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7、《岳阳楼记》导学案

27、《岳阳楼记》导学案

来源:世旅网
27、《岳阳楼记》导学案

【走进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走进作者】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有《范文正公集》。 【知识达标】 ⒈掌握字词读音:

属( )予( )作文 予观夫( ) 阴风怒号( ) 日星隐曜( ) 薄( )暮冥冥 忧谗( )畏讥( ) 宠辱偕( )忘 嗟( )夫 处( )江湖之远 欤( ) 噫( ) ⒉掌握成语:

① 心旷神怡: ② 气象万千: ③ 政通人和: ④ 百废具兴: ⒊ 一词多义:

① 和:政通人和 ② 通:政通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北通巫峡

③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④ 空:浊浪排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长烟一空 ⑤ 一: 一碧万顷 ⑥极:南极潇湘

长烟一空 感极而悲者矣 此乐何极

⑦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⑧或:而或长烟一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或异二者之为 ⒋ 词类活用:

①百废具兴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③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⑤忧馋畏讥 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⑦锦鳞游泳 ⑧而或长烟一空 ⒌古今异义

①微斯人 古义: ;今义: 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 ;今义: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 ;今义: ⑥越明年 古义: ;今义: ③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 ;今义: ⑦增其旧制 古义: ;今义: ④则有去 国怀乡 古义: ;今义: 国 古义: ;今义: ⒍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 )百废具兴( 通 , ) 7、特殊句式: 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层次结构】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

1

第二部分(2~4段): 第1层(2段): 第2层(3~4段): 第三部分(5段): 第四部分(6段):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阅读理解】

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1) (2) (3)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5、阅读第3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6、阅读第4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7、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8、阅读第5段,“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9、“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忧”: “乐”: 10、“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进: 退: 11、“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

2

句或名句。

【原句填空】

(1)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3)“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 ”一句照应。 【翻译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微斯人,吾谁与归? 【学习范仲淹】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昏怠:昏沉困倦。

(2)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

(4)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