9] 何维达.加入WTO对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0] 刘勇.总结历史教训,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中国经济信息网,19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