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志愿服务制度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学生及志愿服务组织。
二、志愿服务组织
1.本校应设立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志愿服务组织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注册,并定期进行年度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学生参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志愿服务活动
1.志愿服务活动应符合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相关规定并得到批准。
2.志愿服务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与学校教学目标相结合,使学生能在服务中得到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3.志愿服务活动应鼓励学生自愿参与,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保障。
四、志愿服务时长
1.根据学生年级和学业负荷,将志愿服务时长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之一。
2.学生应每学年至少参与10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
3.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以及学生参与时长的记录,由志愿服务组织负责统计并报学校备案。
五、志愿服务评优评先活动
1.为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应设立志愿者评优评先活动。
2.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等情况进行评估,评选出志愿者先进个人和先进组织,并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励。
六、志愿服务记录
1.学生应及时填写志愿服务记录表,详细记录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自我感受等。
2.学校应建立志愿服务档案,保存学生的志愿服务记录和相应的证明材料。
3.学校应利用志愿服务档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参考。
七、宣传与培训
1.学校应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2.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3.学校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和培训,提供学术支持和指导。
八、保护与安全
1.学校应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安全,设置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安全管理。
2.学校应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者的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
况,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学校应为学生购买相应的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能得到适当的补偿和保障。
九、监督与评估
1.志愿服务组织应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2.学校应设立相应机构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及时监督和评估。
3.学校应定期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
十、奖励与处罚
1.对于投入较多、表现突出的学生和组织,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2.对于不认真履行志愿服务义务、疏于参与和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示。
十一、附则
1.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本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2.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学校志愿服务制度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以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以确保志愿服务制度的顺利运行和有效监管。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