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供应链 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t丽凤 摘要: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幕一大国,但由于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整体效能不高及部分薄弱环节的存在,使我国水果产业存 在果品质量差、国际竞争能力不强、果衣增收困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四种模式现状,指出其中存在 的问题,提出政府统一协调、合作组织建设、龙头企业核心作用的发挥、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改进的关键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326.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5—6432(2008)l9-0l20—02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Logistics Supply Chain in Chinese Fruit Industry Yao Lifcng (Tangsha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 lege) Abstract:China ranks the number one in the world fruit productions but due to the inefifciency of logistics supply chain in Chinese fruit industry,it exists problems consisted of poor fruit quality,weak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apability,diifculty of increasing income for fruit farmers.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ur models of logistics supply chain in Chinese fruit industry,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o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trategies,includ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breeding leading corporation,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etc. Key Words:fruit industyr;logistics;supply chain 我国足世界水 生产第一大国,是世 果树起源最早, 摘之后仍然是有生命的有机体,n在流转过程中最怕受到 种类最多的原产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同较早地放开了水果 振动、摩擦、碰撞等机械伤害,所以流通中应采取包装、 巾场价格与经营渠道,水果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6 低温、气调等冷链运输和贮藏措施,应减少搬运、装卸的 年果园而积l0042.3千公顷,产量95992247 ̄,I 世界总产 次数,制定最佳的流动环节与运输线路,同时要求果品流 量的l8%。但近年来水果产业也出现r果品质量差、国际竞 通从业人员和设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争能力不强、果农增收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源 各环节整体链按要求:为实现果品的生产环节、流通 于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整体效能 高与部分环节的薄 环节、消费环节的短周期、低消耗、高效益的无缝链接, 弱。本文通过对我 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分析,提出改 所建立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保持统一 进的关键对策措施。 的政策协调、信息的畅通与共享。 一、建立符合水果产业特征的物流供应链 二、我国水果物流供应链组织主要模式分析 1.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组成 1.批发市场网链模式 一个完帮的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应该是一个联系原料 该模式以批发市场为核心_竹点,连接果品的供需。 供晦、果品生产、 后分配、销售全过程的综合系统,该 由科研院所和经营者向果农提供苗圃,材料制造商提供生 系统的有效I 作麻将茼木材料牛产者、果农、批发企、 产及包装资料。果农通过产地批发市场向经销企业或其他 加1一企业、分销商、超市、终端消费者进行有机的联系。 收购营}H售产品,后者通过销地批发市场分销,其间涉及 2.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组成要求 生产、分类包装、运输配送、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该模 供应与生产环节:水果竞争力体现存果品外观的整齐 式依赖于分布任全国各级批发市场、经纪人和零售商而建 度与着色度和内在的风味上j农药残留量等指标,因此在原 ,近年来国家不断投入专项资金加强果莱批发市场建 料供给与生产环节必须执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要求,实 设,使其在储藏加工、信息服务、交易服务、拓展销路等 现对农资供应与生产过稃伞方位监控。 方面都口趋完善。目前该模式为我同水果产业的主要供应 流通环节:水果具有鲜活性和易损性,新鲜水果任采 链模式,为城镇居民提供_『70%以h的果品供应。 200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供应链 但该模式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交易的随机性,损耗 发展的特色水果产业;支持科技推广与农民培训工作;引 大,耗时长,成本高;信息传递滞后和失真,无法发挥导 进、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果品的标准化生 向生产作用,生产与需求脱节;交易来源众多,产品质量 产、加工、储藏保鲜,提升果品附加值;组织工商、质 监管困难等问题。 检、农药监督管理、果品检测等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监督、 管理与服务功能;改善专门生产基地的农业基础条件等。 2.其他模式 核心生产企业网链模式是以龙头生产企业为核心,由公 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产前供应合理、生产指导到位、流通销 司根据市场需求与当地条件建立生产基地,对基地生产提 售顺畅增值,提升农民收益,满足市场需求,达到供需双 供标准化生产与技术指导,并实施全程的质量监控。果农 赢效果。 依据合同契约向公司出售果品,由公司进行集中处理后, 进行分销。该模式供应链相对稳定,农户和公司责权利明 确,构成较为稳固的交易行为。一般常见于以出口为导向 的无公害水果加工与出口企业。 超市网链模式以超市为核心,连接供需双方。农户在 公司或者协会的安排下,产品经过公司或协会集中后,统 一销往超市,经由超市到达消费者。主要适合于靠近有生 产基地,人口较为密集的大中城市。 配送中心模式是在超市网链模式基础上增加专业化集 中配送环节,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通过集中采购、加 工、处理等增值作业直接面向多个生产供应者。 由于小农户与大企业地位的不平等,龙头企业、超级 市场、配送中心都要直接面对千家万户,面对千变万化的 市场供应形势,合同契约的签署与顺利履约成为以上三种 模式发展的关键制障因素。 3.综述 我国的水果供应链呈现出多种网链模式并存的格局, 批发市场网链是供应链的主流模式,超市和配送中心网链 在大中城市有较大发展空间,核心生产企业网链则在具备 适宜条件的地方有所发展。各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和适用范围,使整体运行绩效并不理想,供应链管理尚不 完善。 三、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薄弱点及对策分析 1.理顺管理体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水果供应链整体运行绩效较差,各环节之 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消费对生产的指导严重滞后。首 先,品种结构与质量标准不明确。适合加工的品种少,且 不成规模;生产的水果外观整齐度差,着色不好,风味淡, 农药残留量超标等,优质果率不到总产量的30%,高档果率 不足5%,有20%的劣质果没有市场。其次,交易的不确定 性使物资供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困难,食品的安全难以 保障。第三,供应链繁长且各环节联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和不确定性。解决这些难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综合协调、 管理与服务职能。政府应依据当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如地理 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筛选适宜本地 2.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水果供应链中的作用 我国单户分散种植的经营体制在现存的各种模式中 都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各环节无缝对接困难,合同签署率 低、履约成本高、违约概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供应链效 应。而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用 的发挥。 果业合作组织包括果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社,其作用一 般表现为:加快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树立先进经营 理念;为会员提供优质的化肥、农药、果袋等农资服务; 抓定单,促销售,全力推进果品产后商品化。通过农户的 有效组织解决超市链接模式与核心企业链接模式的关键滞 障因素,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平等对接。政府应加大对 农民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加快其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果 农利益的代言人,改变果农在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 3.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 鉴于水果流通环节要求的特性,采摘后必须进行商品 化处理,目前我国采摘后进行分级、打蜡、包装、贮运的 水果只占总产量的1%,贮运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20%,加 工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10%,因而鲜果集中上市时导致市场 价格下降在所难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充分利用 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信息优 势和管理优势,发挥其核心带头作用。 4.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 水果作为鲜活农产品,其食品安全、品种结构、新 鲜程度等均为消费者所关注,水果产业在供产销环节存在 多重风险,因此信息是水果产业供应链的向导和关键。目 前信息网络不够健全是影响我国水果供应链各节点组织联 系不够畅通的重要原因,必须建立全国系统的网络信息系 统,为农业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提供市场价格、生产 技术、库存、气候等信息服务,为我国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乐群.我国水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3, (8):59-60. [2】张翼,李崇光.我国水果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农村经济,2003, (2):9一l1. 2008.5 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