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关于农村教育⼯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教育⼯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社会发展在教育,教育兴衰在政府。近年来,区域性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城乡教育差别愈来愈明显,
全民享受优质均衡教育还只是⼀种理想状态,为此我通过实地调研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进⾏分析:
⼀、 农村教育的成就
在各级党委政府⾼度重视下,把“教育质量就是学校⽣命⼒”作为政府办学的⼀项重要理念和具体要求,⼤⼒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扫除青壮年⽂盲,不断更新教育设施,⼈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不但攀升。
1、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教育投⼊,通过项⽬⽴项等途径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为改观。学⽣宿舍、⾷堂、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与添加,逐步缩⼩城乡教育的差别。2、普九成果巩固提升
各级政府加⼤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贯彻⼒度,学校做实学⽣⼊学和流失⽣的劝返⼯作。落实防流控辍责任制,规范学校收费项⽬和标准,严格落实“⼀补”政策,有效防⽌了学⽣流失。农村⼩学⽣⼊学率达100%,初中⽣流失率控制在3%以内。
3、学校管理⽇趋科学
⼀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稳步推进,薄弱学校的到改造。70%的学校逐步实现现代化教学⼿段,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得到传播与应⽤;⼆是均衡教育资源。学校以⽀教、轮岗等形式,提⾼学校师资的整体⽔平,达到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三是实施了科学管理,实现“五统⼀”即统⼀教育管理,统⼀财务管理,统⼀福利待遇,统⼀教师培养,统⼀⼯作考核。
4,学前教育逐步规范
农村幼⼉教育发展迅猛,已形成公、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各中⼼学校结合实际,⼤⼒发展公办幼⼉园,不断提升公办幼⼉园的办园质量;同时严格幼⼉园准⼊条件,合理报批民办幼⼉园,以⽅便幼⼉就近⼊园。
5、教育质量观不断更新。
在农村⽚追⼀度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的衡量尺度,只唯分数,不唯能⼒的教学模式让学⽣死读书,读死书,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关注学⽣的终⾝发展为教育⽬的,从⽽形成探索课⾰,课改兴校的教育格局。如随县积极探索新教育实验,涌现⼗⼤课改新模式,推动理想课堂建设等。
⼆、农村教育⾯临的问题
1、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没有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
在农村,部分学校校舍不⾜,设施⽼化,特别是农村⾼⼩学⽣寝室,条件简陋,卫⽣条件差,学⽣⾷堂没有饭棚,学⽣⾬天吃饭只有在教室⾥或屋檐下;功能室形同虚设,⽆仪器设备;教室⾥课桌凳陈旧、破损严重;教学设施装备不⼀,⽆法适应全⾯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在项⽬建设中地⽅配套资⾦没配套和⼀些该预算的资⾦没有预算,学校需⾃筹资⾦填补空⽩,从⽽缩减项⽬建设或挤占学校⼩型维修资⾦和必需的办公经费。导致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滞后。
2、有限的教育经费对农村教育发展只是杯⽔车薪
财政对学校按初中⽣每学年700元/⼈。⼩学⽣500元/⼈公⽤经费拨付,⽽学校可⽀配的公⽤经费只有⼀半。⽽学校还有教师绩效⼯资的30%缺⼝、遗属补助、医疗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缺⼝等应有财政承担的经费没有预算拨付。以⼀个有3300名学⽣、360名教职⼯的乡镇为例:全镇2013年需要648000元兑现教师绩效⼯资缺⼝;该镇有遗属43⼈,,共需⽀付遗属补助105600元;⽀付2013年提⾼医疗保险标准单位缴纳部分缺⼝175136元。仅此三项该镇2013年共需⾃筹资⾦近百万元,还有其他⽀出。学校不准创收,资⾦从何处来?拖⽋、负债、挤占!为了保运转,违规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3、低廉的⼯资待遇让优秀的教师远⾛他乡
教师⼯资平均在2000元左右,学校也⽆⼒兑现教师福利,社会地位低下,职业幸福感缺失,教师年收⼊与其他地区教师相⽐存在差距,与当地公务员相⽐存在更⼤差异,两低(待遇低、地位低)⼀⼤(⽣活压⼒⼤)导致部分⽼师愿意远⾛他乡。外出的教师与在家的教师之间⼜形成强烈反差,造成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优秀教师严重流失。
4、承担责外事故责任让学校⼯作如履薄冰。
由于学校⽆执法权,针对不合法经营充斥学校四周、营业性⽹吧接纳未成年⼈、社会接送学⽣车辆乱
停乱放、社会不良青年寻衅滋事等现象,学校很难落实监管职责和制⽌,学校周边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学⽣⼀旦出现事故,即使学校毫⽆责任,社会及家长将其全部归于校⽅,让学校蒙受经济损失。造成学校⼯作谨⼩慎微,如履薄冰。如某学校孩⼦放学回家后溺⽔⾝亡,还要求学校赔偿数万元等等。
5、强⾏扣缴的养⽼保险让教师情绪不稳
《中华⼈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随州部分县区强⾏扣缴教师养⽼保险,实质上变相削减了教师⼯资待遇,违背法律意愿,在全国其他地区已废⽌收缴教师养⽼保险的⼤环境下随州部分县区还在收缴,引起教师极⼤的不满情绪,对教师的
不公正待遇严重挫伤了教师的⼯作积极性,导致教师思想动荡,队伍不稳定,已经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如今部分教师情绪激动,⼀触即发。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教育⼯作的对策和建议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
进⼀步加⼤学校办学条件资⾦投⼊,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标准化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农村中⼩学建设项⽬的⽴项;开展城乡学校教师定期交流,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让乡村孩⼦享受平等教育,优质教育。
2、提升教师待遇,稳定和加强教师队伍
要留住教师的⼈,就要留住教师的⼼。⼀是提升教师⼯资及待遇,才能使教师有职业幸福感,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和不断加强。⼆是职称评定、评先表模等优惠政策要向农村教师倾斜。增加农村教师进修学习、培训等继续教育的资⾦投⼊。三是⾜额拨付教师⼯资和公⽤经费,增拨预算外实际发⽣的政策性开⽀。免除学校项⽬审批中的各项⼿续费,减少审批环节,让有限的钱办更多的事。四是建议停⽌收缴中⼩学教师养⽼保险⾦。
3、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是政府协调各相关执法单位,加⼤整治⼒度,切实改善学校周边环境,还师⽣⼀个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出台相关条例及措施,明确安全责任界限,维护学校正当权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