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冲刺】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附答案)

来源:世旅网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物有许多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石花

B.钟乳石

C.机器人

D.恐龙蛋

2.如图所示植物的根系发达,推测该植物生存的环境是( )

A.干旱的荒漠 B.泥泞的沼泽 C.多水的农田 D.湿润的森林

3.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科学家采用比较法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关于如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一是动物细胞图,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 B.图二是植物细胞图,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试卷第1页,共11页

C.图三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D.图四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病原体

5.“为什么蝴蝶不害怕,原来是一朵美丽的蝴蝶花。”下列关于蝴蝶和蝴蝶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C.都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D.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6.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以下选项中对于绿色植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被子植物 B.卷柏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小麦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D.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它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7.如图是大豆——生发育过程中的某些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胚是由①①①①组成 B.乙图中b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 C.丙图中的B和C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1发育成乙图中的a

8.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卷第2页,共11页

A.叶片由①①①①组成

B.①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①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①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9.某地的黄桃非常有名,是该地的一张“名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桃开花季节连遇阴雨天气会导致减产,主要原因是果树的光合作用受到了影响 B.果农给黄桃施有机肥,主要目的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 C.果农对黄桃进行嫁接,这种繁殖方式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黄桃果皮和西瓜子的壳都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10.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实验过程中,图所示实验现象说明了

A.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呼吸作用产生水

1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有关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是蜜蜂,乙是蝗虫,则可表示为完全变态发育 B.若甲是蜥蜴,乙是家兔,则可表示为胎生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鸽,则可表示为卵生

试卷第3页,共11页

D.若甲是家蚕,乙是青蛙,则可表示为体内受精 12.关于基因、性状及其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性状

C.性状相同,基因组成可能不同

D.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B.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隐性

13.下列人体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男性的神经细胞 B.精子细胞 C.女性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卵细胞

14.根据遗传变异的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把果实大的花生品种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出现果实小的变异是不遗传的B.林黛玉和贾宝玉携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 C.父母都有耳垂,子女一定也有耳垂

D.白化病人的皮肤不会和正常人一样被晒黑,是由于基因与正常人不同 15.如图是部分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其中爬行动物对应的数字标号是(

A.① B.① C.① D.①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17.如图是反映滥用抗生素现象的漫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试卷第4页,共11页

A.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 B.抗生素会诱导细菌发生变异

C.细菌发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D.服用抗生素不但会杀死体内的有害细菌,也会杀死体内的有益细菌 18.下列免疫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B.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不会患乙肝 C.肾脏移植后,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人的唾液中有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 19.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网络资源丰富,可以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 B.病人心跳骤停,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C.关爱艾滋病患者,但不能和他们共同进餐 D.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0.某校八(一)班同学在探究“酒精溶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测定了水蚤在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的心率,绘制成如图的曲线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酒精能使水蚤的心率逐渐减慢 加快

C.20%浓度的酒精会直接引起水蚤死亡 响

B.高于1%浓度的酒精能使水蚤的心率

D.心率的变化不能说明酒精对心脏有影

试卷第5页,共11页

二、多选题

21.以下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影响的是( ) A.放在阳台上的盆栽植物,枝叶常弯向光源生长 B.初冬,大雁往温暖的南方迁徙

C.蝴蝶采花蜜,同时传播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 D.蚂蚁利用触角将找到食物的信号传递给其他的蚂蚁

22.下列四组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其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这四组中正确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弱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倍数的目镜

23.下列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 A.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D.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24.为了探究遗传现象,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关于有无耳垂的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父母的耳垂情 况 第一组 都有耳垂 一方有耳垂,第二组 另一方无耳垂 第三组

A.根据第一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 B.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 C.第一组和第二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都是Aa

试卷第6页,共11页

都无耳垂 5 0 3 55 42 29 110 家庭数 孩子数 128 孩子数 30 有耳垂无耳垂D.第二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无耳垂的几率为50%

25.目前,在许多国家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生活方式病”。以下不利于预防“生活方式病”的是( ) A.早睡早起,勤锻炼身体,作息有规律 B.油炸食品好吃,多吃无妨 C.经常应酬,不可避免要吸烟、喝酒 D.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三、判断题

26.人在运动时大汗淋漓,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27.直接用肉眼观察才是最真实的。( )

28.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隔开,细胞内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 29.转基因技术必须通过有性生殖才能获得具有新性状的个体。 30.现代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无氧气。( )

31.使用OTC类药品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要求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

四、综合题

32.2020年初,数十年一遇的沙漠蝗灾在非洲暴发,并向南亚蔓延,影响了约20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沙漠蝗虫聚集成团危害作物,每天可迁飞150千米,给防治带来严重困难。如图表示蝗虫所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沙漠的蝗虫成熟后体色大多是黄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

(2)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该食物网中含蝗虫的食物链有_____条。

(3)图中蝗虫与鼠的关系是_____。

试卷第7页,共11页

(4)蝗虫聚集成团会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5)与利用杀虫剂治理蝗虫相比,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用鸭子灭蝗的优势是_____。(写出一条)

(6)从生殖方面比较,蛇比青蛙高等的特征有_____(回答一点即可)。

33.实验桌上有神经组织永久玻片标本、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和一个标有箭头的玻片,乐乐同学将它们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一为显微镜结构模式图,图二、图三、图四为看到的物像,请据图回答: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_____。

A.取镜 B.观察 C.安放 D.对光 E.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通过调节[①]_____上光圈的大小和调整反光镜的角度来调节视野亮度。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移动。

(3)图_____是神经组织的物像;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较,神经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

(4)图四视野中,顺时针指向的箭头在玻片标本上的实际指向为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4.“黄梅时节家家雨”,阴雨天光照强度低。明明同学提出问题:在阴雨天的光照条件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他设计了图一中的实验装置,选用天竺葵在黑暗房间内进行探究实验。他还上网查找到某植物在阴天条件下一天内各时刻氧气释放速率曲线图,如图二。据题意回答问题:

试卷第8页,共11页

(1)实验前,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房间一昼夜,目的是耗尽叶片原有的_____。 (2)实验时,图一实验装置的光源应选用强光还是弱光?_____。

(3)光照一段时间后,要判断见光部分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检验方法是用_____给叶片脱色、再漂洗、滴加碘液,观察是否变_____。

(4)若该植物是小麦,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籽粒中的_____(填结构名称)。根据图二的曲线可推知,在A、B、C、D四点中,小麦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点。

(5)明明认为给植物浇水越多越好,实验结束后每天早、晚给天竺葵大量浇水几周后发现天竺葵的根大部分腐烂,这是因为土壤中缺乏_____,抑制根部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35.生物通过生长与繁殖,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为伞藻嫁接实验。A、B是同种伞藻的两个品种,其形态上的区别在于伞帽不同,去掉伞帽都能再生,结构如图所示,细胞核位于假根内。C为A、B两个品种嫁接示意图,嫁接成功后又将伞帽剪去,则再生出来的伞帽与_____(填A或B)一致。 (2)乙图为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图中①为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花粉,①为花粉萌发过程中产生的二个_____。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_____,繁殖速度慢。 (3)丙图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若d表示卵期,则c表示的发育期是_____,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_____(用标号与箭头表示)。 (4)丁图为鸟卵的结构,其中[2]_____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36.家兔养殖投资小、周期短、收效快且节粮环保,成为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的良好项目。对家兔的相关基因及遗传背景分析,可为选育优质高产品系提供依据。黑眼兔

试卷第9页,共11页

的标志性特征是虹膜黑色,日本大耳白兔的虹膜无色素沉积,呈红色。为研究黑眼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_____中的信息可以判断,红眼为_____性状。

(2)图1为家兔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图谱。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图1所示为_____(“雌兔”或“雄兔”)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谱。 (3)亲代的基因通过_____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请将图2中的染色体变化补充完整____。

37.请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吃葵花子时有的子粒是瘪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好乘凉”的原因是_____。 (3)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_____,原因是它限制昆虫的生长。 (4)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患_____大大增加。

(5)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可能的原因是:_____。

五、资料分析题

38.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抗疫手段。我国是最积极、最重视的,因而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最显著的。

新冠病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一般认为该病的潜伏期在14~28天;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

试卷第10页,共11页

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有些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死亡。目前,我国仍处于抗击疫情期间,不可放松警惕,还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人、新冠肺炎病人的飞沫、新冠病毒分别属于_____。

①传染源 ①传染病 ①病原体 ①传播途径 ①易感人群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

(2)病毒感染人体时先要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即_____和_____,因此大家平时要勤洗手,外出要戴口罩。就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_____。

(3)有人一旦被确认为感染者,医院会立刻将其隔离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

(4)目前,治疗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所以我们仍要以预防为主。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角度看,下列哪项做法是可取的_____。 A.坚持吃消炎药、抗病毒药 B.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C.在房间内科学喷洒消毒液 D.居家锻炼,增强体质

试卷第11页,共11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A.生石花具有能呼吸、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符合题意。

B.钟乳石不能呼吸,也不能排出体内的废物,它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机器人不需要营养物质,不能繁殖后代,因此它不属于生物,C不符合题意。 D.恐龙蛋不能生长和繁殖,因此它不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适应干旱环境,植株高大有利于散失水分不适应干旱环境。图中植物的形态,其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据此分析:该植物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干旱的荒漠。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C

【分析】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详解】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利用的是观察法,不需要对照实验,A错误。 B.调查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属于调查法,无需设置对照实验,B错误。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酒精的浓度,C正确。 D.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通过达尔文的比较、实验,

答案第1页,共22页

确定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D错误。 故选C。 4.B

【分析】图一为动物细胞、图二为植物细胞、图三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图四为病毒结构示意图。

【详解】A.图一是动物细胞图,由①细胞膜、①细胞核、①细胞质构成,A正确。 B.图二是植物细胞图,在植物体的绿色部位,细胞中才具有叶绿体,B错误。 C.图三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表膜是细胞呼吸的部位,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C正确。

D.图四是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细胞病毒,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对于大肠杆菌来说属于病原体,D正确。 故选B。 5.B

【分析】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A.蝴蝶花和蝴蝶都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A正确。 B.蝴蝶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蝴蝶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不同,B不正确。 C.蝴蝶和蝴蝶花都是生物,都具有生长繁殖的特征,C正确。

D.蝴蝶和蝴蝶花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都能进行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B。 6.D

【分析】小麦种子由种皮(和果皮)、胚、胚乳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详解】A.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故绿色植物也可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A错误。

答案第2页,共22页

B.卷柏是卷柏科,卷柏属的土生或石生蕨类植物,呈垫状,靠孢子繁殖。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而一旦滚落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吸水后枝叶舒展,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小麦种子由种皮(和果皮)、胚、胚乳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故胚乳不属于胚,C错误。 D.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正确。 故选D。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绿色植物的类群和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图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①胚芽、①胚根、①子叶,①种皮;图乙是一个枝条:a叶、b茎、3芽;图丙是根尖的结构: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丁是枝芽的结构:1幼叶、2芽轴、3芽原基。

【详解】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甲图中①子叶、①胚芽、①胚轴、①胚根四部分组成,A正确。

B.乙图中的b茎是由甲图中的①胚芽发育成的,B错误。

C.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丙图中的B伸长区的不断长长和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C正确。

D.丁图中的1幼叶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a叶,D正确。 故选B。

【点睛】知道种子、根尖的结构及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图片表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①是上表皮,①是栅栏组织,①是叶脉,①是下表皮,①是气孔。

【详解】A.叶片由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①下表皮)、叶肉(包括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与①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①气孔位于表皮上,A符合题意。

B.图中的①是栅栏组织,细胞中富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的①是叶脉,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的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①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不符合题

答案第3页,共22页

意。 故选A。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叶片的结构及其功能。 9.C

【分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详解】A.黄桃开花季节连遇阴雨天气会导致减产,主要原因是传粉不足造成的,A错误。

B.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果农给黄桃施有机肥,主要目的是为其生长提供无机盐,B错误。

C.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所以,对黄桃进行嫁接,这种繁殖方式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正确。

D.黄桃的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西瓜子是种子,西瓜子的壳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D错误。 故选C。 10.B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被煮熟的种子失去生命力,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甲瓶现象是蜡烛熄灭,因为里面的氧气被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而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可以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故选B。

【点睛】在把握呼吸作用概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图示,理解图示的设计意图,然后作答。 11.C

【分析】(1)蜜蜂和家蚕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

答案第4页,共22页

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

(2)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的过程。 (3)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卵生。

【详解】A.若甲是蜜蜂,乙是蝗虫,甲是完全变态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两者不同,A错误。

B.若甲是蜥蜴,乙是家兔,蜥蜴是卵生,家兔是胎生,两者不同,B错误。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鸽,两者都为卵生,C正确。

D.若甲是家蚕,乙是青蛙,家蚕是体内受精,青蛙是体外受精,两者不同,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1.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基因等)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但是有的生物的变异的原因不是单纯一个,可能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一个遗传肤色就比较黑的人,如果再常年在户外工作,肤色会更黑,他的特别黑的肤色就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A.环境影响性状。故基因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具有隐性基因(a),但它往往表现为显性性状,B错误。 C.性状相同,基因组成可能不同。如Aa和AA都表现为显性性状,C正确。 D.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C。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基因、性状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A

【分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答案第5页,共22页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或XY,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

【详解】A.男性的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神经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A正确。

B.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精子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B错误。

C.女性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其性染色体是XX,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C错误。

D.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卵细胞中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14.C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如果将大花生品种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小花生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小花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

B.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B正确。

C.父母都是有耳垂的,但是如果控制父母耳垂的这对基因是杂合的,即一个是显性基

答案第6页,共22页

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其子女中就有出现无耳垂的可能。用A表示控制有耳垂的显性基因、a表示控制无耳垂的隐性基因,如图所示:

因此父母都是有耳垂,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C错误。

D.白化病人的皮肤不会和正常人一样被晒黑,是因为白化病人的基因发生变异引起的,基因与正常人不同,D正确。 故选C。 15.A

【分析】动物的进化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 【详解】如图生命树:

答案第7页,共22页

可见图中的①爬行动物,①鱼类,①节肢动物,①环节动物。 故选A。 16.A

【分析】生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发展;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在生存斗争中经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但环境会变化,因此没有完全有利于生存的变异;A错误。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B正确。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C正确。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野兔的保护色是为了躲避鹰的捕食,和鹰锐利的目光是为了捕食野兔,D正确。 【点睛】掌握自然选择学说概念及生物进化趋势。 17.B

【分析】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

答案第8页,共22页

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详解】A.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正确。

B.细菌的变异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有的,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错误。 C.细菌发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正确。

D.抗生素在杀死一些病原体的时候,也会杀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正确。 故选B。 18.D

【分析】(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如某人患过病毒性腮腺炎后,获得了免疫能力。

【详解】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不会患乙肝,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这些都是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故选D。 19.D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进行人工呼吸应先使呼吸道通畅。

【详解】A.网络资源丰富,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会使人的意志消沉,并且影响身体健康,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错误。

B.心跳骤停,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心肺复苏,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共同进餐不会传染,C错误。

D.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有毒气体吸入人体,D正确。

答案第9页,共22页

故选D。 20.C

【分析】探究实验主要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试验。根据表格中酒精浓度不同,即变量是酒精浓度.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不同酒精浓度下,水蚤的心率不同。

【详解】A.低浓度(<0.5%)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高浓度(>0.5%)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B不符合题意。

C.随着酒精浓度的最高,心率逐渐减慢,20%浓度的酒精会直接引起水蚤死亡,心率为零,C符合题意。

D.通过水蚤在酒精和清水中的心率的变化,能够说明酒精对心脏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熟知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及具有分析图表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A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A.放在阳台上的盆栽植物,枝叶常弯向光源生长,是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

B.冬季,大雁总是飞到南方来越冬,是随着太阳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是非生物因素温度的影响,B正确。

C.蝴蝶采花蜜,同时传播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是动物对植物的影响,C错误。 D.蚂蚁利用触角将找到食物的信号传递给其他的蚂蚁,属于动物之间的通讯,D错误。 故选AB。 22.BC

【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

答案第10页,共22页

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准焦螺旋:在镜筒后方有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并且能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转动转化器可以还用不同的物镜。

【详解】A.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调节视野的明暗,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A错误。

B.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因此调节反光镜能调节视野的明暗,B正确。 C.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正确。

D.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而目镜在镜筒的上方,D错误。 故选BC。 23.CD

【分析】在实验中常常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来验证淀粉是否存在。

【详解】A.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正确。

B.探究“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发现玉米种子的变蓝色的部分,这部分叫做胚乳,从而证明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正确。

C.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直接使用放大镜观察,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错误。

D.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使用观察法,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错误。 故选CD。 24.CD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A.根据第一组数据可知,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第一组调查的家庭子代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

答案第11页,共22页

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A正确。

B.根据第一组数据可知,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耳垂,无耳垂一定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第三组的父母都无耳垂,基因组成是aa,B正确。

C.根据遗传图解1可见,第一组有耳垂的基因是AA或Aa,第二组调查家庭中一方有耳垂,另一方无耳垂,则控制无耳垂的基因一定是aa,控制有耳垂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子代控制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是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比如父亲的基因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如图2所示:

再如父亲的基因如果为AA,母亲的基因为aa,如图3所示:

答案第12页,共22页

因此,第二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C错误。

D.根据遗传图解2和3可见,第二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无耳垂的几率为50%或0,D错误。 故选CD。 25.B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A.早睡早起,勤锻炼身体,作息有规律是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容油炸食品含脂肪和热量较多,过多地摄入含热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身体发胖,到一定年龄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符合题意。

C.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率。酒后还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吸烟、喝酒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6.错误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等。

【详解】人在运动时大汗淋漓,是因为体内在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这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而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而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区分生物的特征。 27.错误

【详解】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

答案第13页,共22页

看法、进行讨论。因此,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说法是错的。 28.错误

【分析】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①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①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①生物能繁殖后代;①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①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①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详解】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故本题叙述错误。 29.错误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详解】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如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所以,转基因技术并不一定通过有性生殖才能获得具有新性状的个体。故本题说法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知识。 30.正确

【分析】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

【详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气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原始生命的起源条件。 31.正确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式、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答案第14页,共22页

【详解】非处方药(简称OTC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不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用药安全。 32.(1)生物适应环境

(2)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或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3)竞争 (4)自动调节能力 (5)无污染

(6)受精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分析】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1)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活在沙漠的蝗虫成熟后体色大多是黄色的,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 (2)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含有蝗虫的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共2条。 (3)

蝗虫和鼠都以水稻为食,二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 (4)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含有蝗虫的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共2条。 (5)

答案第15页,共22页

与利用杀虫剂治理蝗虫相比,利用鸭子消灭蝗虫属于生物防治,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 (6)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水中受精,水中发育;蛇是爬行动物,其受精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33.(1)ACDBE (2) 遮光器 右上方 (3) 三 细胞壁 液泡 (4)顺时针

【分析】图一示显微镜的结构:①目镜;①转换器;①物镜;①遮光器;①反光镜;①粗准焦螺旋;①细准焦螺旋。图二示洋葱内表皮细胞结构,图三示神经细胞结构。 (1)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是:A取镜、C安放、D对光、B观察、E整理和存放,即规范的操作顺序是:ACDBE。 (2)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①遮光器的小光圈、①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①遮光器的大光圈、①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3)

图三中的细胞有许多突起和胞体组成是神经细胞,因此图三是神经组织的物像。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组成,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不是洋葱的绿色部位,细胞不含有叶绿体。神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因此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4)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图四视野中顺时针方向的箭头旋转180度后看到的仍然是顺时针方向,故顺时针指向的箭头在玻片标本上的实际指向为顺时针。

答案第16页,共22页

34.(1)淀粉 (2)弱光 (3) 酒精 蓝 (4) 胚乳 D (5)氧气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

实验前,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房间一昼夜,目的是耗尽叶片原有的淀粉。 (2)

实验时,图一实验装置的光源应选用弱光,因为模拟的是阴雨天,光线较弱。 (3)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见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根据图二的曲线可推知,在A、B、C、D四点中,图中D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过了D点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机物开始减少,从B点至D点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到积累,因此有机物在D点时积累最多。 (5)

明明认为给植物浇水越多越好,实验结束后每天早、晚给天竺葵大量浇水,几周后发现天竺葵的根大部分腐烂,这是因为:浇水过多,土壤中缺乏氧气,抑制了根部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35.(1)A

(2) 精子 遗传信息 (3) 成虫期 d→a→b→c (4)胚盘

答案第17页,共22页

【分析】观图可知:图乙中①花粉粒、①精子、①卵细胞;图丙中,a幼虫、b蛹、c成虫、d受精卵;图丁是鸟卵的结构,1卵白、2胚盘、3卵壳膜、4气室、5系带、6卵黄,7卵壳膜、卵壳,解答即可。 (1)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内,由于实验是将B的伞柄嫁接到A的假根上,所以图甲中的C若嫁接成功,将第一次长出的伞帽剪去后再生出的伞帽与A一致。还有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也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2)

当①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①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不是所有植物都具有的,而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其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3)

丙图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若d表示卵期,则c表示的发育期是成虫期,家蚕的发育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4)

丁图为鸟卵的结构,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将来发育成胚胎。 36.(1) 一 隐性 (2)雌兔

(3) 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

答案第18页,共22页

胞)

【分析】(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而不是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根据图中的实验一信息:亲代是黑眼和红眼杂交,子代全为黑眼,可以判断黑眼是显性性状,红眼是隐性性状。 (2)

图1为家兔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图谱。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据图1可见:该兔的性染色体是XX,即雌性,其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是21对常染色体+XX。 (3)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图2中子代的Aa,其中A来自父亲,a来自母亲,如图所示:

答案第19页,共22页

37.(1)传粉不足

(2)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周围空气温度 (3)外骨骼 (4)隐性遗传病

(5)以前患过麻疹或注射过麻疹疫苗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1)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吃葵花子时有的子粒是瘪的,这是由于传粉不足造成的。 (2)

树木枝叶能够阻挡阳光,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围空气温度,所以,“大树底下好乘凉”。 (3)

金蝉属于昆虫,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生长的而生长,所以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因此,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原因是它限制昆虫的生长。 (4)

答案第20页,共22页

近亲结婚,会使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增高,所以禁止近亲结婚。 (5)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可能该人以前患过麻疹或注射过麻疹疫苗,体内产生了抗体。 38.(1)D

(2) 皮肤 黏膜 切断传播途径 (3)控制传染源 (4)D

【分析】(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

健康人属于①易感人群、新冠肺炎属于①传染病、新冠肺炎病人属于①传染源、新冠肺炎病人的飞沫属于①传播途径、新冠病毒属于①病原体。 故选D。 (2)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病毒感染人体时先要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即皮肤和黏膜,因此大家平时要勤洗手,外出要戴口罩。就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

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因此有人一旦被确认为感染者,医院会立刻将其隔离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4)

答案第21页,共22页

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角度看,预防新冠肺炎关键是居家锻炼,增强体质。吃消炎药不能预防新冠肺炎,吃抗病毒药对人体造成危害,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在房间内科学喷洒消毒液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第22页,共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