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来源:世旅网
2013年3月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期第103页 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励 业徐竞 摘要:为提升高职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及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通过实证调查 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心理安全感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心理安全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安全;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346(2013)01.0103.04 1 引言 近年来,校园各类型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有来自学生内部的打架斗殴,有来自外界的 暴力侵袭,也有来自个别教师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一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残、自杀给校园安全带 来了隐患。此外,一些学校的非人性化、非民主化管理,更加导致了学生的不合作。校园安全事件导致 学生产生不安全感与恐慌,学生的心理安全状况亟待改善。 本文提到的“心理安全”,主要是指在心理上所具有的一种不受威胁的现实状态,它是衡量主体心理 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强调的是主体的内在感受和体验。 国外对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研究起步较早,Rastogi和Nathawat等人研究了认知风格与心理安全感呈 现出正相关;GroutDavid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不同专业、地域的学生心理安全感没有差异,不安全感的 人表现得更刻板,具有心理安全感的人创造性更强。EvaC.Klohnen和ShanhongLuo提出,心理安全感 对人际吸引有着重要的影响。Rama,Saeeduz对心理安全感与偏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没有安全感 的学生比具有心理安全感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偏见。国外的研究大都侧重在心理安全感与其他心理特征 变量的相关性研究和不同变量下心理安全感的差异。国内学者比如胡艳玲从文化和心理视角出发,认为 我国高校应该致力于创建一个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安全的学校,她呼吁相关教育部门引起重视,并希望 构建一个既有理论支撑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学校的建构框架,她认为心理安全比生理安全更重要。综 上所述,目前对于高校心理安全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缺乏实战经验,研究方法也过于主观, 很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而出。 由此,本研究以安全感量表为依据,通过调查研究,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感内在特征结构,同时 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心理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高校心理安全工作提供指导。 2研究方法 2.1样本 本研究在浙江省的l0所高校中进行,分别选取普通本科类院校5所,专科类院校5所,共有1000 收稿日期:2012一ll一07 第一作者简介:励业,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政、安全保卫(浙江宁波315012) 第1期第104页 励业,等: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3年3月 多名高校学生接受了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共881份,其中男生398人,女生483人。 2.2测量工具的使用 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由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安莉娟(河北师范 大学教科院心理系)于2003年编制。为自评量表,分为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量表共l6 个项目,2个因子各8个项目。计分为5级——A:非常符合,B:基本符合,C:中性或不确定,D:基 本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分别记1、2、3、4、5分。 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2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0L系数)分别为O.747和0.720,全量表为0.796。 两个分量表分半信度分别为0.718和0.674。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2个分量表和全量表的重测信度分 别为0.683、0.669和0.742。 同时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别、来源、年级、是否独生等。 2.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l9.0和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l7。 3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背景变量下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差异比较 以心理安全感量表各题目得分相加来衡量学生的总体心理安全感状况,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安全感 越高,学生的情况越好;得分越低,说明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很差。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背景变 量在心理安全感上的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背景变量下心理安全感的差异分析 男生的心理安全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男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的去 跟人交往,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在心理安全感的得分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随着城乡一体化进行的不断推进以 及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新农村的家庭和城镇家庭在生活、文化、习惯等都日趋相同,因此来自城镇和农 村的学生在安全感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而独生子女虽然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受到的父母关爱和呵护比非独生子女要多,但是相比非独生子女 而言,独生子女缺少了兄弟姐妹一样值得信赖的玩伴和可以依赖的同龄人,同时有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 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要高于独生子女。这些原因或许是导致独生子女的心理安全感要低于非独生子女 的原因。 在年级方面,从大…‘到大三心理安全感逐渐增加,但是大四又有下降趋势。刚进入大一的学生,由 于对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心理安全感偏低;随着在学校的生活和学 第l期第106页 励业,等: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人际安全感”方面,主要是反映高校学生对于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担忧,或者是由于害怕被嘲笑,或 者是【}j于担心让别人厌烦等,其中第15条“害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关系”和第8条“人们说我是一个害 羞、退缩的人”这两条对“人际安全感”的影响最大,这两点存在一定的相辅相成关系,或许正由于担 心被说成害羞退缩的人,导致害怕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关系;其次第12条“总是万事不求人”和第l6条 “总觉得自己很没用”的影响,同样由于不想被认为是自己很没用,于是就抱着万事不求人的态度生活。 “确定控制感”方面主要反映学生对于外界环境和未知的把握程度,其中第l4条“感到无力应对和 处理突如其来的危险”对“确定控制感”的影响最大。突如其来的各种危险可以说对学生的身心安全有 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些暴力事件、自然灾害等,这些突如其来的危险平时难以做到有效预防,因此对确 定控制感和心理安全感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是第l3条“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糟糕”,进入高校,标志 着学生开始逐渐走向独立,同时为踏入社会工作和生活做准备,而如今社会的就业和竞争压力都很大, 学生没有信心,担心以后的生活也是在所难免。 4结论 高校学生的心理安全的内在特征结构,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确定 控制感”潜变量对于“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人际安全感”的影响。 “人际安全感”方面, “害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关系”和“人们说我是一个害羞、退缩的人”这两 条对“人际安全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总是万事不求人”和“总觉得自己很没用”的影响。 “确定控制感”方面,“感到无力应对和处理突如其来的危险”对“确定控制感”的影响最大。其次 是“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糟糕”。 在不同背景变量的心理安全感差异方面,男生的心理安全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心理安全感,独生 子女的心理安全感要低于非独生子女,从大一到大三心理安全感逐渐增加,但是大四又有下降趋势。因 此在今后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要特别针对女生、独生子女、大一和大四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而辅导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则是对“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Rastogi,Manika,Nathawat.Cognitive style and its relation to emotional securiy tin male nd afemale adolescents[J].Indin aJour- nal ofClinical Psychology,1983,10【1):39. [2]Sharma,Rama,Zafa.A study ofprejudice in relation to feelings ofsecuriy-tinsecuriy[tJ】.Journal ofPersonality&Clinical Stu- dies,1989,5(1):73.75 【3]Eva C.Klolmen,Shanhong Luo.Impersonal Attraction and Personaliy:Whatt Is Attractive…Self similariyt,Ideal Similriaty, complementarity,or Attachment Securiy[tJ】.Journal O Personality nd aSocial Psychology,2003,4:709-722 【4】胡艳玲.构建安全学校——基于文化和心理视角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5】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98. 【6】陶传谱.安全感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J]_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3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Security LI Ye XU Jing 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scientiifc and effectiv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level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is by using methods such as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the paper ifnds out the main causes ofaffecting psychological security,which provides guidance or fthe psychological securiy twork in colleges. Kc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securiy;itnvestigation;analysis (责任编辑陈超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