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这些都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我最向往的还是那三苏祠。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三苏祠参观。刚一进门,一个巨大的苏东坡塑像便出现在我们面前。他长着乌黑的头发,挺直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和嘴巴,看起来十分精神。哦!原来这就是苏东坡呀!只见他右手托腮,左手持卷,仰望天空,仿佛在思考什么。走进殿堂,里面有四个红漆的木头大柱子,上面刻着四句话:粗粗布衣,铁杖芒鞋,半生潦倒,一世风流。四句话虽然不长,但却体现出苏东坡一生的经历和成就。东坡双目眺望远方,好像在回想自己坎坷的一生,我也情不自禁的回忆起了自己的学习生涯,那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铭记于心。
苏东坡曾在一个夜晚漫步河边,只见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小路,一旁是茂密的树林,而小路的尽头却是“望湖楼”。苏东坡正坐在岸边品尝着美酒佳肴,欣赏着月光下的美景。忽然,狂风呼啸,乌云密布,一会儿雨点从天空中倾泻下来,苏东坡被淋成了落汤鸡。抬头望去,只见明亮的圆月和璀璨的星星遥相呼应,互诉衷肠。苏东坡高兴极了,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激动得哭了,泪水和着酒一同洒在了月光之上,是那样的绚丽
- 1 -
夺目。此后,他用圆月比喻亲人团聚,表达对人们的思念。 再往前走便到了墓地,大家都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两个苏东坡呢?苏东坡死后,苏轼苏辙请求葬在一起,百姓为纪念二苏,就修建了东坡园。那片墓地依旧保存完好,虽然已经饱受沧桑,但依然肃穆宁静。苏轼一生历尽艰辛,困苦磨难,但他始终坚守信念、豁达乐观。他独立特行,仗义执言,创作诗文,抚琴煮茶,教书育人……可以说苏轼不仅文学修养高,而且在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他一生淡泊名利、旷达率真,曾被贬黄州、惠州,谪居儋州,迁海南,都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超然的心态笑对命运的捉弄。他留给我们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苏东坡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一位文学巨匠,一位生活能手。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