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3.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时,位移为S,当速度为4V时,位移为:( B ) A.9S; B.16S; C.4S; D.8S。
4.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BD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个人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C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6.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B )
A.1:4; B.1:3; C.1:2; D.1:1。
7.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是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A )
2SS2S2SA.; B. ; C.; D.。
n1n12n1n2
8. 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D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9.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B ) A.50m; B.56.25m; C.75m; D.150m。
10.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C )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 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1
1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 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下列选项中不正确...
的是:( C )
A. 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25 m/s; B. 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2.25 m/s; C.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 ; 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
12.物体沿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 )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 >V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C.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增小。 14.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 g取10 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B ) A. 5 m; B.11.25 m; C. 20 m; D. 31.25 m。 15. 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最后到达地面,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C ) A.1.2 m; B. 3.6 m; C. 6.0 m; D. 10.8 m。 16.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 m, 小球 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 则下列哪个选项不正确:( C ) ... A. Vb10m/s; B. Vc = 3 m/s; C. de = 3 m ;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二、实验题(本题共2题每空2分,共12分) 17.(12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 交流 (选“交流”或 “直流”)电源;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8所示0、1、2、3、4、5、6为实验中所取的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那么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求出加速度a= 1.92 m/s2,打印计数点4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V4= 0.768 m/s。 18.(8分)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在每条纸带每5个计时点取好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时间顺序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 B .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6.6 m/s2. 2 三、计算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9. (6分) 一个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那么 (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最后1s的初速度是多少? (3)在最后1s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g取10 m/s2) 1解:(1)、由hgt2得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 2t2hg245s3.0s„„„„„2分 10 (2)、物体最后1s的初速度即为2s末的速度 Vtgt102.0m/s20m/s„„„„„2分 (3)、在最后1s内通过的高度是H为: 1 HV2tgt22010.5101225m„„„„„2分 2 20. (8分)在水平导轨AB的两端各有一竖直的挡板A和B,AB长L=4 m,物体从A处开始以4 m/s 的速度沿轨道向B运动,已知物体在碰到A或B以后,均以与碰前等大的速度反弹回来,并且物体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了使物体能够停在AB的中点,则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 解:物体从开始到停止经过的路程S可以为: S24n„„„( n = 0,1,2,3„)„„„3分 22aS„„„3分 由Vt2V0 得:a4(m/s2)„„„( n = 0,1,2,3„)„„„2分 12n 21.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率在学校区行驶。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追去。 ⑴. 警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最远? ⑵. 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 ⑶. 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为多大?位移多大? 解:⑴.警车从出发到两车最远时所用时间t1为: t1V2510s„„„„2分 a2.5 3 ⑵. 警车追上超速车用时t2为: 1 Vt2at2t220s„„„„2分 22 ⑶. 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V/为: Vat22.5m/s20s50m/s180km/h„„„„2分 警车的位移S为: SVt22520500m„„„„„2分 22.(8分)一个滑块沿斜面静止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10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 ,求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2)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 (3)滑块A到初始位置的距离? 解:设时间间隔T=2s (1)由aSBCSAB106得am/s21m/s2„„„2分 22T2SABSBC610得VBm/s4m/s„„„2分 2T22(2)由VB(3) 由VB22aS解得S=8m„„„2分 SOA = S -SAB=2m„„„2分 23.(8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 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V 甲 乙 s0 L 1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S0VtVt (2分) 2将V=9m/s代入得到:t=3s (1分) 再有 V=at (1分) 解得:a=3m/s2 (1分)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由S12at(2分) 2代入数据得到 S=13.5m (1分)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 (1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