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疗效观察

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世旅网
光明中医2015年5月第30卷第5期 CJGMCM May 2015.Vot 30.5 ・1001・ 强壮、利尿、扩张血管、抗血凝作用;乌药辛散温通,长 于散寒行气以止痛。其所含乌药挥发油能兴奋大脑皮 肿,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 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当归为活血化瘀要药,兼能止痛, 又长于活血,具有镇静,降血脂,减轻脑缺氧,缓解外周 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 栓作用,善于治疗肢体筋脉瘀滞疼痛、麻木、半身不遂 等血滞血瘀证候 ;木瓜长于舒筋,为治疗筋脉拘挛、 关节屈伸不利之要药;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 质,加速血液循环;天麻入肝经,能熄风止痉,平抑肝 阳,祛风通络,为止眩晕良药,可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 动。《本草汇言》日:“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 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现 代药理研究证实,天麻有降低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 力,降压及镇痛作用;葛根“生者破血”,具有较强的扩 张心脑及外周血管,改善心脑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 药性。诸药配伍,共奏补气固本,活血驱风,通经活络, 平肝潜阳之功,使气虚得补,瘀血得祛,风熄络通,肝阳 降压解痉等作用,长于治疗瘀血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自平,而诸证悉除,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 沉香气味芳香,辛散温通,功专沉降,具有行气止痛,温 参考文献 肾纳气,降逆止呕之功;防风为“风药中润剂”,祛邪不 [1] 肖诗鹰.中风病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 伤正,固表不留邪,既辛散外风,又熄内风以止痉,《神 报,1993,16(6):66-67. [2] 秦延昆.小剂量降纤酶防治伴颈动脉硬化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农本草经》云“主大风头眩痛”;JIl芎为“血中气药”,具 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4):245-246. 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能“上行头目,旁通络 [3]李希新,苏明廉.当代中医临床应用[M].济南:济南出版社, 脉”,善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川芎所含川芎嗪,能 1999:46-758. 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减轻脑水 (本文校对:刘言言收稿日期:2014—05—29) 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O例疗效观察 沈红梁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疗。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1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脑 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黄芪中风饮治疗,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 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患者身体恢复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身体恢复的总有效率96%(48/50)显著高于对照 组患者身体恢复总有效率82%(41/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 3例胃部不适,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较通心络胶囊显著,且实验中无明 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黄芪中风饮;通心络胶囊;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5.05.038 文章编号:1003.8914(2015)-05.1001-02 脑梗死是脑部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或形成血 囊进行治疗,但偶尔有不良反应发生,黄芪中风饮亦具 栓,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的脑部供血不足。临床 有此功效。为研究黄芪中风饮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 表现主要为眩晕、恶心、呕吐、昏迷、偏深感觉障碍、面 临床疗效,选用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1月到2014年 瘫等,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多发病于中老年 4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通心络胶 人,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基础 囊作为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疾病,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病率、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西医治疗主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1月到 要以扩张血管,溶栓为主,中医学中脑梗死属于“中 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利用随 风”范畴,脑梗死恢复期的中医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 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 当以益气活血,熄风通络,目前临床广泛使用通心络胶 例女22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6.8土5.6)岁, 病程0.5~6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6~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新郑451100) 78岁,平均年龄(57.3±6.2)岁,病程1~5.5个月,两 ・1002・ 光明中医2015年5月第3O卷第5期 CJGMCM May 2015.Vol 30.5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病例选择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 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注意合理锻炼,保持心情愉 悦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脑梗死恢复期对 应于中医“中风”气虚血瘀证型,中医治疗以益气活 血,熄风通络为主,现临床常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该 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 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 ,且CT、MRI检查也证实 该病。 药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但有少数患者出现胃部不 适的不良反应。黄芪中风饮是根据脑梗死恢复的病因 病机,对症用药,方中选用黄芪为君药,味甘性温,归肺 脾肝肾经,为补气圣药,用量最大,本方中用量80 g,西 1.3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黄芪中风饮(黄芪80 g, 姜半夏15 g,川芎15 g,石菖蒲20 g,当归尾12 g,陈皮 12 g,地龙10 g,胆南星6 g),水煎服,日1剂,早晚两 医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利尿、保肝、 降压等功能,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抗血栓,扩张血 管,对脑部血氧供应有积极作用;当归尾味甘辛温性, 功效为补血活血通瘀,活血而不伤血,与黄芪相须使 用,共奏补气活血之功;川芎辛温升散,被称为血中气 药,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陈皮、胆南星理气健 脾,燥湿化痰;姜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经,降逆 次温服,连服1个月;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以岭药 业生产),3粒/次,3次/日,连服1个月,记录并比较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用药期间是否有不良反应 发生。 1.4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基本治愈:患者临床症 状基本消失且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较 之前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基本无变 化。②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 处理,计量指标以(元士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 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实验组患者 止呕;石菖蒲开窍豁痰,化湿开胃,醒神益智;地龙祛风 通经活络,其提取物用于溶栓和抗凝治疗,对心脑血管 疾病有显著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八药合用,全方共奏补气活血,祛风通络,化痰醒神之 功。黄芪中风饮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改善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有明显 的改善功能,且该方性温,患者服后基本无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中风饮组患者基本治愈l9例, 显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通心络胶囊组 基本治愈19例,显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对照组患者基本治愈15例,显效26例,无效9例,总 有效率8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基本治愈15例,显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 8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胃部 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服药3个月后疗效对比(例,%) 不适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 认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以药物加康复功能锻炼, 康复。 药物为主,康复功能训练为辅,共同促进患者身体 综上所述,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效果显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 著,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灿,李淑娟,郭彦燕.黄芪中风饮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8例疗效 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7):1004-1005. 察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3 例胃部不适,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 杨文明,李祥,王键,等.脑络欣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 的l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2(12): 1424.14265.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 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主要类 型 。脑梗死的发生多是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高血脂等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治疗时应积极治疗原发 病,定期体检,患者平时应当注意饮食,避免高胆固醇、 高盐、高脂肪、高糖等食物的摄入,多食纤维素丰富的 [3] 郭灿,李淑娟,郭彦燕.黄芪中风饮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J].河北中医,2012,34(8):1148 1149. [4]黄明,喻水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80例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5):154.15. (本文校对:杨杏春收稿日期:2014—06—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