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管理制度
批准:
审核:
编制:
目 录
1 目
的………………………………………………………………………………
……3
2 适用范
围………………………………………………………………………………3
3 权
责………………………………………………………………………………
……3
4 离职管
理………………………………………………………………………………3
5 相关记
录………………………………………………………………………………5
6 附
则………………………………………………………………………………
……5
一、目的:
规范离职申请、离职审批、离职交接、薪资结算、离职分析等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及相关权限,进一步加强公司离职管理。 二、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离职作业指导。 三、权责:
3.1员工所在部门:离职审核,办理工作、工具、资料等交接。 3.2人力资源部:离职审核,收回相关物品,进行离职分析。必要时应
进行离职面谈,并做好面谈记录。
四、离职管理:
4.1离职形式包括辞职、辞退、开除和自动离职。
4.1.1辞职是指员工由于自身原因而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4.1.2辞退是指由于公司季节性用工调整、员工不符合岗位要求或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由公司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4.1.3开除是指由于员工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由公司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4.1.4自动离职是指员工连续旷工三天(含)以上,视为自行终止劳动关系。
4.2离职管理工作流程:
流程 相关记录
责任人
离职申请 《员工离职申请单》 离职员工或直接主 《员工离职申请单》 离职审批 《员工离职交接表》
离职交接 薪资核算 离厂 所在部门 人力部 所在部门 《员工离职交接表》《离职员工工资发放通知单》人 力《行李放行条》
人力4.2.1离职申请:辞职由员工本人填写《员工离职申请单》(附件1),
其他离职形式由其直接主管填写。正式员工辞职需提前1个月申请(以部门负责人签署后的《员工离职申请单》提交到人力资源
部之日起算)。
4.2.2离职审核:《员工离职申请单》经相关人员审核后生效,审核权
限见附件2。
4.2.3离职交接:离职到期之日,由人力资源部通知离职员工办理离职
交接手续,并由相关人员填写《员工离职交接表》(附件3)。离职交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2.3.1所在部门:工作、工具、资料等交接,由经办人及部门负责
人签名确认,课长级以上应有交接清单,其他员工如交接事项较多应另附清单。
4.2.3.2财务部:对离职员工借支状况进行审核,由经办人及财务部负责人签名确认。
4.2.3.3人力资源部:收回离职员工员工证、考勤卡、饭卡、工作服
等物品,办理退宿手续,计算员工考勤(实际工作日截止到通知离职日前一天),由经办人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签名确认。
4.2.3.4离职员工:在《员工离职交接表》上,对离职交接内容签名确认。
4.2.3.5以上内容如有交接不清,造成公司损失,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2.4离厂:离职员工办理完上述手续后,由人力资源部开具《行李放
行条》(附件4),离职员工凭《行李放行条》携带私人物品离开
公司;当班保安在《行李放行条》上签名后,交回人力资源部存档。
4.3薪资结算:
4.3.1辞职人员统一在每月实际发薪日结清所有薪资。
4.3.2辞退和开除人员在离职3日内结清所有薪资,如造成公司损失的,
在薪资中扣除。由人力资源部填写《离职员工工资发放通知单》(附件5),报给财务部,由财务部统一造册发放。
4.3.3自动离职员工不结算任何薪资。 4.4离职分析:
4.4.1人力资源部应将离职员工人事档案与在职人员人事档案分离。自
离职生效之日起,离职员工人事档案保存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4.4.2人力资源部每月应做一次离职员工分析报告,主要从离职员工结
构、离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使员工流失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五、相关记录:
5.1《员工离职申请单》 5.2《员工离职审核权限》 5.3《员工离职交接表》 5.4《行李放行条》
5.5《离职员工工资发放通知单》 六、附则:
6.1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凡以前有与本制度相抵触者,均以本制
度为准。
6.2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督促执行和修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