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牢事、l 管理 ̄2013年第2期(第24卷总第132期 ・39・ 基于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的医疗机构对策分析 许晓斌① 摘要介绍了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三种方式,初解了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提出了实行医疗保险费总额预付制后医 疗机构的对策分析:加强政策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设立管理机构;加强“医保”交流,完善谈判机制; 加强指标测算,合理分配科室;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医疗费用;加强信息建设,提升管理效力;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奖惩 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满足双方需求。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总额预付 医疗机构 对策分析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增长 的约束机制,是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 医院如何适应这一改革的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实现 医保、医院、病人三方共赢,是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 的新课题。 1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三种方式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途径和方法称为医疗保险 费用支付方式…。这是医疗保险的重要内容,医疗 保险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医疗保险最基本及最 重要职能之一,关系到医疗服务各方利益,是真正发 挥医疗保险功能的关键环节。其支付方式分为三 种:一是按服务项目支付,属于后付制类型;二是按 诊断相关组定额预付,属于预付制类型;三是总额预 付,是医疗保险机构考虑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按某 种标准,如服务的人群数及医院的服务量,确定某一 医疗机构一定时期的预算总额 』,属于预付制类型。 2 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初解 总额预付制一般是指政府或保险机构与医院协 商,根据“总额预算、定额管理、基金预付、超额分 担”的原则,以上一年度医院发生的医疗保险应支 付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总额为基数, 按平均9%的增量,确定本年度医院医保定额管理 指标。对于费用总额超过定额管理指标10%以内 的,医保基金支付92%,医院负担8%;超过定额管 理指标10%以上的,医保基金支付85%,医院支付 15%L 3](北京模式)。以及根据上一年度医院的医 疗费用并综合考虑服务量、新技术应用等相关因素, ①解放军第81医院 南京市210000 确定医院本年度医保定额管理指标,按照“总额预 算、按月支付、超支不补、结余留存”的方式与医院 结算(上海模式)。实行总额预付制使医保基金使 用率进一步提高,病人费用负担有所下降,医院的主 要考核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病人看病就医的 体验得到改善,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 现象 3 实行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后医疗机构对策分析 3.1加强政策学习 统一思想认识 能够有效抑 制诱导需求的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作为医疗保险管 理部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手段,在我国 部分省市开始试点,这是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一形势,医院首 先要加强对国家医改举措、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和 学习,一是将国家和当地的各项医保政策、规定通过 院内信息平台发送到各科室,便于及时查询;二是编 写《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政策解析》的“口袋书”, 从付费方式、参保人员、管理模式、考核标准、注意事 项等方面对医保费用总额预付制进行分析说明,便 于随时翻阅;三是全员培训考核,分批次对医、药、 技、护及管理人员进行讲解培训,组织考核。使全体 医务人员认清形势,掌握政策,统一认识,落实行动。 3.2加强组织领导 设立管理机构 为了落实并 做好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工作,医院应成立医疗保险 总额预付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院长、书记 任组长,分管医疗和医保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 处、护理部、财务科、经管科、信息科、医保办等职能 科室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医保付费改革工 作的领导。成立下属的办公室,由医务处主任任主 任,医务处、护理部和各职能科室工作人员任组员, 负责医保付费改革的具体工作。根据科室职能分 ・40・ 工,合作开展医保付费改革实践,定期召开会议,进 行组织协调,遇有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同时设 立医保付费改革协调员制度,由科室副主任或主任 助理担任,配合医院管理部门和科主任落实并完成 各项工作。医保办为常设管理机构,负责实行医保 总额预付后医院医保工作的协调,对科室医保工作 的答疑解惑,综合指导,对医保总额预付的数据分 析,提出建议和下一步的打算等。 3.3加强“医保”交流 完善谈g-0机制 所谓谈 判,就是在社会生活当中,当事人为了满足和保护各 自的需要和利益,利益相关者为了妥善解决某一问 题而进行的协商 J。在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 革中,政府希望能够保障人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 务;医疗保险机构希望既能够满足参保人员的就医 需求,又能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益,控制费用不 合理增长;医疗机构则希望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 疗安全,为病人做好服务的同时,得到足够的医保费 用份额。这就需要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之 间的沟通交流,医院应很好地利用谈判机制,将(1) 患者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希望使用新技术,更好的 药品和更高质的耗材;(2)医保支付范围逐年扩大, 部分贵重药品,高质耗材,新技术、新疗法纳入医保 报销范围;(3)医保费用考核指标不能造成“鞭打快 牛”的反向效应;(4)医院在救治病人中必须使用的 一些药品、耗材、新技术、新疗法,这些会增加医疗费 用,同时也会增加控制医保费用难度的情况向医疗 保险机构进行说明、解释。通过谈判机制,充分表达 自身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发展需求。医院应当和医 疗保险机构建立一种共同博弈的关系,互相合作,朝 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3.4加强指标测算合理分配科室 医疗保险机 构将年度医疗保险费预付总额下达给医院后,医院 应以上一年度各临床科室实际发生的医保金额,作 为本年度医保费用的测算基数,以各科室医保费用 占医院医保总费用的权重,测算出科室本年度医保 费用总额,再分别测算出各科室门急诊、住院医保的 均次费用、均次药费、自费比、药品比、耗材比、人次 比等指标,按照“公开公平,按科下达,动态调整,全 院平衡”的原则,合理分配到各科室。同时充分听 取科室的意见,并考虑到科室的医保管理、床位增 减、人员调整、新技术开展等因素,将指标调整、修订 后下达科室,作为考核的依据。 3.5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医疗费用 医院应以医 《江苏卫年事、『 管理))2013年第2期f第24眷总第132期 保付费改革为契机,持续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严 格执行医保政策规定。一是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 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 治疗;二是严禁推矮、拒收疑难重危病人;三是严禁 分解住院、空挂床位、冒名顶替;四是在医院质量周 报(月报)上公布各科室医保住院均次费用、药占比 等情况;五是针对疾病诊断、药物品种、药物分类、国 家基本药品种、处方医师、处方金额、是否合理、存在 问题等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六是实行运行病历检查, 每周(月)公布科室和医师存在的问题;七是进行专 家医疗质量查房,每月两次,对各科室疑难重危病 人,投诉纠纷病例进行检查讲评,提出整改意见;八 是推行临床路径这一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通 过标准化的医疗流程和持续性流程改进,不断提高 质量,控制费用,减少无效支出;九是对于抗排异药、 抗肿瘤药、免疫制剂和抗菌药等高费用药物进行重 点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十是实行院长代表 制,走访、回访新人院病人,听取意见和建议,反馈医 院在医疗、服务质量上的改进措施。 3.6加强信息建设提升管理效力 实行医保费 用总额预付制后,医院应当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良好 的医保信息统计、反馈、控制系统,促进医保管理信 息化。一是将上月各科室医保病人数、次均费用、药 占比、自费比、术前住院日、平均住院日等重点指标, 通过院内网及时反馈到科室;二是针对医保病人各 项指标运行情况,综合分析,提出管理建议;三是将 各项医保政策、规定、通报、告示等整合到主任、医 生、护士工作站,便于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严格执行 医保规定;四是动态监测医保费用情况,及时分析医 疗和费用的合理性,加强临床医疗和医保费用管理; 五是对医保病人的用药、检查、检验、耗材、手术等费 用进行分类统计,便于科主任和医院领导进行管理。 六是统计、排比各科室的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日, 督促科室加快床位周转,缩短住院日。 3.7加强绩效考核 建立奖惩制度为了配合实 行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制,医院应对原有的综合 绩效管理方案进行修订,增加考核医保指标的内容, 将医保付费改革指标纳入综合考核体系。调整安 全、质量、效率和服务指标,采取精细化、过程化管 理。为保证医保总费用控制的安全性,可实行月考 核、季通报、年奖惩的制度,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深 化医保付费改革,不仅要加强医院管理,还要依靠临 床科室的每位医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树 苏卫牛事、 『管珲》2O13年第2期(第24卷总第132期 立医疗服务的新观念,既要开药,又要算账;既要保 证医疗安全,又要控制医疗成本;既要患者理解,又 对医保费用总额的限制,使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往往引发医患矛盾。作为医疗行为的主动方——医 院,应当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 要医保管理部门认可。医院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奖惩 制度,对医疗总量指标执行好的前3名和超标严重 的后3名,按月进行全院通报点评,好的给予表扬, 差的限期整改,纳入年终科室和科主任达标考评,纳 的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明白及时检查、尽早治疗、对 症下药,才是看病就医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满足 医患双方的需求,面对共同的敌人——疾病进行斗 争。 参考文献 1周综林,李绍华.医疗保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入个人晋职晋级考评范围。使每个科室、每位医生 认识到,医保费用支付方式改革与自身发展、科室利 益、学科建设是密切相关的。 3.8加强医患沟通 满足双方需求 医疗保险费 2马进,李恩奎,吴群鸿,等.医疗费用供方支付方式比较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1998,17(2):34—35. 3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财政局.关 于开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付试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医 用总额预付制所约束的是供方(医院)的行为,对病 人的需求无任何限制。作为医院,为了避免超出总 额,首先要控制不合理的检查、不合理的用药、不合 理的治疗等行为;其次会调整医保病人药品、耗材的 使用范围,尽可能使用国产药和耗材。作为病人,由 于没有约束和限制,他们仍然会按照以往的标准,要 发[2Ol1】98号)[Z].2011. 4郑杰.谈判机制在北京市医疗保险改革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 管理杂志,2011,27(11):878. (收稿日期2012—12—05) ・本文编校程福珍・ 求使用贵重药品和进口材料,实施大型检查等。医院 ◆…◆III0,-Ij◆jII◆lII『◆川◆I◆…-0-ll-o.…I◆III◆lII◆f JII◆I◆…-O-ll-0,…◆川◆…◆I◆…-0-ll-0-…『◆川◆…◆…◆…◆…◆…◆lllI4-l…◆…◆…◆…I◆lll4-I{-0-…l4-…◆…◆…◆…◆…4-…◆lllI-l0-…f◆ 试论医改目标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 季摘要花①杭萍① 医改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需要拓展管理思路,科学有效地规范管理、创新管理,在最大 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的运行效益。 关键词医改 财务管理 创新 1 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滞后于改革发展的 需求长期以来,医院财务在医院管理中仅仅是对 合理的可行性分析医院的诊疗设备一般都为专用 设备,成本较高,而资金管理普遍缺乏规范,财务监 管制度不够严密,部分医院在引进设备时没有对设 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核算、报账及其事后简单 分析。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必须适 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的同时,节约有限资源,保证基本医疗,减轻病人负 担。作为医院管理手段之一的财务管理必须迎接市 备的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基本财 务数据进行分析,大型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可 行性研究。对项目在未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盲 目购进大批设备,而相关员工培训并没有跟上,导致 设备长期闲置、资金大量占用,增加了财务风险。以 致医院整体目标和战略目标不能够顺利实现,削弱 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3全面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预算管理制度欠 规范医院目前成本核算中心体系不健全,原因在 于长期以来都是实行大财务管理模式。医院涉及部 场竞争的挑战。然而,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却 明显滞后于改革发展的需求。 1.2重大设备项目投资决策主观性强 缺乏科学 ①江苏省肿瘤医院 南京市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