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来源:中安在线 2008年12月29日
位于黄山市休宁县东郊的古镇万安是中国古代罗盘的主要产地。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性指南针的指向特性并加以
利用。黄帝曾发明“指南车”。而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一种叫“司南”的占卜用罗盘。罗盘利用磁针的磁极性,在磁针的四周置以方位盘,依靠指南针判定方位。在方位盘上按照一定规律和原理排列一些有意义的字词,又使得方位盘有了占卜的意义和作用。罗盘便是这样一种既用于航海辨别方向又用于建筑风水占卜的传统工具。
中国罗盘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由早期的辨方乘气罗盘,逐渐演变为繁杂的带有玄学命理的风水罗盘。其盘面内容中记录了一些古代天文、地理和气候知识,包括了许多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化等内容。中国古代罗盘按产地划分有内地型和沿海型两类。沿海型以福建漳州和广东兴宁为中心,其功能主要是用于航海指向。内地型以徽州休宁的万安街,即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为中心,其主要功能为测定房屋建筑和墓葬的方位及平面布局。万安生产的罗盘在历史上被称作“徽盘”。
万安是现今全国仅存的手工制作罗盘的产地。万安罗盘的传统制作工艺沿袭约六百余年,工艺流程严格规范,技艺精湛缜密,所制罗盘、日晷等产品规格全、品种多、精度高,是中国古代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和遗存标本,是风格独特的徽州文化的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精品,清康熙年间万安罗盘业生产的一具徽式罗盘,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
万安是古徽州四大名镇之一,以东面的万安山(又名古城岩)而得名。集镇雏形早在汉隋时即已形成,文献可稽的历史就有1700多年。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孙休继位,为避名讳,改休阳县名为海阳县,县治从凤凰山(即今海阳镇西郊凤凰山)迁至万安山。此后至唐代,这里作为郡(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达470多年。万安处于下通屯溪、岩寺,上至黟县、祁门、婺源,远往安庆及赣、湘、闽等地的陆路交通要道,且依畔钱塘江上游水运干道横江,船行溯流可到黟县渔亭,顺水直达浙江杭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商业枢纽功能,这里成为休宁县的重要商埠和水运码头,逐渐形成长达五里的临江街市。
明清时期,万安街名列休宁九大街市之首,民间有“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之誉。五里狭长街道,两侧店铺作坊林立,又有“一线天”街市之称。即使在已呈衰退之势的清末民初,沿街仍有布匹、百货、山杂货、粮油、糖坊、酱园、食品、烟酒、典当、国药、徽墨、罗经、糟坊、炉坊、酒馆、客栈、轿行、马行等50多种行业140多家店铺和手工作坊。更可想见其鼎盛时期的繁荣状况。1987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万安街罗盘制作业始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叶。后受太平军与清军在皖南争战的影响而衰败,民国初年又重振辉煌,并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初。一度停顿后,于1982年恢复生产。万安罗盘制作工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万安之所以成为中国罗盘的主要产地,与徽州人特别崇尚风水和徽州多风水师有关。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古代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理想境界,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门学问。徽州地处东南,山奇水秀,梁高祖曾誉之为“新安大好山水”。巍峨的山脉、起伏的丘陵、蜿蜒的江河为风水理论的实践提供了大好舞台。南宋《新安志》载:“其民之弊,好委人事,泥葬陇卜窆至择吉岁,市井列屋,犹稍哆其门,以傃吉向。”说明当时的徽州人对房屋建筑和墓葬的风水已非常讲究。而清初休宁县万安人赵吉士所著的《寄园寄所寄》更有“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其平时构争结讼,强半为此”的说法,可见得徽州风水之盛行。徽州的美好山水及徽州人对风水的极力追求,以至于明清以降东南民间流传“生在扬州,玩在杭州,吃在苏州,死在徽州”的谣谚。死后能安眠于徽州,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的人生最大幸事之一。徽州自古有自承一脉的风水体系,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何令通。
何令通(922—1019年),名溥,字令通,原为南唐国师,精堪舆家说,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因谏李璟修牛首山陵不利,谪为休宁县令,曾整治休宁县城风水。后辞官
为僧。《休宁县志》称:“凡徽人葬地之善者,多为何国师所扦。”何令通的风水术一直在徽州传承。如婺源济溪的游氏家族,即“得舅氏国师何令通青囊之学”,历代均出过不少著名的风水师。明代游元礼还曾于“永乐初应诏卜天寿山陵,优赐还山”。而何氏后人休宁著名风水师何可达,正是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明永乐年间改造村落环境、构建村中水系的规划者。徽州人对风水的追求以及风水师的层出不穷,为罗盘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万安罗盘业应运而生。
万安历史上的罗盘店主要有方秀水、吴鲁衡、胡茹易、胡平秩等。方秀水罗经店(“罗经”是风水师们对罗盘的敬称)是万安罗盘的早期名店。店址在万安上街原水碓房附近。该店创办于元末明初,是方氏世传祖业,其创办人方秀水生平不详。明代及清代前期曾一度垄断万安罗盘业,在全国罗盘界享有盛名。清末,方氏女婿黄月樵(字焕章)既能行医,又善堪舆之术,继承岳父家业,后方秀水罗经店即由黄氏承袭。另外牌号也租于余氏、朱氏经营。黄氏经营的方秀水罗经店产品为正品,加“元记”印章;其他店的产品为副品,加“焕记”印章,以示区别。清末民初该店曾兴旺一时,产品畅销海内外。民国时期的制作名师有查连喜(该店“执事先生”,即经理)、彭老先生等。1936~1938年,随着这两人的先后去世,方秀水罗经店闭业。
历史上万安罗盘最著名的制作工艺大师是清代的吴国柱。
吴国柱,字鲁衡,世居休宁县万安上街。生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幼年即进入罗经店当学徒。吴国柱颇具天资,手足勤快,技艺进步很快。逐步成长为一名颇受店主和师傅青睐的年轻技师。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不仅非常精通自己承担工序的技术,也逐渐掌握了其他工序的一些技艺要求,甚至对安装磁针的关键技术也有所了解。由于他细心揣摩,刻苦钻研,成为少有的能独立生产罗盘的技师。雍正年间(1723—1735年),在技术和阅历都已经成熟的时候,他创立了自己的店号——“吴鲁衡罗经店”。店址设万安上街,
与著名的方秀水罗经店相距仅数十步。创业初期,吴鲁衡店借用名牌推销自己的产品,其早期外销罗盘,均使用“方秀水罗经店监制”的牌号,只是印章有所区别。以“方秀水罗经店监制”推出的优质“吴鲁衡罗盘”上市以后,很快立足于市场。吴国柱不满足于此,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生产方面,他在秉承罗盘制作古法的基础上,刻意钻研新技术,改进工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以精湛缜密的技艺提高罗盘精度,开发盘式品种,还发展了日晷、月晷和指南针盘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营销方式上,吴国柱也进行了改进。原来罗盘多为直接销售,顾客往往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华南川贵辗转跋涉,亲自来到万安选购。吴鲁衡罗盘店则在直销之外,还开办了函购业务。经过吴国柱的苦心经营,吴鲁衡罗盘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地,还远销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吴鲁衡罗经店”也成为遐迩闻名的著名店号。乾隆中叶(1760年前后),为罗经业呕心沥血了一辈子的吴国柱在万安逝世,享年约六十岁。
吴国柱之后,吴鲁衡罗经店由其子光煜、字涵辉(1744—1806年)继承父业。光煜再传与洪礼(1785—1830年)、洪信(1791—1849年),即取涵辉之“涵”字和光煜之“煜”字的谐音“毓”而分为涵记、毓记两支:涵记由洪礼传与肇坤(1810—1863年),肇坤之后由外姓詹文成沿用牌号租承经营,詹文成传与詹子章(1882—1961年);毓记由洪信传与肇瑞(1817—1861年),肇瑞传与毓贤(1851—1922年),毓贤传与慰苍(1900—1961年)。正是在毓贤时期,吴鲁衡罗经店生产的罗盘、日晷于1915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这也是中国工艺产品首次获国际大奖。1961年,随着两位经营者吴毓贤和詹子章的相继去世,毓记、涵记吴鲁衡罗经店先后歇业。
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点,对工艺流程和技艺手法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一具罗盘的制成,需要各种不同工种的协作,一般要经过六道工序,有严格的操作要求。
第一道工序是制坯,首先是精选坯料,必须选用质地坚韧细密不显纹理的特等木料,一般用虎骨树料,根据不同直径、厚度,锯好罗盘毛坯。
第二道工序是车圆磨光,将毛坯用车床车圆成型,再以细砂纸和木贼草(也是一种中草药)磨光,并挖好装磁针的圆孔。
第三道工序是分格,依照不同型号、盘式的图谱,从同一圆心以长短各别的半径划圆周为横格,再按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刻直格。依推数派系、诸家盘式分别刻画,不允许有细微误差。
第四道工序是书写盘面,按照秘藏图谱,用毛笔蝇头小楷,依各种盘式书写分格的内容,须严谨细心,端正无误。
第五道工序是上油,包括熬炼桐油,有独特的工艺传统,要多次上油,其技艺超过对漆匠的要求。罗盘的光亮度全凭这道工序,油得好的罗盘百年后仍光洁清晰。
第六道工序是安装磁针,这是最关键的工序,一般均由店主亲自在秘室内单独操作。其技艺往往“传媳不传女”。首先是磁化钢针,即将钢针置放在天然磁石上经半个月以上,使其磁化。原方秀水罗经店中使用的磁石,是采自于长江三峡水底的天然磁石,有六寸长、二寸宽、二寸高,是其“镇店之宝”。吴鲁衡店中的磁石稍小。其次是磁针安装,要精密地测定针的重心,然后牢固的安在圆孔里,而且不能使支点产生阻力,以便于指针自由转动。磁针装毕,最后封盖圆玻璃片,一具罗盘制作完成。
旧时罗经店均为家族性作坊,为保证自身利益,技艺秘不外传。罗盘制作过程中各个工种、每道工序各司其职,不得混淆。因此,除了磁针必须店主自己安装外,开办罗经店
一般需五位以上的师傅,且都是终身受聘,年少进店,老死出店。
万安罗盘根据罗盘的直径尺寸,其规格约有11种,即2.8、3.4、4.2、5.2、6.2、7.2、8.2、8.6、10、12、18.6寸。2.8~5.2寸的为小型罗盘,6.2~8.6寸的属中型罗盘,8.6寸以上的属大型罗盘。为精密起见,一般5寸以上的罗盘都加配方形托盘,托盘八方对分线与内盘丝毫不差。小型罗盘直径小,圈层内容少,精度稍差,如3.4寸的罗盘仅有9环,但小型罗盘又有着携带方便的优点。大型罗盘圈层内容多,信息量大,精度高,但其尺寸大,不便携带。而中型罗盘较为适宜,如6.2寸的罗盘有22环内容,一般已足够使用。风水师察看大型地盘时则常选用精度高的大型罗盘。
罗盘品种按盘式分,主要有“三合盘”、“三元盘”和“综合盘”三种。三合盘的主要特征是由三层二十四方位组成,即有地盘正针、人盘中针和天盘缝针三环,结合其他层环的内容使用,可以定向、消砂、纳水等。三合盘又称“杨公盘”,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晚年为便于消砂、纳水,依据日影方位对风水罗盘进行改造的成果。三元盘的主要特征是有易卦六十四卦圈层,一般只有一层二十四方位,即地盘正针,可用元运推其方位之吉凶。三元盘又称“蒋公盘”或“易盘”,因其易卦层为风水名师蒋大鸿所创立。综合盘是综合了三合盘和三元盘的一些主要圈层组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保持了三合盘的地盘正针、人盘中针、天盘缝针和三元盘的易卦层,以及两种罗盘的其他主要圈层,所以综合盘层数细密,内容庞杂具有多种功能。
此外,吴鲁衡罗经店生产的日晷和月晷则是用来通过观测日影和月影以定时刻的仪器,可以根据节气的变化而调整刻度,是中国传统的科学测时工具。门尺则是旧时建房时测定门户的专业用具。
198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涵记吴鲁衡罗经店传人詹子章之孙詹运祥继承吴鲁衡
罗经店的工艺传统,在万安上街原店址附近重新开设老吴鲁衡罗经店,恢复罗盘生产。20多年来,詹运祥带领其女儿、女婿一直生产传统“徽盘”,其制作工艺与使用原料仍保持清代以来的风格。现在年制作罗盘约2000具,并生产日晷等,产品销往国内各省、自治区和东南亚、欧美各国。1995年,吴鲁衡罗盘在中国(黄山)专利技术及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万安罗盘是历届国际周易研讨会的指定考察项目和使用产品。多年来,万安吴鲁衡涵记罗盘店还作为传统文化旅游点接待了许多中外游客的观光游览,万安罗盘也作为旅游纪念品受到人们的喜爱。1992年,吴蔚苍的儿子吴水森重捡祖辈技艺,在家中组建“万安吴氏嫡传罗经店”,1995年又成立了“休宁县万安吴鲁衡罗经科技研究所”,制作的罗盘、日晷等在1995年“中国专利技术及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5年初,他根据史料记载,又研制恢复了已失传500余年的缕悬式罗盘。此后,又有“胡茹易”、“方秀水”、“万安古镇老罗盘店”等相继开业。
万安罗盘是现存全国唯一的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它承载着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的磁性指南技术的应用及其制作技艺。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中分格的划分涉及等到数学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罗盘盘面内容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包涵着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哲学、易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所以,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的传承,为我们研究中国磁性指南技术发展史、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中国科技史、中国社会史、中国建筑史和中国民间工艺史,研究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和古代徽州乃至于中国东南地区的地域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多方面的宝贵价值。是珍贵的非物质类文化遗产。2006年6月,万安罗盘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这一具有全国唯一性、标志性和独特性的珍贵遗产的永久传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裁制坯料,因罗盘对木料要求很高,必须选用质地坚韧、细密不显纹理的特等木料,一般选用虎骨木或白果木,根据罗盘不同的规格直径、厚度、锯好罗盘毛坯,刨平
木坯表面。
第二道工序是车圆成坯。将毛坯用车床车圆成型,并挖好装磁针的圆孔,而后以细砂纸和木贼草(也是一种中草药)磨光。
第三道工序是分格。依照不同的罗盘型号、盘式的图谱,从同一圆心以长短各别的半径划圆周为横格,再按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刻直格。依推数派系,诸家盘式分别刻画,不许有细微的误差。
第四道工序是清盘。将盘面刻画处填以墨色,并清理干净,再次以细砂纸和木贼草磨光。
第五道工序是书写盘面。按照祖传秘藏图谱,用毛笔蝇头小楷,依各种盘式书写分格的内容,这是很见功力的一道工序,须严谨细心,端正无误。
第六道工序是油货。又称抹油,包括熬炼桐油,是一个独特的传统工艺。需要反复抹油,其技艺超过对一般漆匠的要求。罗盘光亮度全凭这道工序,油得好的罗盘百年后仍光洁清晰。
第七道工序是安装磁针。这是最关键的工序,一般由店主亲自在秘室内单独操作。为使技艺不致泄秘外传,传统老店采用“传媳不传女”的规矩。首先是磁化钢针,即将钢针置放在天然磁石上使其磁化。吴鲁衡罗经店中使用的磁石,相传源自天外陨石,磁化的磁针具有灵敏度高,永不退磁的性能,是其“镇店之宝”。其次是磁针安装,要精密地测定针的重心,然后牢固的安放在圆孔里,而且不能使支点产生阻力,以便于指针自由转动。磁针装毕,最后封盖圆玻璃片。一具罗盘便制作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