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青山”与“孤帆”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帆船、河岸 C.青山、太阳
B.河岸、帆船 D.青山、划船的人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4、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5、杭州火车东站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摄像机前0.5~1.2米处采集面部图像,就能进行身份核验,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相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米
1 / 8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米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 6、下列不属于物质属性的是( ) A.密度
B.热量
C.硬度
D.沸点
7、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8、小阳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入射光线)竖直射入井中,如图甲所示,他通过正确的作图方法标出了平面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小阳作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反射光线、法线 C.法线、反射光线、平面镜
B.反射光线、法线、平面镜 D.反射光线、平面镜、法线
9、如图所示的四种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2 / 8
D.乙和丙
10、如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右边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那一只小船,关于两只小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右边小船对左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 B.右边小船的惯性较大
C.右边的船向左运动,左边的船向右运动 D.左边的船向左运动,右边的船向右运动
1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12、九年级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本共有68页,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 )
A.34帕 B.68帕 C.136帕 D.6.8帕
1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1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 / 8
D.不能确定
15、量筒内原有50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后发现它的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56毫升.该木块的体积为( ) A.6cm3
B.0.6dm3
C.12 dm3
D.12 cm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是:①___________,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___________的玻璃管,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突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③体温计的横切面呈__________,转到某一位置时可以____________,方便观察读数。
2、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一位同学用刻度尺量出粉笔的长度为5.62厘米,那么这位同学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_________,本次读数的准确值为______厘米,估计值为_____厘米,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____。
4、湿衣服晾干,这是______现象。早晨,花草上会形成露珠,属于______现象。
5、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察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并同时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1、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线过点P,折射光线过点Q,试在图中按题意画出光路图.
4 / 8
2、小明站在游泳池边的A处,看到路灯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的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和鱼的大致位置C',画出人眼看到鱼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声音速度/(m/s) -20 -10 0 10 20 30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________)
(2)根据所作图像,温度为15℃时声速为__________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 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_______?
2、小科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
5 / 8
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科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同时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下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小柯同学认为小科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理由是_______.
6 / 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B 2、A 3、C 4、A 5、B 6、B 7、B 8、B 9、D 10、D 11、B 12、A 13、D 14、A 15、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热胀冷缩 内径很细 2、法拉第
3、1毫米 5.6 0.02 4、汽化 液化
5、大于 减小 增大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如图所示
15分)
弯曲 三角形垂直 16分)
7 / 8
作为放大镜使用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2、表面积 AC 略
339 在空气温度低时进行试验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