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大教育管理专业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

电大教育管理专业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

来源:世旅网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

2002—2003现代教育思想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

(1.主体 自我2.现实 历史3.知识 科学 信息 团结协作4.学科 实践 人文教育5.结合 教育 智 劳动6.全民 )

1.尊重学生 的地位,重视学生 的教育,现在越来越成为中外教育人士的普遍共识和实践信条。

2.教育经验既是对教育 的直接反映和认识,又是对以往教育实践的历史延续和积淀,它是教育思想建设的 前提和现实基础。 3.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 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 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 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 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4.人文 教育与人文 活动相结合

是 的基本途径。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5.教劳 思想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开始出现。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认为劳动和 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劳动不仅能发展体力,并且能发展 力,形成人的道德,从事劳动的人能够形成一种信念,相信 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6.人们习惯于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地名,音译)召开的“世

界 教育大会”作为全民教育思想正式产生的标志,并认为全民教育是9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教育思想的涵义。

1.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认识,(3分)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社会性和前瞻性等多种特征。(2分)

2.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2.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对象的全体性;(1分)教育内容的基础性;(0.5分)教育空间的开放性;(0.5分)教育目标的全面性;(1分)教育价值的 多元化;(0.5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0.5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0.5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 展。(0.5分)

3.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3.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3分)其一,一般意义的人文教育,其主要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1分)其二,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1分)

4.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4.《学无止境》提出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3分)前者体现为目的性强、能自我调控和具有独创性等;(1分)后者体现为适宜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人际交往特点和维护公众利益等。(1分)

5.简述“自我导向学习”。

自我导向学习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理念,即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2分)而学习者本人要学会学习,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 习动机和方法,(1分)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1分)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1分)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案 例: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得面面相视,而后捂住嘴埋下头嗤嗤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着脸象 只受惊的小鹿手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的女孩当作了笑谈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 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走了。后来,老师通过让女孩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 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 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美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有了快乐、自信的笑容。

1. 虽然人文教育的影响时刻都存在于我们身边,但学校教育中的人文环境永远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加以细心发现和精心培育。案例中的老师善于利用“办黑板 报”、“手工比赛”和“主题班会”等具体方式,让这位容易受到歧视的女生得到展现自己心灵手巧美好品质的机会,也让同学们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充满美好希望 的事物,提高了思想认识的境界,使班集人文环境得到改善。老师的做法是成功而富有启发的。(5分)

2.学生对于生活中美与丑的最初的认识,一般都处于简单和直观的水平,但这

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不能简单使用批评或说教的方式来给他们以帮助。(3分)

3.让生活本身来教育孩子们吧,因为在我们的世界上,往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更具有发现美好事物的经验和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周围同学和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可以让教育赢得出乎意料的成功。(3分)

4.让同学们的善良的天性都得到发挥,需要教师去创造一些必要的教育方式,如此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共同开拓一片促进美好事物得到发展的空间,这也是我们教师、长辈应有职责。(5分)

2.请阅读下面这则案例,谈谈你对这位班主任事后的建议。

案例:上课铃响后,某班班主任刚准备上课,发现有几个在课间踢球的学生衣冠不整地路进来,于是当众大声斥责说:“××,你是体育委员,这个头带得好,请欣赏一下尊容,那德性!” 不料,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声。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什么‘德性’?老师怎么骂人!”学生的反诘让老师大为难堪,为保 住面子,老师放慢了语速,加重了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什么头?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 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辩,又把其他几个学生训斥一通后才宣布上课。

[题目二参考答案]

显然,这位班主任是过于看重了自己在师生关系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他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不能有丝毫妥协和让步,以致于不惜破坏上课前全班同学所期待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也要为“挽回影响”、保住面子而加重语气来训斥学生。(5分)

其 实,我们不应该过于强调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教导,否则我们只能培养出来一大批只会“听话”的孩子。有的时候,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促进教师自身进步所 必需的,因此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学会倾听我们学生的意见,而万万不能视学生的批评意见为顶撞老师的不良表现,伤心动气,实在为教育之大忌。(5分)

建 议这位班主任平时多与同学接触,将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平日的共同交往和活动中,同时加强学习,充分了解当今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优 势,克服不良习惯的影响,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共同学习生活的伙伴,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以真挚师生感情为基础建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可靠的威信。(6分) 四、论述题(35分)

为什么说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分)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这主要是因为:

发 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5分)从教学过程的实质上讲,学生如何学、如何活动,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素质发展的状况如何,这 才是我们判断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也才能从中看出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4分)应该坚决反对把老师的教学工作抽象出来作为教师的活动来片面加以强调, 甚至凌驾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上,要求学生以所教为准则,把教学作为教师自己的表演。不关心学生实际成长过程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根本上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 育目标。因此必须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之成为现代教育质量的基础。(3分)

发 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还因为它本身就是实现现代教育的育人价值和体现现代特色的重要方面。(3分)如果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 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教育活动就会成为外在于学生的苦差事,让学生强制接受的苦闷的生活,终又会有什么好的成果呢?(6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发挥和培养学生主体性方面的改革实验,无数成功的经验已经说明,历来为人们所忽视的学生主体性问题,成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个问题上一旦有所突破,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发展素质水平。(6分)

[视结合自己实际体会加以论述的水平,另计0—5分]

2004—2005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1.认识 2.现实 实践 历史3.主体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思想 改革和发展 现代 4.主体性5.民主) 1.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_____功能。

2.教育经验既是对教育_____的直接反映和认识,又是对以往教育_____-的历史延

续和积淀,它是教育思想建设的_____前提和现实基础。

3.本课程所讲述的科教兴国思想、素质教育思想、_____、科学教育思想、

人文教育思想、______、实践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等,都是从我国当前教育_____的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着眼于探索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教育______化的现实问题的。

4.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_______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实践就谈不上实践能力的发展。

5.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_______化、终身化进程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1.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

2.试列举三条“应试教育”倾向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

2.学校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整个中小学教育变成大学预备班的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单纯分数标准评价学生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

3.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如何?

3.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考试应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质。

4.概括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得面面相觑,而 后捂住嘴埋下头嗤嗤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的脸象只受惊的小鹿,乎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 的女孩当作了谈笑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 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走了。后来,老师通过让女孩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关的剪纸艺术, 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关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 有了快乐、自信

的笑容。

2.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下面这则案例的看法:

我国某学校,来了一位美国的访问教师,对中国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美术教育。有一次,他以“快乐的节日”为题让孩子们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的是圣诞树,而且一模一样。他 惊叹之余顺着孩子的视线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同样的圣诞树。于是,他把墙上的圣诞树盖起来,要求孩子们仍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重新画一副画。这一回,孩子们咬着笔头,瞪着眼睛,无从下笔。 [题2参考答案]

1.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就应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回答问题时的丰富的想像力。 2.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很重要,如何针对中国孩子的特点来强调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突破单纯模仿的思维习惯,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

3. 本案例中孩子们的表现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受到环境和认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说明先前教育上过分强调整齐统一的概念性认识,已经严重封闭了孩子们活 泼自由思维活动的空间,后果是可怕的。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不能凭空想像,应该多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生动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学习的资料,拓展视野,加 深对于事物的体会和认识。这方面要进行专门研究、大胆实践。

四、论述题(20分)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答题要点提示: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哪些特征,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等] [评分参考要点]

实 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具有八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 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注重学生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需要 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正确对待以往的基础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改善外部条件的关系;素质教育与考试 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发展特长的关系。注重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是教师提高自身素

质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实施素质教 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素质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 主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防止片 面突出重视智育的传统的做法。当前尤其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加强理 想、道德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智育工作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能力,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

[能结合自己实际体会的分析,计。0--5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理论型 政策型2.学习者 创新3.实践能力 创造性4.科学 信息 团结协作5.民主)

1.本课程将教育思想划分成——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三个部分。

2.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则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性学习。

3.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尺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4.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5.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化、终身化进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1.教育认识产生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认识的基础;教育实践也需要教育认识的指导,教育认识是教育实践的向导。教育忠想能够帮助人们深刻认识教育事物,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2.为什么说“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2,因为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相联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所以它是现代化事业的基础设施。 3.简述科学素养的成长规律。

3.科学素养主要是在学科学、用科学、探索科学的活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科学素养的成长要求科学教育活动必须是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的。 4.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4.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

任感、平等待人、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尊重他人。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把人文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案例材料]小小学生当“官”搞“腐败”引人深思

一位姓范女士曾打电话给报社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该女士11岁的女儿张玲(化名)今年在某市39中上小学四年圾,昨天一大早女儿就早早起床收拾准备外出。临走时,女儿神秘兮兮告诉妈妈:“这一期期末我当上了班上第四组小组长,今天我们组10个同学凑钱请我到公园吃烧烤。”范女士追问女儿为啥同学要请她,女儿神气地回答:“我是小组长,手下巴结讨好我噻!过春节时,他们还会送我礼物,请我吃肯德基哩。”

中午12时,记者和范女士终于在公园找到她的女儿张玲,只见几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正在给她敬饮料,“组长,组长”叫个不停,而张玲却端坐在一边慢慢享用,尽显“领导”姿态。“当上小组长,平时好处可多哩,他们会送我好吃的,还有礼物,就像当初我送组长、班长糖果、玩具一样”。张玲神气十足。

当记者问及为何这般尊敬“小组长”时,一位叫张欣的同学抢着回答:“她是我们的小组长,管收发作业本,旷课缺席考勤等,权力可大哩!我们对组长好,到了关键时刻,组长会放过我们,给我们许多方便。”

某市三中三年级二班的一位姓董的同学昨日向记者透露,他们班上竞选班长,有的同学竞为拉选票送同学东西,请同学吃饭,有的甚至还抬出父母的“官帽”。有的同学当了“班官”,不是想着为同学服务,而是为有人送礼物、糖果,被同学前呼后拥。 [题l参考答案]

人文教育思想认为: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3分)

题中案例反映出当前不良社会风气渗透到我国学校教育中来的严峻现实,说明要把人文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必须全社会都来重视综合治理社会风气,杜绝“腐败”现象对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侵害。(3分)

案例描述的事实反映了学生盲目效仿社会上的庸俗作风和官场腐败的消极现象,给我们提出了“必须重视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这个严肃的课题。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是非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同时国家主管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人文教育方面也同样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负有责任。目前特别应该注意对网络、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及一般舆沦宣传环境和文化事业发展加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文化、宣传部门应该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理宜气壮维护社会良知,保持社会生活中的正确的价值导向。(5分)

学校在这方面应该主动与社会其他教百机构联合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处康发展的教育活动,补充人文学科知识教学的不足,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领会社会分工下的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理个人事务和社会交往的艺术,提倡建立广泛的同学友谊.培养学生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文精神。(4分)

2.从下面的案例材料中,你认为能够得出对我们的教育思想的启示有哪些?

[案例材料]某中学初二学生小王是个瘦弱的女孩,在她的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让所有的鸟儿都回到自由的空间去,因为鸟儿是属于蓝天的。有一天,她遇到一只受伤的幼鹰,看着幼鹰那无助的眼神,她的心颤抖了。她把小鸟带回家,精心地加以喂养和治疗,幼鹰终于慢慢康复了。为了让这只幼鹰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她将幼鹰送到了本市的动物园。她说人类应是动物的朋友,放飞了一只鸟儿,实际上也是放飞了自己的爱心。然而,这件事情也有另一种看法。和小王作邻居的小张就对此很不以为然,他给同学们说,她家也要吃肉的,再

说,要放鸟儿还不容易,非要送到动物园,真是虚伪! [题2参考答案]

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是人文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从小培养对于自然的关爱,不仅有利于现代人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们博爱的精神。(5分)

人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的天性是要亲近自然的。小王同学能够为“幼鹰那无助的眼神所打动,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神来挽救一个自然界的生命,这种善良的行为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人文教育所要追求的一种目标。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自觉地做到“善待自然”,尤其是片面理解“弱肉强食”,竞争规则的人们,案例中小张的言论就代表了漠视良心的这种社会现实,(5分)

小王和小张是邻居,然而他们对于自然的情感体验相去甚远,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们社会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价值冲突,所以我们的人文教育应该注重把自然和社会统一起来,培养理解与和平仁爱的生存空间。(5分)

四、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谈谈你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的。;

[评分参考要点]

1.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2分)

2.实施素质教育,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因材施教。(3分)

3.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有所进步。(3分)

4,改变只重视智育的做法,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2分)

5.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分)

7.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行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3分)

凡能较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加以分析讨论的,计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