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力量
——市教育局机关服务品牌“教育服务校校行”简介
2012年,姜堰市教育局全面启动了“教育服务校校行”活动,坚持在行走中改变思路,在行走中促进发展,在行走中传递兴教为民的力量。
阳光助学校校行,一路传递温暖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教育公平的阳光,教育系统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启动,机关工作人员和全市教师人人挂钩联系、走访慰问贫困生、学困生、残疾学生、离异家庭的学生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问题。面对面的走访,不仅让教职工真切地感受到了特殊家庭求助的目光,也唤起了我们加大助学力度的良心和责任。一年来,全市先后出台了4个教育救助政策文件,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292人,发放助学金133.88万元,减免学费54.29万元;资助普通高中学生1607人,发放助学金234.31万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20人,发放生活补助441.79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810.49万元,免收住宿费258. 07万元;资助学前教育幼儿1442人,资助经费142.6万元;资助大学新生57人,资助经费12.2万元,为1079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982.46万元。全市形成了覆盖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助学体系。秉持教育惠民的理念,踏着教育公平的基石,阳光助学校校行,洒下一路温暖的阳光。
教师发展校校行,一路结伴向上
为了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按照把培训送到每个学校、把动力传递给每个教师的目标,教育局开展了 “菜单式”“送培到校”活动,先后有50多名特优教师被派往全市各学校
1
现场带徒授艺,开办培训讲座150多场;邀请外教、专家教授对300多名初中英语教师、1900多名班主任、170多名初中物理教师、900名幼儿教师、200多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297名校级干部进行全员网络培训、引智培训。根据教师学历提升的需要,主动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将110多人的本科生班、近40人的研究生班办到了姜堰教师的家门口。安排30多名机关干部和20多名城区学校中层干部到各农村学校挂职锻炼,同时借助5个教育集团和9个教育联盟让30%的教师流动起来,农村学校的管理力量和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深入到各学校挖掘先进班主任的事迹,在教师节期间举行魅力班主任颁奖典礼。教师发展校校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新增特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9人,姜堰市学科带头人4 9人、教学能手1 3 5人、教坛新秀2 1 6人,教师参加泰州市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竞赛获奖人次达150多人。最近,我市又被评为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市。
规范办学校校行,一路风清气正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学生负担重、教育收费乱、少数学校管理品位低等教育顽症,教育局通过随机抽查、跟踪走访,深入到每所学校现场摄像、督查整改,引导学校将常规管理变成常态。规范办学校校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中小学生统一了作息时间,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下降,校园“四节”活动风生水起。实施了严格的教育收费公示、督查制度,推行了教辅用书一教一辅及准入制度,教辅用书滥用乱订问题得到根治,年内全市未发现一例违规收费行为。规范热点学校招生行为,社会各界对我市今年的招生工作给予充分理解和一致好评。连续两年的常规管理校校行活动,把学校引入了适应转型、自觉转轨、主动转变的发展快车道。2012年全市有5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了泰州市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其中有16所学校顺利通过了泰州市验收。11月9日,在市纪委组织的教育系统行风评议活动中,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9%。
有效教学校校行,一路收获精彩
2
每周二、周三是教育局机关雷打不动的“有效教学服务日”。每逢服务日,教学指导专家服务团,就早早深入到随机抽取的学校听课、评课,检查过程性教学资料,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指导学校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有效教学校校行活动一年来,由教研人员、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组成专家服务团,走遍每一所学校,现场听课评讲1000多节。点对点、面对面、手牵手的现场指导,促进了以研兴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的有效教学风气的形成,并产生了一批有效教学特色典型,所有学校均有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有效教学校校行活动的开展,使“教研力”变成了教师的“教学力”、校长的“办学力”、学校的“发展力”、区域的“教育生产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高位攀升,2012年高考,全市4000多人达本科控制线,本科上线率继续保持泰州领先、全省一流的态势;中考各项指标也继续在泰州名列前茅。全市有近千名学生在省内外各级各类比赛中大显身手。姜堰电视台《名师讲堂》已连续录播近40期,厚重通灵的姜堰教学风格正在形成。
平安校园校校行,一路呵护安宁
机关人员每人挂钩联系和包保1所学校,每月至少到挂钩包保学校检查安全工作1次,检查学校安全管理和维稳工作,查看学校秩序、校舍、校车、水电、食品卫生等,深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协调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师生平安。平安校园校校行活动以来,先后投入60多万元,为全市59辆接送学生车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校车标志灯、停车指示牌,缴纳了每座保额30万元的客车承运人责任险,落实了“十定十统一”、“亮牌”管理新举措,促进了全市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的全面提升,多家省级媒体对我市校车管理的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与市保安公司联合,组织开展校园警务室CK报警装置操作技能培训,并对全市87家校园警务室CK报警装置进行全面排查。与多部门等联手,对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部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顽症”得到根治。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23所学校创成了省平安校园,20所学校创成了省绿色学校。
3
文化特色校校行,一路花香满径
一年来,围绕“一校一品”的追求,教育局成立专门工作组现场指导学校敲定了文化特色建设方案,跟踪了解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情况;邀请一批省内知名教育专家和主流教育媒体,包装、推介一批特色名校,在市电视台和教育周刊开辟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专栏,宣传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亮点,召开了学校特色建设现场会,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廉洁文化进校园”巡回展览。文化特色校校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所有学校都根据本校的办学传统提炼出了核心办学理念,并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省姜堰中学、姜堰二中、姜堰市艺术学校、姜堰市二附中,溱潼二中、市实验小学、市东桥小学、梁徐中心小学、白米中心小学等已经成为享誉市内外的特色品牌学校,学校党建工作“一校一品”的格局也已经形成,姜堰教育正在用文化软实力推开全面现代化之门。
教育服务校校行,这是埋头实干的行走,是接地气、暖人心、同呼吸、共发展的行走。在行走中我们收获了一路风景,在行走中我们找到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路径。中国教育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报相继对我市“教育服务校校行”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路上,我们一定能到达风景绮丽的远方。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