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6075030 U(45)授权公告日 2022.03.18
(21)申请号 202121937205.4(22)申请日 2021.08.18
(73)专利权人 冯思明
地址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广裕路
美澜城(72)发明人 冯思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646
代理人 陈映辉(51)Int.Cl.
E02B 15/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清洁箱、聚污构件、吸污组件、支撑板、驱动组件、电机一、碾压辊和过滤板,所述清洁箱设于船体上,所述电机一设于清洁箱上,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旋转贯穿清洁箱侧壁延伸至清洁箱内,所述电机一对称设有两组,所述碾压辊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碾压辊分别设于两组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碾压辊远离电机一的一端旋转设于清洁箱内壁上,所述过滤板设于清洁箱内且位于碾压辊下方,所述清洁箱上设有出污口。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清洁效果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更高,更加节省人力的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
CN 216075030 UCN 21607503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清洁箱、聚污构件、吸污组件、支撑板、驱动组件、电机一、碾压辊和过滤板,所述清洁箱设于船体上,所述电机一设于清洁箱上,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旋转贯穿清洁箱侧壁延伸至清洁箱内,所述电机一对称设有两组,所述碾压辊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碾压辊分别设于两组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碾压辊远离电机一的一端旋转设于清洁箱内壁上,所述过滤板设于清洁箱内且位于碾压辊下方,所述清洁箱上设有出污口,所述过滤板贯穿出污口延伸至清洁箱外,所述聚污构件设于清洁箱上,所述支撑板设于聚污构件上,所述吸污组件设于清洁箱和支撑板上,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支撑板和吸污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污构件包括升降组件和聚污篓,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清洁箱上,所述升降组件设有若干组,所述聚污篓设于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二、丝杆一、套接块、滑块和连接板,所述电机二设于清洁箱上,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旋转延伸至驱动腔内,所述丝杆一设于电机二的输出轴
所述套接块滑动套接设于丝杆上,所述丝杆一远离电机二的一端旋转设于驱动腔内壁上,
一上,所述套接块与丝杆一通过螺纹啮合,所述清洁箱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驱动腔连通,所述滑块设于套接块上且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连接板设于滑块上,所述聚污篓设于若干组升降组件中的若干组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板设于若干组升降组件中的若干组连接板上且位于聚污篓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组件包括吸污罩、连接管、吸污软管、吸污泵和排污管,所述吸污泵设于清洁箱上,所述排污管设于吸污泵的出污口上且贯穿清洁箱延伸至清洁箱内,所述吸污软管设于吸污泵的吸污口上,所述连接管设于吸污软管上且贯穿支撑板,所述吸污罩设于连接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偏心轮、T形杆、弹簧和电机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电机三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偏心轮设于电机三的输出轴上,所述T形杆设于连接管上,所述支撑板上限位套筒,所述T形杆滑动贯穿限位套筒,所述T形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偏心轮接触,所述弹簧套接设于T形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限位套筒和T形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箱上设有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箱上设有集污槽,所述集污槽位于过滤板下方。
2
CN 216075030 U
说 明 书
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背景技术
[0002]环境管理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基本职能,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和控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在于保证经济得到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产环境。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水面的开发,各种水上活动的开展,水上垃圾剧增,造成环境污染,现有技术清理水面多由人工打捞完成,清理效率低,工作量大,清理效果较差。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效果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更高,更加节省人力的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清洁箱、聚污构件、吸污组件、支撑板、驱动组件、电机一、碾压辊和过滤板,所述清洁箱设于船体上,所述电机一设于清洁箱上,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旋转贯穿清洁箱侧壁延伸至清洁箱内,所述电机一对称设有两组,所述碾压辊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碾压辊分别设于两组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碾压辊远离电机一的一端旋转设于清洁箱内壁上,所述过滤板设于清洁箱内且位于碾压辊下方,所述清洁箱上设有出污口,所述过滤板贯穿出污口延伸至清洁箱外,所述聚污构件设于清洁箱上,所述支撑板设于聚污构件上,所述吸污组件设于清洁箱和支撑板上,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支撑板和吸污组件上。[0005]进一步地,所述聚污构件包括升降组件和聚污篓,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清洁箱上,所述升降组件设有若干组,所述聚污篓设于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二、丝杆一、套接块、滑块和连接板,所述电机二设于清洁箱上,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旋转延伸至驱动腔内,所述丝杆一设于电机二的输出轴上,所述丝杆一远离电机二的一端旋转设于驱动腔内壁上,所述套接块滑动套接设于丝杆一上,所述套接块与丝杆一通过螺纹啮合,所述清洁箱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驱动腔连通,所述滑块设于套接块上且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连接板设于滑块上,所述聚污篓设于若干组升降组件中的若干组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板设于若干组升降组件中的若干组连接板上且位于聚污篓上方。[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污组件包括吸污罩、连接管、吸污软管、吸污泵和排污管,所述吸污泵设于清洁箱上,所述排污管设于吸污泵的出污口上且贯穿清洁箱延伸至清洁箱内,所述吸污软管设于吸污泵的吸污口上,所述连接管设于吸污软管上且贯穿支撑板,所述吸污罩设于连接管上。[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偏心轮、T形杆、弹簧和电机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电机三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偏心轮设于电机三的输出轴上,所述T形杆设于连接
3
CN 216075030 U
说 明 书
2/4页
管上,所述支撑板上限位套筒,所述T形杆滑动贯穿限位套筒,所述T形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偏心轮接触,所述弹簧套接设于T形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于限位套筒和T形杆上。[0008]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箱上设有排水管。[0009]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箱上设有集污槽,所述集污槽位于过滤板下方。[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设有聚污构件,通过聚污构件能将水面的垃圾聚集,便于后续清理;本方案设有吸污组件,通过吸污组件便于将聚污篓收集到的垃圾抽入清洁箱内进行清理;本方案设有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便于带动吸污组件中的吸污罩左右滑动,从而能对聚污篓内不同位置的垃圾进行抽吸。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的右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中驱动组件的俯视图。[0015]其中,1、船体,2、清洁箱,3、聚污构件,4、吸污组件,5、支撑板,6、驱动组件, 7、电机一,8、碾压辊,9、过滤板,10、驱动腔,11、电机二,12、丝杆一,13、套接块, 14、滑块,15、连接板,16、聚污篓,17、吸污罩,18、连接管,19、吸污软管,20、吸污泵,21、排污管,22、偏心轮,23、T形杆,24、弹簧,25、电机三,26、排水管,27、集污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1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装置,包括船体1、清洁箱2、聚污构件3、吸污组件4、支撑板5、驱动组件6、电机一7、碾压辊8和过滤板9,所述清洁箱2 设于船体1上,所述电机一7设于清洁箱2上,所述电机一7的输出轴旋转贯穿清洁箱2侧壁延伸至清洁箱2内,所述电机一7对称设有两组,所述碾压辊8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碾压辊8分别设于两组电机一7的输出轴上,所述碾压辊8远离电机一7的一端旋转设于清洁箱2 内壁上,所述过滤板9设于清洁箱2内且位于碾压辊8下方,所述清洁箱2上设有出污口,所述过滤板9贯穿出污口延伸至清洁箱2外,所述聚污构件3设于清洁箱2上,所述支撑板5 设于聚污构件3上,所述吸污组件4设于清洁箱2和支撑板5上,所述驱动组件6设于支撑板5和吸污组件4上。[0019]所述聚污构件3包括升降组件和聚污篓16,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清洁箱2上,所述升降组件设有若干组,所述聚污篓16设于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二11、丝杆一
4
CN 216075030 U
说 明 书
3/4页
12、套接块13、滑块14和连接板15,所述电机二11设于清洁箱2上,所述电机二11的输出轴旋转延伸至驱动腔10内,所述丝杆一12设于电机二11的输出轴上,所述丝杆一12远离电机二11的一端旋转设于驱动腔10内壁上,所述套接块13滑动套接设于丝杆一12上,所述套接块13与丝杆一12通过螺纹啮合,所述清洁箱2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驱动腔10连通,所述滑块14设于套接块13上且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连接板15设于滑块14上,所述聚污篓16设于若干组升降组件中的若干组连接板15上,所述支撑板5设于若干组升降组件中的若干组连接板15上且位于聚污篓16上方;所述吸污组件4包括吸污罩17、连接管18、吸污软管19、吸污泵20和排污管21,所述吸污泵20设于清洁箱2上,所述排污管21设于吸污泵20的出污口上且贯穿清洁箱2延伸至清洁箱2内,所述吸污软管19设于吸污泵20的吸污口上,所述连接管18设于吸污软管19上且贯穿支撑板5,所述吸污罩17设于连接管18上;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偏心轮22、T形杆23、弹簧24和电机三25,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电机三25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偏心轮22设于电机三25的输出轴上,所述T形杆23 设于连接管18上,所述支撑板5上限位套筒,所述T形杆23滑动贯穿限位套筒,所述T形杆23远离连接管18的一端与偏心轮22接触,所述弹簧24套接设于T形杆23上,所述弹簧24的两端分别设于限位套筒和T形杆23上;所述清洁箱2上设有排水管26;所述清洁箱2 上设有集污槽27,所述集污槽27位于过滤板9下方。
[0020]具体使用时,启动电机二11,使电机二11带动丝杆一12转动,丝杆一12带动套接块13 下滑,套接块13带动滑块14下滑,滑块14带动连接板15下滑,连接板15带动聚污篓16 下移且带动支撑板5下移,使聚污篓16降至水中且使吸污罩17接近水面后关闭电机二11,启动电机一7和吸污泵,船体1带动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聚污篓16对水面的垃圾进行聚集,而吸污泵20通过吸污罩17、连接管18、吸污软管19和排污管21将聚污篓16内的垃圾抽入清洁箱2内,电机一7带动碾压辊8转动,由两个碾压辊8对垃圾进行碾压除水,水分经过滤板9落入清洁箱2的底部,最后经过排水管26排出,而垃圾经过滤板9经出污口导出至集污槽27内收集,清理结束后,使船体1靠岸,关闭电机一7和吸污泵20,启动电机二11,使电机二11带动丝杆一12反向转动,将聚污篓16升起,此时聚污篓16仍有部分垃圾,启动电机三25,是电机三25带动偏心轮22转动,在弹簧24和偏心轮22的驱动下,使T形杆 23左右滑动,T形杆23带动连
使吸污罩17 能对聚污篓16内各部位垃圾进接管18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吸污罩17左右移动,
行抽取,清理结束后,关闭电机三25即可。[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5
CN 216075030 U
说 明 书
4/4页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6
CN 216075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7
CN 216075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