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消防及应急救援演练
1.0 演习目的:通过演习提高组织在化学品泄漏时的反应和组织抢救能力,提高员工的
环保、安全知识。
2.0 演习时间:2012年9月XX日下午,15:00~15:30。 3.0 演习地点:危化品仓库。 4.0演练分组: 1.应急组织架构: 总指挥 ×× 现场指挥 ×× 疏散组 ××× 疏散组 ××× 泄漏物处理组 ××× 警戒小组 ××× 摄像组 ×××
5.0 演习组织: 总指挥:陆昌元
负责演习的督导工作及演习的实施和组织、协调工作。 现场指挥:陆剑平
负责演习方案策划,演习各项准备及现场指挥工作。 疏散组:XXX
负责化学品泄漏后,组织区域内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将泄漏区进行隔离。 灭火组:XXX
负责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受环境因素引起着火后的灭火工作。 泄漏物处理小组:XXX
负责对泄漏的化学品进行围堵和控制,并将泄漏的化学品收集和处理。 警戒小组:XXX
负责化学品泄漏区域的安全警戒工作,演习期间禁止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演习区域。 摄像:XXX
负责整个演习过程的拍摄工作。 6.0 演习假设:
① 危险品仓库员从仓内向仓外搬运化学品(假设是双氧水,实际操作中用1桶水代替)时,不慎将一桶双氧水在搬运时碰到底下阀门,阀门微开,桶内双氧水溢流到地上,仓库员急忙电话通知安环部,安环部人员立即电话通知应急指挥部及化学品汇漏应急人员,同时赶往事发现场,化学品泄漏应急人员立即前往事发点进行应急处理,整个演习过程如下:
化学品泄漏现场 值班人员到现场确认情况 上报现场指挥 上报总指挥 启动应急小组 防蔓延处理 设置警戒区 组织疏散 围堵抢修 清点人数 处理余酸 急救送医 恢复现场 演习总结 演习结束
7.0 演习要点及程序: 7.1 人员疏散
泄漏发生时第一发现者立即通知泄漏区域的所有其他人,用电话通知EHS部,如果有必要,人员应从泄漏区域离开至适当的安全距离。 7.2 确认泄漏物质
7.2.1 发现泄漏的人员应尽快确认泄漏的是何种物质,并且要考虑到现场的条件。 7.2.2 确认化学品的名称,可以通过检查标签,运送车和物料安全数据表(MSDS)。 7.2.3 估量泄漏物质的数量。
7.2.4 泄漏发生时,产生的直接危害应该被控制,包括:易燃、有毒、腐蚀以及可能对环境的危害。 7.3 信息通报
一旦泄漏的有害化学品被识别,泄漏响应人员制定响应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可参照化学品MSDS第X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对于易燃品通知相应的消防负责人员。 7.4 区域警示
化学品泄漏区域使用路障和红白警示带隔开,用告示牌提醒别人离开泄漏区域。 7.5 控制泄漏源
尽力控制泄漏源,避免泄漏区域的扩大及对周围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保证泄漏区域的通风,不能使用风机排风。可以打开门窗使空气通畅,降低泄漏区域空气中化学品浓度。
7.6 穿戴合适的PPE
清理泄漏化学品前穿戴PPE,可根据MSDS的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所提供的资料,选用合适的呼吸器、防护服、护罩、护目镜、手套和防护鞋。对于不明化学品泄漏,使用最高要求的PPE。 7.7 泄漏区围堵
使用吸收棉围住和吸收泄漏品或使用其他合适的方法以防止扩散;用适当物品盖住泄漏品及周围的排水沟,以保证不影响水的供应。 7.8 清理泄漏品
泄漏源被控制后,使用吸附剂、中和剂、吸收剂等完成清理(不同的处理物质有不同的作用),清理完毕后,做好相应的记录,然后分析导致泄漏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泄漏再次发生。 7.9 泄漏物的处理
根据吸收物质的类型来确定吸附剂的处理方法,对于吸收的泄漏品的吸收棉处理,贮存和处置应当作危险废弃物进行。
7.10 本次演习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处理方法: 7.10.1 通过查看化学品标签识别化学品名称;
7.10.2 通过查看化学品MSDS了解化学品的危害及个人防护措施; 7.10.3 用警示带和警示墩围护一定的区域进行隔离; 7.10.4 将细沙搬运到化学品泄漏点;
7.10.5 化学品泄漏应急人员按照MSDS中的要求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7.10.6 将细沙围住泄漏地面的化学品; 7.10.7 用碎布吸干净泄漏地面的化学品; 7.10.8 用木质或塑料容器将细沙装入容器内; 7.10.9 将细沙运到公司指定的危险废弃物垃圾箱内; 7.10.10 恢复现场。 8.0 演习项目
项目:一、60M 2KgCO2灭火器电器灭火 二、60M 4Kg干粉灭火器灭油火 三、硫酸泄漏处置 四、男子消防栓接水带出水 9.0 演习所需资源
路堆4个,红白相间警示带50m,防毒面具2个,防化学手套2双,长胶鞋2双,用于收集化学品的塑料桶2只,用于吸收化学品的消防沙、碎布若干,灭火器若干,消防栓设施一套,照相机1个。 10.0 演习注意3项:
参加演习人员不可穿带钉鞋、化纤服、演习过程中须关闭手机电源。
编制: 审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