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巴中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巴中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来源:世旅网
巴中红色旅游项目开发

项目成员:周小玲、卢春霞项目时间:项目地点:巴中通江县 2015年1月1日

一、 巴中市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巴中位于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为四川北部门户。地理坐标为106°21′E~107°45′E,31°15′N~32°15′N。市所在地距离成都400km,北距西安650km,东距离重庆498km,与达州、南充、汉中、广元等相邻。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县区。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的活动,植被覆盖率高,有世界珍稀植物“巴山水青

”。巴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

气温16.9℃,一月平均气温5.2℃,八月份平均气温27.3℃,年均降水量1150㎜。光热资源充足,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巴中素有“银耳之乡”、“红军之乡”、“核桃之乡”等美誉[1]。

巴中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山、水、洞、情各具特色。巴中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奇峰峡谷、溶洞和原始生态为主,主要分布在南江光雾山、大坝森林公园、通江诺水河、巴州阴灵山、南阳森林公园等地[1]。南江光雾山景区以桃园风光五大片区为主,地老天荒,钟灵毓秀,山势陡峭,挺拔雄伟,云蒸雾绕,秀雅妩媚。大坝森林公园以大坝林场为主,森林覆盖厚密,林木品种繁多,既可观光,又是休闲佳境。诺水河以溶洞为主,大小溶洞200多个,洞内景观千姿百态,置身洞中,恍若仙境。拥有光雾山、诺水河、南龛摩崖造像等著名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景观,然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巴中市,其下辖四县区都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不仅如此,巴中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红色文化底蕴的优良条件。川陕根据地博物馆: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 馆藏文物2万多件,是收藏、研究、宣传川陕苏区文物和历史的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该碑林共有石碑2288块, 刻下了8.5万红军战士的英名, 其中1932名将领单碑,碑林收集红军将士简历、照片、手迹5000余件,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将领的题词500多件。红军巨幅石刻标语“ 全川”: 该标语在巨大的悬崖上凿刻而成,单个字高5.5米,宽4.7米;字道深0.35米,宽0.7米。整幅四个大字的石刻标语宽近50米,高10余米,每字相距7.1米, 离地面20米, 被称为“ 世界石刻标语之最” ,也是全国已知的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石刻标语和军事宣传标语。除此之外还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红军入川第一镇 “ 毛浴镇” 、红四方面军

烈士园、红四门、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

二、 项目背景

红色旅游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活动历史遗迹及精神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旅游形式,近几年, 红色旅游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2004 年 12 月, 、 印发 《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 拉开了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序幕,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红色旅游提供了发展思路, 指明了发展目标,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2011 年 3月, 、 印发 《2011—2015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 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是指导近五年红色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2012 年是 “十二五” 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攻坚之年。2014 年是同志诞辰110 周年, 2015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这都为红色旅游的大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巴中市作为应该准确地把握这个有利的时机,实施开发战咯,不断提高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市场宣传与开发的力度。

四川省巴中市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市,其旅游资源品种多、品位高,是从事旅游开发、发展旅游经济的理想地区。自四川省红色旅游启动以来,巴中市红色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人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0多万元,占全市同期旅游收入的75%。近年来,巴中市加大了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对现存的红军纪念地、红军石刻标语等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对部分景点进行扩建,使其具有更大的接待功能。

三、 巴中市红色旅游资源主题定位

华夏公园红源绿韵巴中,另有3个备选方案分别是:绿色巴中清凉世界,红源绿韵乡土巴中,梦境山水红色巴中。

四、 红色旅游形象设计

巴中旅游主题形象设计:

华夏公园 红源绿韵巴中

释义:巴中是地处中国版图中心的一个大公园,红色之源,绿色浩荡,令人向往。

依据:(1)地理方位明确。巴中虽不是原点,但的确处于连同海洋疆域在内的中国版图的腹心或中心区域。

(2)称谓名副其实。秦巴山系之于中国的意义,如同落基山脉之于美国之意义。它是中国南北自然分界线,是中国之肺,又位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区域,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缘此,秦巴山区被专家称为“中国公园”。而巴中又毫无疑问是秦巴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优质和富储地区,动植物的多样性、生态链的完备性具备世界自然遗产资质,恰似这个国家公园景观的集中展示。

(3)“公园”地貌特征突出。特别是光雾山—诺水河片区是全国中山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整的区域,也是全国最优的山地彩林观光区。峰丛奇特、溶洞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个巴中市域以优良的绿色生态为基调,纯朴的乡土本色,非常具有“公园”的地貌特征。

(4)品牌打造的资源基础坚实。我国现行评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国外一般统称为国家公园。巴中有光雾山—诺水河、米仓山、空山、镇龙山、天马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江口水乡国家水利风景区,还有数个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自然保护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与4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坚实的资源基础与品牌,较大的资源幅员面积完全可以支撑“大公园”的概念。

(5)较好地解决了巴中旅游资源种类多、品牌多而难以整合的问题,也易于各县区及各类景区企业所接受,便于整合宣传促销力量。同时,在这一主题形象的统领下,也方便推出各具特色的多项旅游品牌和宣传促销口号。

(6) 巴中为川陕苏区的核心,有4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历史遗存星列,是全国最大的红军文化露天博物馆。“红之源”不仅突出“川陕苏区”对中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在此也蕴含了巴中在省内外具有垄断特色的“红军之乡”、“红叶之乡”的资源优势。同时,巴中森林覆盖率高达53.5%,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之一,以绿色为基调的休闲度假养生需求是国际国内旅游者普遍的强烈需求方向,也是巴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绿之韵”也展示了

巴中旅游资源的重大特色,也有一定的时代动感和新奇神秘感,更做到了“红”与“绿”相得益彰,较好融合。

(7) “华夏公园,红源绿韵巴中”的整体目的地形象鲜亮生动,其概括力强、感召力强、冲击力强,区位特征明显,资源品味突出,文化特征鲜明,对产业及产品引领作用大,有较大的市场“含金量”,易于宣传策划推介。

五、 可行性分析

(1) 财务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从巴中市至通江县76公里,四级柏油路面改造,76公里×75万元=3800万元。 2、开办“农家乐”20家,补贴100万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沿巴中通江扩种莲藕、香菱等同时发展普及型水产养殖等展现巴中的农村新貌扶持,开办一批观光体验型的巴中红军渡“农家乐”,以解决游客吃住问题;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初期扶持20户农户,每户投入20万元,每户有20个床位、100个就餐位。合计为400个床位2000个就餐位。其中每一户国家补贴5万元,共补贴100万元

3、建设1个红色展览馆,投入3000万元。以现存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等为基础建设展览馆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1500万元以图片、文字和实物还原历史“以修旧为旧”的原则,对长征时期的民房进行修复5间,还原一个“旧中国的农村”与周边现代“新农村”有强烈的对比效应,投资100万元;向民间大力收集文物和制作仿制品:包括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至改革开放以来珍贵的照片、绘画、书籍、长征地图、指挥部通讯设备、中使用的工具、生活用具、武器;红军服装、奖状、奖章、钱币、粮票、像章等投资1400万元。

4、旅游服务中心: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土特产一条街等于一体占地5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

5、休息观景亭5座:5座×50万元=250万元6、旅游厕所2座:2座×30万元=60万元7、红军烈士墓修葺:20万元

8、环保设施建320万元。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净化村内水体资源的质量绿化美

化亮化旅游环境建设垃圾站和污水处理厂。建垃圾分选站一个投资20万元;建污水处理厂一个投资300万元,大面积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采用植物净化法净化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生物净化池内净化。 9、停车场1个:30万元。 (二)旅游产品建设项目

通过本项目可以把整个第二次国内时期,中国党的信仰追求、重要活动、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等,用情境再现的方式予以展示并通过参与性活动的设置,形成一个体验型旅游产品,使旅游者时光倒流70年回到1931-1935年之间在某一天红军参加一天的过程中,感悟共和国的创立者们伟大的信仰、不懈的追求、高尚的情操及深刻的实践。

1、建设一个红色旅游体验基地。建设规模100亩,投资100万元;这里由湿地、草地、沙滩等构成,有红军训练场、设大型土草坪军事训练场、点兵台、简易舞台、部分军训设施,可用于篝火晚会及露天电影、红军学校由标语、黑板报、壁报、简陋课桌等构成,有红军课程表等是长征体验的理想场所,也是中小学生回归大自然、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实验、创作基地。

2、创设游客体验旅游项目“竹峪关反击战”。项目内容:游客体验当年红军竹峪关反击、奋勇杀敌的场面。

食宿基地建设100万元。设计为100个床位红军食堂长板凳、长桌子、标语等构成;有红军食谱:以长征岁月的粗粮如红米饭、南瓜汤等和生态餐饮为卖点提供500个就餐位。4红军交通工具系统60万元人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3、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区。面向200公里内城市的中小学生和部分城市居民消费群建设体闲娱乐型生态农园:包括观光娱乐型渔业

建设上粮下渔、上经下渔、以马、马车、牛车、自行车、

上牧下渔及鱼鸭混养区、生态果园、蔬菜园、天然垂钓池、人工养殖垂钓池等为游客提供鲜活绿色食品开展垂钓、采摘、品尝、种植等活动投资1000万元。 4、建设荷花湿地景区1万亩50万元。

5、旅游规划设计费20万元。总投资概算合计11030万元。 (三)

一、建设期利息、资金流动与来源

建设期利息为1804万元。 流动资金为2942万元。

资金来源:项目自有资金16016万元,占总投资的39.23%,融资21804万元,其中:1103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利率为6%),2942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利率为6%)固定资产投资3年,流动资金从2年起分4年投入。

二、营业收入预测

预计该旅游区建设一年后,部分项目即可开始接待游客,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工程全部建成后,预计2006-2010年年均游客将达到50万人次,按人均停留1.5天,人均消费310元测算,正常年份营业收入23250万元。2011-2025年游客年均将达到70万人次,按人均停留1.5天,人均每天消费400元计算,正常年份营业收入达42000万元。 (四)经营成本预测

1、折旧

本项目总投资转化为固定资产原值11030万元,采用直线折旧法,取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10%,年折旧额为496.35万元。

2、摊销

建设单位管理费、培训费等投资以摊销形式回收,摊销年限取8年。 3、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包括营业费用、企业管理费用、员工薪水福利等,按营业收入的60-70%计算。

(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11030万元,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16.67%,财务净现值FNPV(IC=16%)为8439.90万元。所得税前FIRR为19.37%,FNPV(IC=16%)为8635.23万元。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为12年。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可以按期回收投资。 2、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损益表和投资估算表计算: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17.77%

投资利税率=年平均利税总额/投资总额=22.86 (六)清偿能力分析

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见附表,累计资金盈余逐年增加,项目的资金状况是良好的。本项目能够满足出资方的要求。资产负债情况见附表,项目资产负债比率逐年减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逐年增大,项目偿还流动资金能力强。通过以上分析测算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获利能力。 (2)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在2012年接待人数2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为8000多万元,占全市同期旅游收入的75%。

巴中色旅游产业带动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民直接受益。预计可为农民提供400个就业岗位,促进农民转变经济观念,农民可以从事二三产业发家致富。推进果品采摘业、民俗旅游业、休闲观光业的长发展,带动200户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社会效益

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不仅可以教育当代人缅怀前辈的丰功伟绩,同时了解我国的艰苦历程,使我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社会环境,从而对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教育素材和场所,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热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该项目将促进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消费带来货币的流入,并以多次交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增值效益,同时带动本地区工业、农业、电力、特色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可解决相当劳动力就业,对加速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意义。在社会效益上,不仅可提高本地知名度大。 3、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绿化了居住环境

美化了镇域街道

改善了接待水平和质量,

同时对增进地区间相互了解和协作有积极的意义,社会效益巨

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科学的利用和保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观光、娱乐和

体育运动的场所,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丰富了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同时带来了信息、资金和技术并提高了生态效益的发展。 (3)不确定性分析

由于旅客人数的不确定性,会给本项目带来潜在的风险。可以按照“面向全国、重在周边、全市统筹、整体推介”的思路,及“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的旅游促销策略,在主要媒体、网络、电视、报纸开展长期宣传,突出地方特色和景区景点的优势,重点塑造通江县红色旅游、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在人口密集场所进行广告宣传,在宾馆饭店、旅行社、出租车上摆放宣传资料,在公交和客运车辆上进行视频宣传。邀请各媒体或报刊记者来华池采访考察,从而提高通江县的知名度,从而应对市场风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