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有些学生还养过蚕,但他们对蚕的了解仅仅是表面的,不够深入。四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观察能力,本课将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研究蚕的一生,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和科研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的各个时期形态;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在不同时期的形态;
4.能够对蚕的一生各时期的变化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的一生各个阶段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体验养蚕的乐趣; 3.提高观察力; 4.培养探究精神;
5.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并能进行准确的描述
四、教学准备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材料准备;蚕一生各个时期的图片,蚕的一生视频
五、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45min]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时间 1、导入
教师行为
出示丝绸的图片,问学生这是由什么东西制成的?引出蚕的学习。
[板书;养蚕]
在此之前,学生根据老师要求进行了饲养蚕的活动,对蚕有了一些了解,教师让学生说出他们通过观察后有哪些发现; 教师播放《蚕的一生》视频。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学意图 由更为熟悉的丝绸自然地引出蚕的学习。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认识蚕
学生说出他们的发现;
认真观看视频。
1 / 2
3、总结归
纳
4、应用迁
移 5、布置作
业
总结饲养蚕的注意事项:
(1)蚕宝宝怕冷怕干,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 (2)桑叶要新鲜;
(3)保持蚕宝宝的家清洁卫生,以防生病;
(4)蜕皮时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蚕的一生各个阶段的特点; (1)蚁蚕[一龄蚕];黑、弱小;
(2)二龄蚕;第一次“眠”[蜕皮]后,身体变白;
(3)三龄蚕;第二次“眠”后,食量增加;
(4)四龄蚕;第三次“眠”后;
(5)五龄蚕;第四次“眠”后,身体变半透明;几天后吐丝结茧;
(6)蛹;金黄色;这时的茧可以进行抽丝;
(7)蚕蛾[成虫];有一对翅膀,触角呈羽毛状,雌蛾腹部较大,雌雄交配产卵;
(8)蚕卵;很小,圆且扁。 [板书]
举例蚕为人类做的各种贡献。 完成养蚕日记,将蚕的一生用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学生参与,与教师一起总结。
学生完成作业。 2 / 2
巩固新知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