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程志明:杀菌剂环氟菌胺的开发 ・3・ 4.名称和性状 本剂通用名:cyflufenamid,商品名:PanchC;试 验号:NF-149;CAS登录号:180409.60.3。其化学名: (z).N.[a.(环丙甲氧亚胺).2,3.二氟.6.(三氟甲基). 苄基].2.苯基乙酰胺。 纯品外观为白色结晶,熔点:61.5~62.5℃,水 溶解度:0.52 mg/L(20℃),蒸气压:3.54×10 pa (20℃),水分配系数:logPow=4.70(25℃)。 5.生物活性 环氟菌胺对各种白粉病菌(表2)和桃灰星病菌 显示高活性,对苯并咪唑类、咪唑类、甲氧基丙烯酸 酯类抗性菌和敏感菌具有同等活性(表3)。 对其它一些病原菌虽也有高的抗菌活性(表 4),但田间试验结果效果不理想。 温室内盆栽试验表明,环氟菌胺对各种白粉病 浓度在1 mg/L左右有高的预防活性,即使在接种1 ~3 d后的潜伏感染时期和接种7 d后的孢子形成 时期喷药,都能有抑制发病和孢子形成的治疗作用 (表5)。当在孢子形成病斑时喷药,形成的孢子和 病斑会变成褐色,但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在雨和风 影响小的温室内试验发现其治疗性差。 因为环氟菌胺的水分配系数高,水溶解度低,几 乎无内吸性,但认为有从叶的表面到叶的里面的短 距离移动内吸』生(表5)。虽然不能说环氟菌胺比具 有熏蒸作用的其它现有药剂蒸气压高,但因为环氟 菌胺预防活性极高,可以认为在极微量蒸气情况下, 显示熏蒸作用。当在没有直接接触叶子黄瓜白粉病 的铝箔上施药,周围就能形成阻止发病圈(图4)。 同时确认在防治小麦白粉病时,未喷到的叶片即使 再接种白粉病菌,仍然有活性。 复配制剂可以选择氟菌唑这样同样具熏蒸作用 的药剂。 田问试验表明,环氟菌胺对小麦、黄瓜、萝b、草 莓、柿子椒、柿子、苹果等的白粉病只需25 mg/L就 能发挥优良效果,即使延长发病后的治疗喷药和喷 药间隔,都有比对照药剂同等以上的效果。环氟菌 胺在植物叶片上是稳定的,在太阳光下不会迅速分 解,碰到雨也不会很快流失,有很好的残效。 表2环氟菌胺防治各种病原体白粉病的效果 表3环氟菌胺防治其它商业杀菌剂抗性和敏感 黄瓜白粉病菌的效果 表4环氟菌胺在柑桔树上防治各种病原体的杀菌活性 病原体 EC6o(mg/L) 灰霉病(Botr) ̄is cinerea) 灰霉病(B.squamosa)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 叶斑病(Cercospora beticola) 菊池尾孢(C.kihtchii) 茶尾孢(C.theae) 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tnerimmt) 褐斑病(Coehliobolus miyabeanus) 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柑桔褐色蒂腐病(Diaporthe cirri) 网斑病(Elsinoe ompelina) 叶霉病(Fulvisfulva) 恶苗病(Fusarium nivale) 枯萎病(F.oxysporum) 啪 ∞ 朋> 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世界农药 第29卷 (续表4) 病原体 EC (n ̄o/L) 疮痂病(F.m溉肼) 恶苗病(Gibberdla;JOfl ̄) 桑卷担菌(Helicobasidium ) 褐腐病(Moniliniafructicola) 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 毛孢(Pestalotia 咖) 茎枯病(Phomopsis sp.) 啪 啪 啪 叭 7 啪 啪 啪 3 啪 啪 - 。 啪 3 啪 8 啪 啪 啪 > > > O > > > > > C 疫病(Phytophthora iroCestans) 稻瘟病(Pyricularia or7 ̄o ̄) 猝倒病(eyt ̄m ̄rmatum) 猝倒病(Rhizoctonia solani) 褐座坚壳(Rosellinia necatrix) 白腐病(Sclerotinia scleotiormn) 颖枯病(Swto ̄nodumm) 畸型外囊菌(Taphrina d ∞s) 苗立枯病(Trichoderma viride) 黑腐皮壳(Va!sa ceratosperma) 苹果黑星病(Venturiainaequalis) 枯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炭疽病(Glomerella c ̄t,Ua) 表5环氟茵胺防治柑橘白粉病的特性 a’接种后4 d喷药; 接种后10 d喷药。 对照 环氟菌胺 图4环氟菌胺熏蒸活性抑制叶片病灶防治黄瓜白粉病 6.作用机理 小麦白粉病病菌用环氟菌胺处理,从发芽到附 着器形成,虽然和空白对照没有差异,但以后强烈阻 害吸器形成。另外在附着器或吸器形成后处理,约 1 d后就阻害2次菌丝伸长和孢子形成,在感染的任 何阶段处理,都能阻害小麦白粉病的感染和发病。 用环氟菌胺处理桃灰星病菌的分生孢子,虽然 > > > > > 没有看到发芽推迟,和空白对照同样发芽管伸长。 但是12 h后,先端部分慢慢膨化,观察到菌丝伸长 阻害,24 h后观察到菌丝内容物渗出(图5)。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虽然没有认为微核线粒体 和核形态有异常,但几乎没有观察到液胞中高电子 密度物质。胞壁形成未成熟(图6)。本剂的作用机 理,不能详细解明对细胞壁形成的影响。 对照 环氟菌胺 图5 1 mg/L环氟菌胺处理24 h以后,用显微镜观察对褐腐 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对照 环氟菌胺 图6 1 mg/L环氟菌胺处理24 h以后,用显微镜观察褐腐 病菌菌丝生长超微结构影响的照片 用桃灰星病菌进行生化学的讨论,环氟菌胺对 呼吸,脂质生化合成,几丁质生化 (下转第21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左伯军等:新型双环[4,1,0].2,4-庚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2l‘ a 缩略语见(表2)。 结构。苯甲酰修饰的双环庚烷环的构.效关系研究 3.结 论 干扰HPPD的三酮型除草剂合成研究中,制备 了环己烷环取代的系列化合物,发现了新型双环庚 二酮骨架的合成路线。对所制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结果表明,化合物(10f)除草活性高于磺草酮,而且, 即使高至125g有效成分/l m2剂量时,对玉米的损伤 程度仍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由此发现,作为三 酮型除草剂结构组成部分的双环庚二酮骨架具有防 治玉米田所有杂草的潜能。提高对禾本科杂草防除 活性和改进玉米安全性的进一步的合成和活性考察 工作正在开展。 考察发现,环己烷环4.或/和5.位被小体积烃基取代 时活性提高,尤其对马唐、大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的 防除。由此,提出双环庚烷骨架是提升活性的适宜 (上接第4页)合成等没有显著影响。认为有和现有 杀菌剂不同的作用机理而发挥杀菌活性。另外将菌 丝停止生长的桃灰星病菌移植到没有添加环氟菌胺 的种植地,菌丝生育也正常,可以认为环氟菌胺的作 用是静菌的。 和蚕的影响也极小。 8.结 语 日本曹达公司从1998年开始对本剂进行各种 安全性试验和生物试验。在日本以NF.149的开发 编号进行日本植物防疫协会的委托试验,对各种白 7.安全性 环氟菌胺对人畜的毒性极低,原药和制剂均分 粉病和核果类灰星病有很高评价,在2002年通过了 登记。同时考虑到抗性菌的发展开发了和咪唑类杀 菌剂氟菌唑的复配制剂(PanchC TF),并在2003年 11月取得了农药登记,同年12月开始销售。2005 年在英国单剂通过临时登记,开始对麦类白粉病的 销售。此外在韩国和德国也开始销售。 类为普通物。该剂不存在对下一代的影响,致畸性, 致突变性试验都是阴性,原药和制剂在生产上也没 有对眼、皮肤的刺激和过敏。 此外,本剂也不会影响环境和有益生物,对蜜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