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模块化设计探讨 陈凯红 (广东省中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模块化二次设备对国内厂家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本文从二次设备集成化思路及关键技术入手,进而探讨了模块化二次设备设计方案,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模块化设 计,以其为相关设计人员作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二次设备;变电站 1 二次设备集成化思路及关键技术 1.1需求分析 二次设备整合和集成是实现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最终目标的 首要任务及重要途径。从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二次设备按面向间隔配置,每个间隔部署保护、测控、PMU、 计量、录波等装置,各装置功能相互独立,可靠性高,维护方 便。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及芯片集成化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在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可靠的前提,将现有成熟应用的功能、设备 进行集成或整合。 1.2整合方案 ’ 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新技术的提出,可以采用面向多间 隔进行同类功能集成;面向单间隔进行不同类的多功能集成; 智能化变电站系统在逻辑上可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度层三 个层次,站控层设备集成则采用一体化业务平台。对站控层进 行优化整合,设置两套本地功能监控主机,一台集成监控主机, 操作员站,数据服务器,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功能,另一台集成 监控主机,操作员站,数据服务器,工程师站功能,其余功能 独立设置。 间隔层设备集成方式采J甘多功能测控装置、多合一集成装 置、保护测控装置、站域保护控制装置、集中式保护;例如将 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记录仪一般独立配置和组屏,实现两者大 部分采集单元的共享。35KV线路、并联电容器、电抗器、站 用变在保护测控一体化的同时,增加计量插件即可实现计量功 能。在间隔层实现全站打印机优化配置。 外部进行对时同步侦测,后者对于二次本身故障进行快速侦测, 如对时信号状态等。采用SNTP问答机制进行时间同步状态监 测;以告警直传上送时间同步状态给调度。 2二次设备模块化设计 二次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 施_r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质量难以掌控、二次设备接线:E 作量大的问题。采用预制电缆,实现一次设备本体与智能控制 柜问的标准化“即插即用”连接;减少现场接线、调试工作量, 最终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间的标准化“即插即 用”方案。 模块的安装如搭积木玩具一样,将模块组装在相应的位谢 上。便于现场施 uT二,提高施工进度与质量。首先需要将模块接 口标准化能够同时实现多个模块之问的机械拼接,电气拼接与 网络拼接。机械方面拼接是指模块的安装、固定。电气方面拼 接是指多个模块的装置电源,外部强弱电开入等接口进行整合; 网络方面拼接是指将多个模块的以太网、现场总线等网络通信 方式进行整合。 2.1模块化设计方案 2.1.1组合二次设备的模块式设计 结合变电站标准配送式理念,针对组合式二次设备的特点, 在现有硬件系统及生产T艺不需大改的基础上,设计组合式二: 次柜体,集成多个功能模块设备(后台、服务器、电源等), 在厂家生产、拼装、调试后,以整体形式发往现场,减少现场 施T量及施:I==周期。组合柜内采用同定模块式设计,方便后期 更换及运维。 过程层设备集成方式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就 地柜安装;完成与一次设备相关的功能,包括实时运行电气量 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命令的执行等。 1.3关键技术 新型二次设备的关键技术有:(1)集成化二次设备硬件平 台化技术,采用通用一体化硬件平台和插件式功能板件设计, 达到“插件易更换,装置易互换”的应用效果;模块化的二次 设备由不同的功能单元组成,包括保护、测控、故障录波、网 络分析仪、同步时钟、服务器、交换机、辅助控制设备、交直 流馈线单元、交流ATS、直流充电模块、数据网设备、二次安 防设备、光端机、PCM等等、通过不同类型、数量的功能单 元进行排列组合,来形成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规模变电站 的模块。同进采用模块化的多CPU硬件架构加速内部总线统 高效的数据采样、数据处理、数据存贮、数据传输处理。(2) 二次设备功能模块化和配置组态技术,通过装置支撑软件提供 接口,将应用功能与硬件平台解耦;选配不同的插件和功能模 块组建合适的应用装置;应用功能模块支持可视化编程和配置 组态;具有结构清晰、集成度高、扩展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3)二次设备运行状态采集和监视技术,由自检信息扩展至物 理板件、通信端口以及逻辑链路等监测;采用嵌入式采集方式; 为二次设备可视化运维、健康评估和状态检修提供数据支持。 (4)时间同步状态监测技术,闭环时间同步状态管理,监测量 包括对时状态测量数据和设备状态自检数据,前者对二次设备 一2.1.2组合二次设备的即插即片j 由厂家在柜内设置集中接线区,将柜间装置的输入输出信i-i 号及电源在集中接线区进行航空插头配置,通过与柜外的预制 光缆和预制电缆直接连接,达到与系统沟通的功能。建议采,}}j 装置加标准件的模式安装于模块安装于本体上,尽量不用或少 用紧固件,支持功能单元的在线更换。组合柜与外部预制线缆 在现场可进行快速对接,实现即捕即用。 2.2模块化组屏及内部接线方案 二次设备室组屏采用模块化组屏方式,模块柜内通过采刚 体化底座完成屏柜固定及预制线缆储纤功能;通过屏问侧壁 开孔,完成模块内部走线,减少现场安装接线。 2.3模块柜组合二次设备的即插即用方案 各模块问及与各一次设备之间,采用航空插头实现电气没 备本体与汇控柜间的标准化连接,采用预制光缆等“即插即川” 连接方式替代现场熔接,减少现场接线、调试工作量,最终实 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间的标准化连接方案。 参考文献 【1]曹楠,王芝茗,李刚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重构初探【J1.电力 系统自动化。2014(5). 【21郭鑫.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测试技术,rql'gg[DI.华北电力大学 2015. 2017年第14-R,R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