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建筑面积:____________m2
建 设 目 标 及 关 键 绿 色 设 计 指 标 建设目标 一星B□ 一星A(对应国标一星)□ 二星B□ 二星A(对应国标二星)□ 三星□ 关键绿色建筑节能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设计指标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率(%) 各专业设计指标(共八项) 一、规划设计指标 1. 人均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m2/人 2. 绿地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m2/人 3. 本工程设置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入口 □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楼梯□ 无障碍厕所□ 无障碍停车位□ 4. 室外通风设计指标与风环境评价 4.1 规定性指标 建筑密度: 主导风入射角: 首层架空率: 小区入口的通风面积比: 小区内部最大通风距离: 小区平均半径: 4.2性能性指标 主导风向下,室外主要活动区域风速分布范围:___________ 室外弱风区域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_ 5. 室外热环境指标与热环境评价 5.1 规定性指标 夏至日室外地面平均阴影面积比例:_______% 建筑外立面平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________ 注:其它指标见室外通风设计与风环境评价所有规定性指标和室外可渗透地面面积比指标。 5.2 性能性指标 ◆ 夏季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 6. 公交站点距小区出入口步行最短距离:_____________ m,数量 个 7. 500 m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种类: 8.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 二、建筑设计指标 1. 常规保温隔热设计 1.1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 W/(m2﹒K),热惰性指标(D): ;自承重墙体采用自保温□ 外保温□ 内保温□ 夹芯保温□ 其它 □,室内宽度超过1m的剪力墙、异形柱采用外保温□ 内保温□ 夹芯保温□ 其它 □;东、西外墙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 ;东外墙夏季内表面最高温度 ℃,西外墙夏季内表面最高温度 ℃。 1.2 屋面平均传热系数(K): W/(m2﹒K),热惰性指标(D): ,夏季内表面最高温度 ℃,采用外保温□ 内保温□ 其它 □。 1.3 保温材料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是□ 否□ 1.4 门窗玻璃采用:单片白玻□ 单片吸热玻璃□ 单片热反射镀膜玻璃□ 单片LOW-E玻璃□ 无色透明中空玻璃□ 中空热反射镀膜玻璃□ 中空LOW-E玻璃□ 其它 □ 2.装饰性构件:有□ 无□ ◆ 女儿墙高度:________________m ◆装饰性构件工程造价:___________万元 工程总造价:__________万元 ◆ 双层外墙面积:______________m2 3. 室内自然采光设计指标与评价 3.1 规定性指标: 最小窗地面积比:______________ ,最小外窗玻璃可见光透射比:____________ 3.2 性能性指标: ◆ 最小采光系数 卧室 起居室 书房 厨房 4.楼板隔音设计:隔音楼板□ 浮筑楼板□ 5.室内自然通风设计指标与评价 5.1 规定性指标 ◆ 外窗可开启面积有效值 标准要求 设计值 ≥10%房间地面面积 ≥45% 外窗面积 ◆ 室内穿堂风最小通风面积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 5.2 性能性指标 室内最小换气次数:___________ 室内准静风区面积比例:_____________% 6. 室内外声环境评价 ◆ 住宅区域所属类型:_______________ ◆ 环境噪声最大值:昼间:_____________ 夜间:________________ ◆ 数据来源:环评报告□ 第三方模拟报告□ ◆ 窗框型采用:普通铝合金框□ 铝塑共挤框□ 钢塑共挤框□ 断热铝合金框□ ◆ 临街外窗采用 单片玻璃□ 中空玻璃□ 通风隔音窗□ 隔音设计措施□ 7. 建筑外遮阳设置: 7.1外遮阳设置的位置和形式:东西□ 南北□ 建筑构件□ 遮阳构件□ 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7.2外窗平均外遮阳系数值:南北向 :东西向 7.3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如平开的百叶窗、室外卷帘、内置百叶的中空玻璃等)的外窗面积占总面积比例 8. 建筑隔热强化设计 除常规保温隔热设计措施外,本工程屋面和东西向外墙采取以下强化隔热设计措施:种植屋面□ 遮阳屋面和墙体□ 蓄水屋面□ 外墙绿化□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层面和墙体□ 9. 工程交楼标准:精装修□ 毛坯□ 对于毛坯交楼标准:建筑构件上的孔洞预留和装修面层固定件的预留:有□ 无□ 10.可再循环利用材料占总材料的重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结构设计指标 1.现浇混凝土是否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是□ 否□ 2. 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使用比例: ◆ 高强度钢使用比例:________________% ◆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_________________% ◆ 高耐久性混凝土使用比例:_________________% 3. 主体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 非黏土砖砌体结构体系及木结构□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 其它______□ 四、园林设计指标 1.室外绿化种植植物是否为乡土植物:是□ 否□,是否有移植野生植物(包括花草、树木)和树龄超过30年的树木:是□ 否□。 2. 室外绿化是否采用复层绿化:是□ 否□ 3. 每100m2绿地上的乔木数量:______________□ 或榕树类树木数量: □。 五、给排水设计指标 1.本工程 %用户的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加热□ 风冷热泵热水系数□ 户式燃气热水器□ 集中供应生活热水□ 其它 □ 2. 室内生活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污废合流□; 建筑雨水排放采用:雨污分流□ 雨污合流□ 3.给水管材料采用: ,连接方式 ;排水管材采用: 连接方式: 4.是否设置用水的分项计量和分级计量:是□ 否□ 5.是否采用了节水器具:是□ 否□ 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降低地表径流 6.1规定性指标 ◆设置可渗透管沟、旱溪、冲沟等措施的地面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_% ◆室外可渗透地面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_% 6.2性能性指标 ◆用开发后的室外场地平均径流系数 不超过用地开发前的室外场地平均径流系数 7.室外绿化浇灌方式:人工漫灌□ 喷灌□ 滴灌□ 微喷灌□ 8. 是否采用雨水回用技术:是□ 否□; 回用雨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 室外道路冲洗□ 室内车库冲洗□ 室内冲厕□ 其它 □ 9.是否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是□ 否□; 中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 室外道路冲洗□ 室内车库冲洗□ 室内冲厕□ 其它 □ 1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10.1规定性指标 室内冲厕用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的比例: % 室外杂用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的比例: %。 10.2性能性指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 六、暖通设计指标 1. 住宅空调形式:家用分体空调□ 户式中央空调□ 区域供冷供热□ 2. 空调系统能效比,家用分体空调: 户式中央空调: 3. 主要功能房间的通风换气形式:排气扇□ 集中新风系统□ 自然通风□ 4. 空调能耗指标 参照建筑全年空调耗电量: kwh/m2/年 设计建筑全年空调耗电量: kwh/m2/年 七、电气设计指标 1.住宅是否实施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是□ 否□ 2.公共场所的照明是否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是□ 否□ 3.公共场所照明的控制方式:分区分组控制□ 智能控制□ 声光感应控制□ 其它控制 □ 4.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是□ 否□ 八、智能化设计指标 1.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技术先进、实用可靠,具备如下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 管理与监控子系统□ 通信网络子系统□ 绿色建筑标识自评(参照《中山市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模板(居住建筑)》填写各专业满足的条文编号) 节地与室外 节能与能源 节水与水 节材与材料 室内环境 专业 控制项 环境 利用 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 质量 优选项 一般项 一般项 一般项 一般项 一般项 4.1.10□ 4.1.12□ 规划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4.1.13□ 4.1.19□ 4.1.14□ 4.1.20□ 4.1.16□ 4.5.7□ 4.2.4 □ 4.5.8□ 4.2.12□ 建筑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4.1.11□ 4.2.10□ 4.4.7□ 4.5.10□ 4.5.14□ 4.2.11□ 4.4.8□ 4.5.11□ 4.5.12□ 结构 无 4.4.4□ 4.4.10□ 4.4.5□ 4.4.11□ 4.3.8□ 4.3.9□ 给排水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4.2.9□ 4.3.10□ 4.3.11□ 4.2.13□ 4.3.14□ 4.3.12□ 4.3.13□ 4.2.5□ 4.5.9□ 暖通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4.2.6□ 4.5.13□ 4.2.8□ 电气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4.2.7□ 4.1.15□ 景观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4.1.17□ 4.1.18□ 绿色施全部满足□ 4.4.3□ 工 部分满足□ 4.4.6□ 4.4.9□ 满足条全部满足□ 文数量 部分满足□ 该项目设计指标达到 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设计出图章) 设计单 位意见 各专业负责人:建筑 、结构 、给排水 、 电气 、暖通 、园林 设计负责人: 年 月 日 经审查,该项目达到 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审图专用章) 审查人: 年 月 日 同意按 星级绿色建筑建设。 (公章)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备案专用章) 年 月 日 审图机构 审查意见 建设单位 意见 中山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咨询工作小组意见 中山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公共建筑)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建筑面积:____________m建 设 目 标 及 关 键 绿 色 设 计 指 标 建设目标 关键绿色设计指标 一星B□ 一星A(对应国标一星)□ 二星B□ 二星A(对应国标二星)□ 三星□ 建筑节能率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率 各专业设计指标(共八项) 一、规划设计指标 1. 本工程设置建筑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入口□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楼梯□ 无障碍厕所□ 无障碍停车位□ 2. 室外通风设计指标与风环境评价 2.1 规定性指标 建筑密度:_____________ 主导风入射角:_____________ 首层架空率:____________ 首层通风通道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 2.2 性能性指标 主导风向下,室外主要活动区域风速分布范围:_______________ 室外弱风区域面积比:___________ 3. 本工程采用空间绿化方式: 屋顶绿化,屋顶绿化面积与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不低于_____________□ 垂直绿化,垂直绿化面积与屋顶面积的比例不低于_____________ □ 4. 公交站点距小区出入口步行最短距离:____________m, 数量:___________个 5.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 二、建筑设计指标 1.常规保温隔热设计 21.1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 W/(m﹒K),热惰性指标(D): ;自承重墙体采用自保温□ 外保温□ 内保温□ 夹芯保温□ 其它 □,室内宽度超过1m的剪力墙、异形柱采用外保温□ 内保温□夹芯保温□ 其它 □;东、西外墙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 ;东外墙夏季内表面最高温度 ℃,西外墙夏季内表面最高温度 ℃。 21.2 屋面平均传热系数(K): W/(m﹒K),热惰性指标(D): ,夏季内表面最高温度 ℃,采用外保温□ 内保温□ 其它 □。 1.3 保温材料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是□ 否□ 1.4 门窗玻璃采用:单片白玻□ 单片吸热玻璃□ 单片热反射镀膜玻璃□ 单片LOW-E玻璃□ 无色透明中空玻璃□ 中空热反射镀膜玻璃□ 中空LOW-E玻璃□ 其它 □ 2. 装饰性构件: 有□ 无□ ◆女儿墙高度:____________m ◆装饰性构件工程造价:___________万元 程总造价:_____________万元 2 ◆双层外墙面积:_________________m 3.室内自然采光设计指标与评价 ◆ 最小采光系数 4 4
2
房间功能 最小采光系数 办公室 教室 阅览室 会议室 客房 ◆ 满足采光要求的功能房间面积占功能房间总面积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室内自然通风设计指标与评价 4.1规定性指标 ◆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有效值 考核指标 外窗可开启部分 透明幕墙可开启部分 ◆ 中庭结构的拔风设计 设计因子 设计值 房间净高 天面排风口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比 周边进风口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比 周边进风口顶边高度与房间高度比 设计值 室内通风换气装置的最大换气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 4.2性能性指标 室内最小换气次数:______________ 室内准静风区面积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建筑外遮阳设置: 本工程采用建筑一体化固定遮阳措施,立面设置外遮阳的透明面积占所有透明面积的面积比 ___,全楼平均外遮阳系数为 __________□ 本工程设置可调节外遮阳设施,具体形式为平开的百叶窗□ 室外卷帘□ 活动金属百叶□ 内置百叶的中空玻璃□ 其它___________;设置可调节外遮阳的透明面积占所有透明面积的面积比___________□ 6. 建筑隔热强化设计 除常规保温隔热设计措施外,本工程屋面和东西向外墙采取以下强化隔热设计措施:种植屋面□ 遮阳屋面和墙体□ 蓄水屋面□ 外墙绿化□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层面和墙体□ 7. 室内外声环境评价 ◆ 项目所在区域所属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 环境噪声最大值:昼间:______________ 夜间:__________________ ◆ 数据来源:环评报告□ 第三方模拟报告□ ◆ 是否宾馆类建筑 是□ 否□;围护结构隔声量是否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中的一级要求 是□ 否□ 8. 本工程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施工:是□ 否□ 9.本工程的大开间区域采用可变功能设计: 是□,可灵活隔断的空间与整个室内空间面积比不低于_______________ 否□ 10.可再循环利用材料占总材料的重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工程采用规定性指标方法□ 性能性指标方法□ 评价是否达到节能60%,对性能性指标方法,考虑了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和建筑照明节电措施后,建筑能耗指标为: 参照建筑全年耗电量:___________kwh/m2/年 设计建筑全年耗电量:______________ kwh/m2/年 三、结构设计指标 1.现浇混凝土是否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是□ 否□ 2. 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使用比例 ◆ 高强度钢使用比例:________________% ◆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_________________% ◆ 高耐久性混凝土使用比例:_________________% 3. 主体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 非黏土砖砌结构体系及木结构□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 其它_______□ 四、园林设计指标 1.室外绿化种植植物是否为乡土植物:是□ 否□;是否有移植野生植物(包括花草、树木)和树龄超过30年的树木:是□ 否□。 2. 室外绿化是否采用复层绿化:是□ 否□ 23. 每100m绿地上的乔木数量:______________□或榕树类树木数量: □ 4. 室外可渗透地面面积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排水设计指标 1. 室内生活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污废合流□;建筑雨水排放采用:雨污分流□ 雨污合流□ 2. 给水管材料采用: 连接方式 ;排水管材采用: 连接方式: 3.是否采用了节水器具:是□ 否□ 4.本工程存在稳定的热水需求 是□,热源来自 自备锅炉□ 废热回收□ 太阳能热水系统□ 热泵热水系统□ 否□ 其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提供生活热水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是否采用雨水回用技术:是□ 否□;回用雨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 室外道路冲洗□ 室内车库冲洗□ 室内冲厕□ 冷却塔补水(含蒸发式冷凝机组补水)□ 其它 □ 6.是否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是□ 否□;中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 室外道路冲洗□ 室内车库冲洗□ 室内冲厕□ 冷却塔补水(含蒸发式冷凝机组补水)□ 其它 □ 7.是否采用冷凝水回用技术:是□ 否□;回用冷凝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 室外道路冲洗□ 室内车库冲洗□ 室内冲厕□ 冷却塔补水□ 其它 □ 8.室外绿化浇灌方式:人工漫灌□ 喷灌□ 滴灌□ 微喷灌□ 9.是否设置用水的分项计量和分级计量:是□ 否□ 1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10.1 规定性指标 ◆室内冲厕用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的比例: % ◆室外杂用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的比例: %、 ◆冷却塔补水(含蒸发式冷凝机组补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的比例: % 10.2 性能指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 六、暖通设计指标 1. 本工程空调系统采用以下冷热源形式:(项目没有空调系统时不填) 常规水冷机组+锅炉□ 常规水冷机组+风冷热泵机组□ 常规水冷机组+热源塔供热机组□ 水源热泵机组□ 蒸发式冷凝机组□ 风冷热泵机组□ 高效多联机空调机组□ 地源热泵组□ 分体空调器□ 空调源设备的IPLV值为 锅炉热效率为 ;如采用水源热泵机组或地源热泵机组,其提供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 。 2. 本工程采用蓄冷技术: 是□,蓄冷装置日供冷负荷与设计日累计负荷比值为 否□ 3. 空调系统新风处理是否采用热回收技术: 是□,热回收效率为 ,实施热回收技术的面积占有条件实施回收技术的总面积的比例为 否□ 4. 本工程空调系统的部份负荷调节措施为:分区控制□ 空调主机台数控制□ 水系统变流量运行□ 空调风系统变速运行□ 5. 本工程空调冷水/热水系统的输送系数为 ,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输送系数为 6. 空调末端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常规空气处理机组□ 多联机系统室内机□ 双温冷源的空调末端机组□ 溶液除湿空调末端□ 分体空调器室内机□ 7. 空气处理机按照风量加权平均后的单位风量功耗为 ;风机盘管的单位风量功消耗为 七、电气设计指标 1.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是否进行独立分项计量:是□ 否□ 2.本工程各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设计标准的:现行值□ 目标值□ 3.本工程采用的电梯为:无机房电梯□ 小机房无齿轮主机电梯□ 其它____________□; 电梯控制技术采用:变频控制□ 启停控制□ 分区分时控制□ 群梯智能控制□ 4.本工程是否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是□,年发电量占年用电总量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否□ 八、智能化设计指标 1.本工程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实施自动监控系统技术,能够实现:空调系统、通风设备、环境参数的定期自动监测和记录□ 空调通风系统根据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 公共区域照明系统自动调节□ 2.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且与空调设施联动:是□ 否□ 5 5
绿色建筑标识自评(参照《中山市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模板(公共建筑)》填写各专业满足的条文编号) 节地与室外环境 一般项 节能与能源 利用 一般项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一般项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一般项 室内环境 质量 一般项 专业 控制项 优选项 设计单位 意见 规划 5.1.9□ 5.1.10□ 全部满足□ 5.1.11□ 部分满足□ 5.1.13□ 5.1.14□ 建筑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5.2.7□ 5.2.8□ 5.2.9□ 5.2.17□ 5.2.18□ 5.4.7□ 5.4.8□ 5.4.9□ 5.5.7□ 5.5.9□ 5.5.10□ 5.5.12□ 5.5.13□ 5.1.16□ 5.1.17□ 5.2.19□ 5.5.14□ 5.5.16□ 5.4.11□ 5.4.12□ 5.4.13□ 该项目设计指标达到 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设计出图章) 各专业负责人:建筑 、结构 、给排水 、 电气 、暖通 、园林 设计负责人: 年 月 日 经审查,该项目达到 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审图专用章) 审查人: 同意按 星级绿色建筑建设 (公章)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备案专用章) 年 月 日 结构 无 5.3.8□ 5.3.9□ 5.3.10□ 5.3.11□ 5.3.12□ 5.3.13□ 5.4.4□ 5.4.5□ 给排水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5.2.15□ 5.2.20□ 5.3.14□ 审图机构 审图意见 暖通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5.2.10□ 5.2.11□ 5.2.12□ 5.2.13□ 5.2.14□ 5.5.8□ 建设单位 意见 电气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5.2.16□ 5.5.11□ 5.2.20□ 5.2.21□ 5.5.15□ 5.1.18□ 景观 5.1.12□ 5.1.15□ 绿色施工 全部满足□ 部分满足□ 5.4.3□5.4.6□ 5.4.10□ 满足条全部满足□ 文数量 部分满足□ 中山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咨询工作小组 6 6
7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