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材料、个案分析及工作实录
凤阳县黄泥铺中心小学 梅 艳
个案材料:
任吉武同学(2010届,红心镇红心街道人),男, 1996年5月出生,身高1.5左右,五(2)班学生。
任吉武同学兄弟两个,在家排行老小。学校有一大帮“死党”,从小到大一直跟随父亲生活,母亲早年离家,其性格还算是外向。但是父亲收入不稳定,没有固定的人员陪伴他读书。
任吉武同学学习不认真,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边缘浮动;平时在班里的表现也不好:经常迟到或旷课,批评他他却不以为然;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注意班级卫生;平时,课不想听,作业不愿做(或抄别人的或让同学代做);有时来上课竟然穿着拖鞋!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进行了多次说服教育,可是没过几天,他又“旧病”复发。虽已上五年级了,却一点紧迫感也没有。像他这样的可以称为“双差”的学生,班里也还有四五个,任吉武同学可以说是他们中的“典型”。
个案分析:
根据任吉武同学的种种表现,我初步诊断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家庭教育;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这一切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注意集体卫生,在干干净净的地面上扔果皮、纸屑等等,任
吉武同学不以这种行为为“耻”,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潇洒”。这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上的某些无知而造成的。这也是其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老是“反复”,是任吉武同学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也正是由于他意志薄弱,所以常常是错误刚刚改正又出现反复,甚至不能控制自己。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考试设法去作弊等。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工作实录:
首先,了解因原:
找任吉武同学谈话。我找任吉武同学进行了多次的、推心置腹的谈话。教育他要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鼓励他要好好学习:无论怎么说,在校一天,就会也应该会有一天的收获;勉励他如果刻苦勤奋,将来上高中,考大学还是有希望的……他说:“上课,听不懂,对学习没有兴趣……”每次说服教育之后,他在遵守纪律方面会好那么一二周。之后又“涛声依旧”。原因之一:对学习失去兴趣。
找家长谈话。为了能摸清任吉武同学变“坏”的原因,我进行了家访,并请其家长到校共商教育之法。可家长说:“这孩子从小就不听话,我们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再说他已经这么大了,该‘骂也骂了’,该‘打也打了’可他还是那样……唉!任他去吧,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回家。”分析任吉武同学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之后并在我再三的请求下,其家长答应我改变教育方式再试一试。任吉武同学的所作所为已让其家长对他失去了信心。家长不愿管,也管不了了。原因之二:家长不愿管了。
找同学谈话。或许是因为他与同学不团结,同学们都不愿提他,也或许是因为同学们不“了解”现在的他。所以说到任吉武同学时,他们只谈论三、四年级时的任吉武。说那时的他能严格遵守班级纪律;学习刻苦,成绩也可以等等。这些我是知道的。后来他的一个“死党”刘勇同学告诉我说,在四年级下学期末,任吉武就开始与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放学后),并且还看到他抽过烟、喝过酒,醉乎乎地走在马路上(星期天)。原因之三:可能是受坏的方面影响而变“坏”。
找科任教师谈话。认真听取各科任教师对任吉武同学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任吉武变“好”已是不大可能了。最后经过我多方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努最后一把力,不求其不成才,但求其“成人”。
其次,寻找“转变”切入点。
任吉武同学由“好”变“坏”的情况及原因,我已基本掌握清楚。那么,对这样的一个学生,又怎样才能使他彻底转变呢?(我已对他进行了多次的说服教育,并协调了各科老师及家长对他进行教育,可结果并不太理想)
一个晴朗的日子,上午第二节语文课。我在例行巡视班级时,突然看见他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样子在教训其他的同学,而且言之凿凿,事因是他们之前在争论一个字的写法时出现了分歧,后来证实了任吉武是正确的。一个平时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竟然会因一个字而和同学进行激烈的争论,真的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回到办公室,突然觉得这是一个教育改变他的好时机。下午的课后,我让同学把他叫进办公室。在他走进办公室的这段时间里,我从他脸上分明地看到了“犯错了,又要挨训”的神色。我微笑着注视着他,说要请他帮一个忙。看到他难以置信的表情,我接着说:“老
师最近感到非常累,尤其是在作文方面,班级学生的作文总是有错字,修正错别字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都无暇顾及到别的教学工作,所以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成立一个‘清扫错别字小组’,专门用来改正作文和听写中出现的错别字,想让你当组长,带着同学们一起改正错字,可以吗?”此时,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惊喜、惶恐等各种难以言喻的心情。我想,可能是因为平时已经被贴上了“反面教材”的标签,自己都难以置信老师会请他做这些事情。他不好意思地说:“可是很多的字我自己都不太会写啊!”我依然笑着说:“不会写可以翻看书本,查字典啊!你是个细心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的。以后每次同学交来的作文本,都得先过你的‘生字关’,你看怎么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充满信心激动地说:“我一定把好关!”
他回去班级了,脚步好像变得轻快了,人也似乎有了朝气。
第二天下午的语文课。我宣布了成立“清扫错别字小组”的决定。任命任吉武同学为小组组长,同时还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确定了小组的宗旨:1 . 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科作业。2 . 参加小组活动应积极主动,及时完成组长布置的练习任务。此后,在每次作文周,他都会有模有样的批改同学们的作文(找出其中的错别字),期末检测联考中,我班的作文基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我告诉同事们这都是任吉武的功劳时,同事们都很难以置信。
每次看到任吉武同学认真改错字的时候,我的心底里就会有着莫名的感动。每个学生都是无瑕的璧玉,也许生活在他们的身上刻下了或精美或凌乱的痕迹,但是只要用心雕琢,用心发现美好的一面,他们仍然是无价的美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