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复习目标: 1、背诵课文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练才能够造就。 复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孟子,战国时期 思想家、 教育 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选自《孟子》,这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二、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畎.亩 傅説. 曾.益 胶鬲. 行拂.乱 拂.
士 三、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衡.
于虑 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助 2、词类活用: 劳.其筋骨 使„„劳累 饿. 使„„饥饿 空.乏. 使„„经受贫困 所以动.心 使„„ 震动 行拂乱.其所为 扰乱 人恒过. 犯错误 入.
则无法家拂士 国内 出.
则无敌国外患 国外 3、一词多义: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拂: 行拂乱其所为 发: 发于畎
亩
降大任于士人也 则无法家拂士 发于
声
征于色
生于忧患
4、重点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士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
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四、小组讨论课文内容。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出身贫困,经历磨难,终成大业。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任何人,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 3、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思想、身体、行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五、中考题精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使„„苦恼 )②困于心,衡与虑 ( 通“横”,梗塞。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3、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3分) 【相关链接】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持把每周二为安全教育日,专讲
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2005年开始,每期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中,固定疏散路线,要求每班必须成单行,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操场固定的位置他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楼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都要站在各楼梯的拐弯处汶川地震时,他在出
差,而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无一伤亡 现实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