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毕业设计--螺旋输送机

毕业设计--螺旋输送机

来源:世旅网
概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物料的输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合理地选用输送设备,进行正确的选型设计是必要的。螺旋输送机是化工可完成混合掺合及冷却等工作。除了输送散装物料外,在企业中用途较广的一种输送设备,主要用于输送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状物料。它可以在水平及倾斜方向或垂直方向上输送物料,并在输送物料的同时某些场合也可以用来输送各种成品物件。相对于其它输送设备,螺旋输送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维修容易、成本低廉;料槽封闭,便于输送易飞扬、炽热及气味强烈的物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在线路的任一点装载,也可以进行多点装料和卸料;在输送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混合、搅拌或冷却作业。由于螺旋输送机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它在化工企业输送物料方面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螺旋输送机是不具有挠性牵引构件的输送机械。它的工作原理是:由带有螺旋片的转动轴在一封闭的料槽内旋转,使装入料槽的物料由于本身的重力及其对料槽的摩擦力的作用,而不和螺旋一起旋转,只沿料槽向前运移,其情况好像不能旋转的螺母沿着螺杆做直线运动一样。在垂直的螺旋输送机中,物料是靠离心力和对槽壁所产生的摩擦力而向上运移的。

螺旋输送机可以水平及倾斜方向或垂直向上的方向输送物料。并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可完成混合、掺合和冷却等作业。螺旋输送机被广泛使用于粮食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部门中。所输送的散粒物料有灰渣、水泥、化学品、粘土、煤、焦炭、矿石、砂子、食品、豆类、谷物、面粉、塑料、盐类、沥青、纸浆、木屑等,其品种繁多。但按其物料的块度、堆积重度、流动性及磨磋性大致可分为:轻的无磨磋性的物料;轻的磨磋性小的物料;重的磨磋性小的物料及重的磨磋性的物料四类。除了输送散粒物料外,在仓库、码头、车站及船舱中,亦可利用螺旋输送机来输送各种成件物品(如袋、包、箱等)。

螺旋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螺旋输送机的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高倾角带输送机、管状螺旋输送机、空间转弯螺旋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另一方面是螺旋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螺旋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 1 -

其核心技术是开发应用于了螺旋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螺旋输送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目前,在煤矿井下使用的螺旋输送机已达到表1所示的主要技术指标,其关键技术与装备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设备大型化。其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大型化发展,以满足年产300~500万t以上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⑵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监控等高新技术,采用大功率软起动与自动张紧技术,对输送机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大大地降低了输送带的动张力,设备运行性能好,运输效率高。

⑶采用多机驱动与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输送机变向运行等技术,使输送机单机运行长度在理论上已有受限制,并确保了输送系统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及其单元驱动的可靠性。

⑷新型、高可靠性关键元部件技术。如包含CST等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大功率驱动装置与调速装置、高寿命高速托辊、自清式滚筒装置、高效贮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等。如英国FSW生产的FSW1200/(2~3)×400(600)工作面顺槽螺旋输送机就采用了液粘差速或变频调速装置,运输能力达3000 t/h以上,它的机尾与新型转载机(如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S500E)配套,可随工作面推移而自动快速自移、人工作业少、生产效率高

国内螺旋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我国生产制造的螺旋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螺旋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螺旋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螺旋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螺旋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螺旋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目前,我国煤矿井下用螺旋输送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螺旋输送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Tab.2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belt conveyer in China 主参数 顺槽可伸缩螺旋输送机 大巷与斜井固定式强力螺旋输送机

运距/m 2000~3000 ﹥3000 带速/m.s-1 3.5~4 4~5,最高达8

输送量/t.h-1 2500~

- 2 -

3000 3000~4000

驱动总功率/kW 1200~2000 1500~3000,最大达10100

我国的螺旋输送机生产较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发展,但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些差距表现在很多的发面,但主要的还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对比 ⑴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 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关键是动态设计与监测,它是制约大型带式输送机发展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用刚性理论来分析研究带式输送机并制订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设计中对输送带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统(一般取n=10左右),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实际上输送带是粘弹性体,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对驱动装置的起、制动力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用刚体力学来解释和计算。已开发了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方法和应用软件,在大型输送机上对输送机的动张力进行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降低输送带的安全系统,大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了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使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达到了最高水平(输送带安全系数n=5~6),并使输送机的设备成本尤其是输送带成本大为降低。

⑵可靠的可控软起动技术与功率均衡技术 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由于功率大、距离长且多机驱动,必须采用软起动方式来降低输送机制动张力,特别是多电机驱动时。为了减少对电网的冲击,软起动时应有分时慢速起动;还要控制输送机起动加速度0.3~0.1 m/s2,解决承载带与驱动带的带速同步问题及输送带涌浪现象,减少对元部件的冲击。由于制造误差及电机特性误差,各驱动点的功率会出现不均衡,一旦某个电机功率过大将会引起烧电机事故,因此,各电机之间的功率平衡应加以控制,并提高平衡精度。国内已大量应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来实现输送机的软起动与功率平衡,解决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起动与功率平衡及同步性问题。但其调节精度及可靠性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此外,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除了要求一个运煤带速外,还需要一个验带的带速,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虽然实现软启动与功率平衡,但还需研制适合长距离的无级液力调速装置。当单机功率>500 kW时,可控CST软起动显示出优越性。由于可控软起动是将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内齿圈与湿式磨擦离合器组合而成(即粘性传动)。通过比例阀及控制系统来实现软起动与功率平衡,其调节精度可达98% 以上。但价格昂贵,急需国产化。

限于编者水平,错误与不正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给予指正

- 3 -

设计目的及方案要求

(1)设计目的:

通过本毕业设计将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结构设计,计算能力,熟悉一般的机械装置设计过程。

(2)设计方案要求:

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运送水泥,每班工作8小时,单向运转;螺旋输送机的效率0.94

使用期限及检修间隔:使用期限为10年,检修间隔为2年 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 驱动装置是同轴式单级齿轮减速器 连接顺序

1.发动机——2.联轴器——3.同轴式减速器——4.联轴器——5.螺旋轴输送机

螺旋叶片直径D=300mm,每段不大于3m,物料是水泥,总长度为H=10m (3)设计方案的选择:。

螺旋输送机按其空间位置,可分为水平及微斜的、垂直的及空间可弯曲的三种结构。垂直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过程与水平螺旋输送机不同,垂直输送物料是依靠适当的螺旋转速所引起的作用在物料颗粒上的离心力及由此对管壁所产生的摩擦力而进行运动的,这种输送机的运输阻力比水平螺旋输送机大,消耗功率也大,因此,在这里选用水平螺旋输送机。

- 4 -

螺旋输送机的组成

[1]螺旋输送机通常由螺旋输送机本体、进出装置、驱动装置三大部分

组成。 螺旋机本体由头节、中间节、尾节三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出厂总装时将螺旋输送机中间节按长度长短依次排列,最长的中间节靠近头节,相同长度的中间节则挨在一起,如果有特殊要求,则在订货时给出排列顺序。 在螺旋输送机头节内装有支推轴承承受轴向力,在中间节和尾节内装有用轴承支承螺旋轴,此外,在螺旋输送机尾节内还装有可轴向移动的径向轴承以补偿螺旋轴长度的误差和适应温度的变化。

螺旋输送机螺旋面的形式有实体螺旋(S制法)和带式螺旋(D制法)两种。各螺旋轴之间采用法兰式联接, 保证了联接轴的互换性,便于维修。 螺旋输送机机盖为瓦片式并用盖扣夹紧在机壳上,若需改进密封性能,用户可自行在机盖与机壳间加防水粗帆布。 螺旋输送机进、出料装置有进料口,方型出料口,手推式出料口,齿条式出料口四种,由用户在使用现场在机体上开口焊接。布置螺旋输送机进、出料口位置时应注意保证料口至端部的距离,同时避免料口与吊轴承加油杯、机壳联接法兰、底座等相碰。

目前, 各水泥企业机械维修中还没有一个

定型加工螺旋输送机叶片的设备。为适应叶片加工需要, 我公司于2004 年研制成绞龙叶片拉伸机经过3 年的实际应用, 该机达到了理想的设计要求, 效果良好。现将该机性能和应用情况 做以介绍, 以供参考。

1 Gx400 螺旋输送机叶片拉伸机的性能这部输送机叶片拉伸机具有省工料、 省力、不需能源的特点, 属于手摇式冷轧范畴。加工的叶片质量好, 成品率达100%。 1.1 结构

如图1 所示, 是该机的结构简图。它由左右旋丝杠( 1) ; 丝杠备帽( 2) ; 轴承压盖( 3) ; 固定叶片螺栓( 4) ; 固定叶片螺帽( 5) ; 移动导向槽 ( 6) ; 活动套( 7) 构成。制造简单, 适应性强。 1.2 工作原理

此机属于冷轧拉伸工艺, 应用杠杆力学原理。通过手摇柄将力传给主管内的丝杠, 带动反、正螺母同时运转, 使牵头沿着螺旋角正、反方向呈斜角 拉开, 牵头分别牵引叶片毛坯内径两端缓缓拉开, 内径边缘紧紧围绕主体管外壁上, 达到理想位置, 即做功完毕, 由于反正螺母同时在一个丝杠上, 螺距一样, 受力大小、运行快慢一致, 使叶片受力均衡、变形平稳。故加工叶片平整规范, 成品率100%。 1.3 效果

由于该机加工叶片时不需加温, 使毛坯各部位受力均匀, 容易变形。同时在拉伸过程中,叶片内径紧紧在主体管壁上, 通过相互挤压磨擦, 使切割后残留的毛刺自行脱落, 内径弧线光滑, 节省了车削加工, 达到了提质降

- 5 -

耗的目的。

2 操作与使用

在切割好的叶片毛坯内径两端, 按牵头的直径( 17~18mm) 钻两个工艺孔, 将毛坯套进主体管, 两孔对准牵头套入, 转动手柄带动丝杠转动, 牵头牵引叶片两端拉伸, 因叶片毛坯内径边缘凸凹不平拉伸时会产生摩擦阻力, 为防止叶片不规则变形, 可用手锤或大锤敲打受阻力处,消除内应力, 直至叶片成型, 退出牵头。 3 新旧两种加工工艺对比

如图( 二) 所示: 是传统的叶片加工工艺简图, 它是用厚8mm 铁板加工成叶片模型, 焊接在主体管壁上, 加工叶片时, 将车削后的毛坯放在模具上, 按模具型状用大锤敲打, 使之拉伸,达到模具型状, 此工艺粗糙、工序杂乱、加温受力难以平衡, 人为因素大, 易破损。 现将两种工艺对比如下:

3.1 旧工艺成品率95%, 新工艺成品率100%并节省材料。 3.2 旧工艺需要锻烧, 新工艺冷拉伸, 节省用煤炭。

3.3 旧_______工艺煅烧、车削、去毛刺用工时, 新工艺一次成型, 节省工时。

3.4 旧工艺产品质量粗糙, 新工艺叶片规整平滑, 有利于焊接工序。 3.5 旧工艺模具易坏, 新工艺机械设备寿命长、效果好。 4 经济效益

目前能源、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节约能源、减少材料浪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我们研制的绞龙叶片拉伸机具有节煤、节电、节约材料的功能, 是建材企业的好伙伴,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以每100 片叶片加工为例, 比较一下两种工艺的经济效益情况:( 见表1)结束语: 从上表不难看出, 新旧工艺加工费相差悬殊, 使用此机加工叶片, 每百片就能节约费用984.00 元。我公司每年可加工1000片, 节约近1 万元, 那么需要多的单位效益将更加可观, 有利于各建材或需要螺旋输送机的厂家的应用。

- 6 -

第一章 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及工作部件的设计

第1节 驱动装置的设计 2.1 电动机的选型 2.1. 1 输送能力的计算

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决定于螺旋的直径、螺距、转速和物料的填充系数。具有实体螺旋面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为

D2 G=60π 4 SnφCrv (1-1) 式中G-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吨/时) D-螺旋直径(米)

S-螺距(米);对于实体螺距,S=0.8D;对于带式螺旋,S=D n-螺旋转速(转/时) φ-物料填充系数,见表1-1 -物料容积密度(吨/ ),见表1-1;

GX 型 螺 旋 输 送 机 内 的 物 料 参 数

物料 物料容积密度 填充系数φ 物料特性系数K1 物料系数K2 物料阻力系数ζ

煤粉 0.6 水泥 1.25 生料 1.1 1.1 碎石膏 0.9 石膏 0.4 0.25~0.3 0.25~0.3 0.0565 0.25~0.3 0.35~0.4 0.0415 0.0565 0.0565 0.0415 75 35 35 35 75 1.2 2.5 1.5 2.5 表1-1

- 7 -

G X 型 螺 旋 输 送 机 的 倾 斜 度 系 数

倾斜角 倾斜度系数C 0° 1 ≦5° 0.9 ≦10° 0.8 ≦15° 0.7 ≦20° 0.65 表1-2

已知D=0.3m,S=0.8D=0.24m,r=1.25t/ ,φ=0.25,C=1.0代入式中则得G=19.755吨/时取G=19吨/时

2.1. 2螺旋轴的极限转数

螺旋轴的的转速随输送能力、螺旋直径及输送物料的特性而不同。为了保证在一定的输送量下物料不因受太大的切向力而被抛起,螺旋轴转速有一定极限,一般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1-2)

n=K2/DD

式中n=螺旋轴的极限转速(转/分); D=螺旋直径(米);

K2-物料特性系数,见表5-24 求得n=63.9 取n=60转/分

2.1. 3功率计算

一般在计算时认为,螺旋输送机的动力消耗与输送量及机长正比,而把所有的损失都归入一个总系数内即阻力系数ζ。此阻力系数与物料特性的关系最大,其值可由实验方法加以确定。因此,螺旋输送机轴上所需的功率可按下式确定。

(1-3)

N。=K3(ζLn±H)G/367

1

式中N。-螺旋轴上所需功率(千瓦); G-输送机的输送量(吨/时); -功率储备系数,K=1.2~1.4;

- 8 -

ζ-物料的阻力系数,见表5-24; -螺旋输送机的水平投影长度(米); H-螺旋输送机的垂直投影高度(米)。

ζ =2.5,Ln=10m,取 K3=1.2,则求得N。=1.55(千瓦) 所需的电动机功率为

N= N。/ŋ (1-4) 式中N— 输送机所需电动机功率(千瓦); ŋ——驱动装置的传动效率,ŋ=0.94。 算得N=1.55/0.94=1.65(千瓦)。

综上并查手册知,选用的电动机型号为三相异步Y112-6, Pm= 2.2kw,转速

nm =940r/min

第2节 传动装置设计 2.2. 1减速器的选型

减速器的传动比i i=

nm940 = =15.7 n60由手册查得可选用减速器型号:JZQ300-VI-IZ,i=15.7

2.2. 2联轴器的选型

由实用手册有关表查得:单头蜗杆(油润滑)效率ŋ=0.75, 电动机轴的额定转矩 Tn =9550

Pm2.2 =9550* N.m=22.4N.m nm940则与电动机联接的联轴器选用弹性柱销联轴器TL3型号,由手册查得轴孔直径可选d1 =20mm

减速器的功率

- 9 -

p1 =Pm ŋ =2.2*0.75=1.65kw

减速器轴的转矩

=9550 =9550* N.m=262.625N.m

则与减速器联接的联轴器选用十字滑块联轴器KL6型号,查得轴孔直径可选

d2 =42mm,

2.2. 3键联接的选择

输出轴与联轴器联接采用平键联接 键的类型及其尺寸选择: 根据轴径d =42mm ,L =65mm 查手册得,选用A型平键

选用GB1096-79系列的键12×56 mm

则查得:键宽b=12,键高h=8,因轴长L =65,故取键长L=56

2.2. 4轴承的选择

中间轴承的间距是受螺旋轴的垂度限制的,为了避免轴过度的弯曲,在螺旋直径D=200 ~300mm时,取其间距l=2~ 2.5m,当螺旋直径D较大时,则取l=2.5 ~3m,甚至可取4m。

首端轴承是位于物料运移前方的一端,且为止推式,以承受物料运动阻力所发生的轴向力。在这种情况下,螺旋轴的全部长度上都受到拉伸作用,因此,它的工作条件要比轴向压缩的情况有利。

末端轴承一般采用径向轴承,它只承受径向在和作用。

首端止推轴承选用30316型圆锥滚子轴承,其内径d为80mm,外径D为170mm,宽度T为42.5mm.

2.2. 5轴承端盖主要尺寸计算

轴承端盖:HT150 d3=8 n=6 b=10

- 10 -

2.2. 6螺距的选择

螺距不仅决定着螺旋的升角,还决定着在一定填充系数下物料运行的滑移面,所以螺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物料输送过程。输送量Q 和直径D 一定时,螺距改变,物料运动的滑移面随着改变,这将导致物料运动速度分布的变化。通常螺距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即考虑螺旋面与物料的摩擦关系以及速度各分量间的适当分布关系两个条件,来确定最合理的螺距尺寸。可知,物料颗粒M 所受螺旋面在轴向的作用力Pt 为

Pt=Pcos(α+β) ≈ Pcos(α+ρ) (2-1)为使Pt>0,必须满足α<π/2-ρ,因为在rmin=d/2处的α 最大(d 为螺旋轴直径),Pt 最小,所以许用螺距可由下式求得:

Smax ≤ πdtan(π/2-ρ) 或Smax ≤ πd/f (2-2)

若令k1=d/D,则Smax ≤ πk1D/f式中,f——物料与叶片间的摩擦系数;k1—螺旋轴直径系数,k1=0.3~0.6。

另外,螺距的大小将影响速度各分量的分布。当螺距增加时,虽然轴向输送速度增大,但是会出现圆周速度不恰当的分布情况;相反,当螺距较小时,速度各分量的分布情况较好,但是轴向输送速度却较小。在确定最大的许用螺距时,必须满足的第二个条件是建立在使物料颗粒具有最合理的速度各分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即应使物料颗粒具有尽可能大的轴向输送速度,同时又使螺旋面上各点的轴向输送速度大于圆周速度。即V2 ≤ V1,由此可得:S ≤ 2rtan (π/4-ρ),因此在2r=D 处( 在螺旋外径处),故可将上式写成: S'max ≤ 2πDtan(π/4-ρ)

所以螺距S 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Smaxk1D/fSmax2Dtan(/4)'

(2-3)

物料的摩擦系数同物料在料槽里的运动取向、运动速度、物料的尺寸、湿度以及螺旋叶片材料及表面状态等有关。输送物料的摩擦系数可参考连续运输机设计手册。

- 11 -

通常可按下式计算螺距: S=K1D(11)

对于标准的输送机,通常螺距为K1=0.8~1.0 ;当倾斜布置或输送物料流动性较差时K1 ≤ 0.8 ;当水平布置时,K1= 0.8~1.0。

第3节 工作部件的设计 2.3. 1 螺旋叶片的设计

螺旋面多由钢板冲压而成,然后将它们相互焊接起来。其厚度约为2-8

毫米,可参考表9-1选取。当直径很小且输送机很少工作时,其厚度有时甚至可取2毫米以下。对输送磨损性强烈的物料和短的输送机,螺旋面用扁钢扎成或用铸铁铸成的节段套在轴上。

表9-1 螺旋面厚度 输送物料 谷物 煤、建筑材料、矿石等 D=200-300(mm) D=500-600(mm)

根据被输送物料的种类机物理特性,螺旋有各样的形状,其中实体的是最常用的形式,适用于输送流动性好的、干燥的、小颗粒的或粉状的物料;带式的适用于输送块状的或粘滞性的物料;叶片式的和齿式的适用于输送容易被挤压的物料。在用叶片式和齿形螺旋的输送机上,物料的输送往往与某种工艺过程联系着,如对若干种物料进行搅拌、揉捏及松散等作业。螺旋形状应用见表9-2

被输送物料的特性 无磨损性的、半磨损性的(煤粉、面粉、石灰、石墨等) 磨损性的(干的灰、水泥、石膏粉、白粉等) 土质或粒状的、无磨损性的、半磨损性的(谷物、锯末屑、泥煤) 同上、磨损性的(砂、型砂、粒状的渣等) 小块的(a<60mm)、无磨损性的、半磨损性的(栗碳、石灰块) 螺旋型式 实体的 实体的 实体的 实体的 实体的、齿形的或叶片式 厚度(mm) 2-4 4-5 7-8 - 12 -

中块的(a>60mm)、无磨损性的、半磨损性的(块煤、块状石灰等) 实体的、齿形的或带式的 同上、磨损性的(干的粘土、硫磺、矿石) 有粘性的(湿的白糖等) 面团状的(面粉团等) 易变质的与烧余物(生的粘土、沥青状的物料) 絮状的及纤维状的(泥炭的下脚料、化工品) 实体的、齿形的或带式的 齿形的、齿形的或叶片式 齿形的、带式的或叶片式 齿形的、带式的或叶片式 带式的

螺旋直径通常制成D=100,120 ,150,200,250,300,400,500和600mm,目前发展到D=1000mm,最大可达1250mm。直径大会使螺旋输送机显得太笨重。

由上述设计要求选择螺旋面的厚度5mm。螺旋直径D=100mmm.

- 13 -

第三章 设计绘图工作

3.1. 1 绘图工作概况

本毕业设计中螺旋输送机各部件的零件图由本小组六人CAD分工完成,本人负责画一张法兰图与一张输送机尾节轴图。并且每人还负责画出两张输送机尾节装配图与一张重装配图。如下图所示: (一)外形及安装尺寸

螺旋输送机长度

二)进出料口装置 1、进料口

2、方形出料口

(三)驱动装置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

- 14 -

- 15 -

第四章 螺旋输送机的维护

4.1 .1螺旋输送机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螺旋输送机是用来输送粉状、粒状、小块状物料的一般用途的输送设

备,各种轴承均处于灰尘中工作,因此在这样工况条件下的螺旋机的合理操作与保养就具有更大的意义,螺旋机的操作和保养主要要求如下:

1.螺旋机应无负载起动,即在机壳内没有物料时起动,起动后方能向螺旋机给料。2.螺旋机初始给料时,应逐步增加给料速度至达到额定输送能力,给料应均匀,否则容易造成输送物料的积塞,驱动装置的过载,使整台机器早日损坏。3.为了保证螺旋机无负载起动的要求,输送机在停车前应停止加料,等机壳内物料完全输尽后方可停止运转。4.被输送物料内不得混入坚硬的大块物料,避免螺旋卡死而造成螺旋机的损坏。5.在使用中经常检视螺旋机各部位的工作状态,注意各紧固机件是否松动,如果发现机件松动,则应立即拧紧螺钉,使之重新紧固。6.应当特别注意螺旋管与联接轴间的螺钉是否松动,如发现此现象应立即停止,矫正之。7.螺旋机的机盖在机器运转时不应取下,以免发生事故。8.螺旋机运转中发生不正常现象均应加以检查,并消除之,不得强行运转。9.螺旋机各运动机件应经常加润滑油。① 驱动装置的减速器应按其说明书要求润滑。② 螺旋机两端轴承箱内用锂基润滑脂,每半月注入一次约5克。③ 螺旋机吊轴承,选用M1类别,其中80000型轴承浸在融化了润滑脂中,与润滑脂一道冷却,重新装好后使用;如尼龙密封圈损坏应及时更换,使用一年,用以上方法再保养一次,可获良好效果。④ 螺旋机吊轴承,选用M2类别,每班加注润滑脂,每个吊轴承瓦注脂约5克,高温物料应使用ZN2钠基润滑脂《GB492-77》,采用自润滑轴瓦,也应加入少量润滑脂。

使用中经常检查机器各部件工作状态,注意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发现,立即停机紧固。

应特别注意螺旋轴的联接部位的联接螺栓是否松动或脱落,如有发现,立即停机紧固。

输送机运转时严禁取下机盖,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轴承要经常加润滑油并注意密封;轴承要及时调整或更换,以免磨损后螺旋轴下移,阻力增大或发生断轴事故。

1.螺旋输送机是需要定期保养的:

(1)使用中经常检查机器各部件工作状态,注意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发现,立即停机紧固。

(2)应特别注意螺旋轴的联接部位的联接螺栓是否松动或脱落,如有发现,立即停机紧固。

(3)输送机运转时严禁取下机盖,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4)轴承要经常加润滑油并注意密封;轴承要及时调整或更换,以免磨损后螺旋轴下移,阻力增大或发生断轴事故。

2.螺旋输送机常见故障处理:1、XAHS365型螺杆式空压机过热的处理 瑞典Atlas Capco公司生产的XAHS365型柴油机驱动单级双螺杆高压大排时空压机,采用多种传感器和自动控制阀监控运行,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当

- 16 -

某部位出现故障时,便会自动反馈到柴油机熄火电磁阀,使柴油机停止运以保护

整机安全。运行中出现机率较高的故障是空压机温度过高而停机。 该机设定最高排气温度为120摄氏度。超过此温度时便会自动停机,温度警示灯

开始闪烁报警。温度过高停机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环境通风散热状况不良。空压机周围环境影响散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离墙类障碍物过近;二是空压机附近有其他热源,三是运行时空压机前门及

边门敞开,风扇无法形成强气流。

(2)散热器堵塞。当空压机周围环境灰尘较多时,长期运行就造成散热器外表黏附一层粉尘或油泥,其内部铜管也容易因油垢积累而堵塞,从而影响散热

效果。

(3)滤油器太脏。该机有3个并排的滤油器,当其太脏时因阻力油无法按正常流量进入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会因冷却润油不足而迅速升温。当进出油

压差超过0.18MPa时就需更换滤芯。

(4)冷却油油面过低。当冷机检查时,油面低于检视管下端时应立即进行

补充。

(5)油标号低或油质差。该机采用生产厂商的专用螺旋输送机油,用其他

低标号或劣质油时会回黏度及比热达不到标准造成温度过高。

(6)风扇胶带断裂或松弛。当胶带断裂时空压机运转5min左右就会因温度过高而自动停机,如胶带太松会打滑,使风扇转速降低,从而影响散热,此时,

应更换或调整风扇胶带的松紧度。

(7)断油阀失灵。在滤油器与螺旋输送机之间有一个断油阀,当断油阀无法开启时,因无油润滑及冷却,螺旋输送机启动后温度迅速上升,大约1min左右就会自动停机。拆下螺旋输送机主机排气端的温度塞,会发现塞上干燥无油,亦会有青烟从孔中飘出。打开空压机底部检修孔,拆下断油阀,用手指轻轻拨动阀杆,看能否前后推动和能否轻松复位。如拨动或回位困难,则需进一步将断油阀解体。如果阀杆或阀孔有油垢,则需用细砂纸打磨直至能轻松滑动;如果弹簧拆断或有异物卡信也会影响阀杆运动,此时需更换弹簧或清洗弹簧及弹簧座。 (8)油气分离器滤芯太脏。当它太脏时,油因阻力过大而影响循环,造成过热停机。这种情况从加载前后的压差进行判断,当两端压差为开机之初时的3

倍或最大压差达到0.1MPa时,就应进行清理或更换。

(9)温控器旁通阀处于开启位置。温控器旁通阀在冷机时处于开启位置,温度升高后逐渐关闭。当它失灵后就可能一直处于开启位置,冷却油就从此处而不通过散热器直接流回空压机,所以温度会慢慢升高而停机。其检修方法与断油

阀的相似。

- 17 -

(10)排气压力过高。当排气压力超过额定的12MPa时,长时间运行就会因螺旋输送机及柴油机负荷过重而升温自动停机。此时,要先检查和调节压力阀,

然后检查柴油机油门控制系统并排除此故障

结束语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连续的物料输送机械,由于连续运输机在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输送物料的方法和方向以及其他一系列特性上各有不同,因此种类繁多。在螺旋输送机设计中,主要是根据输送物料性质、输送量、输送距离、输送倾角、螺旋转速确定螺旋输送机的生产率和功率。设计参数主要有两类,一类为设计常量,它是根据客观规律,具体条件所确定的已知数据或者是预先给定的参数。另一类为设计变量,它是设计中可变化的需要确定的结构参数。由于制砖原料多种多样,而且原料的特性随原料的种类、产地、湿度以及备料净化方式及效果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在确定螺旋输送机的主要参数时,要从其输送机理、物料的特性等方面入手,尽可能进行多种试验,取得一些设计参数,才能设计出符合物料特性的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对于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物料输送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螺旋输送机发展方向和趋势是:(1) 大运量、高速度、使用寿命长;(2) 低能源消耗及降低能量消耗;(3) 智能化发展;(4) 空间可弯曲输送;(5) 组合复合化输送,向着大型化发展;(6)扩大使用范围;(7) 环保意识设计,减少污染,实现绿色设计的目标。

在这项设计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及相关设计手册,终于使该螺旋输送机的选型设计达到最优化。其不仅结构简单、紧凑,维修容易,成本低廉,而且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为用户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亦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发现以往设计者在设计螺旋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身每节都是通过十字销连接不方便拆卸与维修(销连接一般为过盈配合),本人建议用法兰盘连接。

感谢在此过程中给予指导的老师。

- 18 -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实用机械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5:231-244.

(2)胡家秀,简明机械零件设计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 (3)螺旋输送机指导书

(4) 张荣善. 散料输送与贮存[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5)张东海. 螺旋输送机的优化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 文, 2006.

(6)黄石茂. 螺旋输送机输送机理及其主要参数的确[J]. 广东造纸, 1998(3):27-31.)

(7)刘进球、史新民.机械设计基础

(8)李俊武 .工程制图(机械类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