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世旅网
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已悄无声息的接近尾声,2022年正朝我们走来。对于整个钢铁行业来说,又是困难的一年,钢价持续大幅下跌,面对寒冷的钢铁行业,我们将何去何从?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展趋势分析内容如下。

钢铁行业所面临的煎熬阶段,唯恐比较长期,或将连续到“十三五”。

2022年已悄无声息的接近尾声,2022年正朝我们走来。对于整个钢铁行业来说,又是困难的一年,钢价持续大幅下跌,Myspic普钢肯定价格从年初3022.9元/吨下跌至2035.83元/吨,跌幅为32.65%,矿价同样以较大的跌幅向下俯冲,进口矿价格从年初71.25美元/干吨跌至44美元/干吨,跌幅为38.25%。伴随着钢价的持续下行,钢厂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尤其是内陆钢厂,亏损面积不断增大。 依据中钢协统计的62家钢铁生产企业的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整体亏损115.58亿元,月环比增亏24.89亿元;其中钢材业务亏损114.45亿元,月环比减亏36.47亿;1-10月整体累计亏损351.07亿元,同比由盈利147.75亿元转为亏损;其中钢材业务累计亏损461.28亿元,同比由盈利25.58亿元转为亏损。面对寒冷的钢铁行业,我们将何去何从?是转型升级?还是连续煎熬?笔者将结合目前国内实际状况,总结如下箴言。

1

1、加快兼并重组步伐,不断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 《冶金工业“十五”规划》要求,2022年钢铁行业集中度提高到80%以上。实际上,中国钢铁产业2022和2022年前10位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总量分别为36.23%和35.66%,产业集中度明显较低。而日本产业集中度高达75%以上,欧盟为72%以上,美国为61%。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8.2亿吨,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尽管我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却没有规模和技术等均达到世界一流的大企业,这与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有很大关系。产业集中度低不利于行业资源优化配置、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增加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为此,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非常有必要,兼并重组是关键。而兼并重组要取得抱负的效果,必需跨越3个障碍①必需坚持市场准入和监管的统一,市场规章的公正开放透亮 ;②要明确和完善产权爱护制度,合理划定股权比例,消退中小民间资本对混合全部制经济的顾虑;③国有企业要淡化行政化,民企要弱化管理家族化,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规范管理。更多最新钢铁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钢铁产业行业“一带一路”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市场价格波动加大,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由于目前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厂商迫切需要有效的工具对风险进行对冲,而期货套期保值则满意了厂商掌握风险的需求。自2022

2

年螺纹钢期货上市以来,黑色产业链期货市场进展迅猛,市场日渐活跃,铁矿石、焦炭、热轧、铁合金等期货品种相继上市,目前,整个钢铁产业链的期货品种已较为完善,这也为厂商的套保操作供应了多个方式,既可以进行单个品种的套保,也可以在各品种之间进行套保。多数厂商已经参加进来,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机制比较敏捷,参加率相对较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也开头关注风险的管理和对冲,参加到期货套保的阵营中来。

3、高附加值产品投资力度将加大。

“十二五”高附加值用钢的进展报告中提及将来钢材价值量的增长将明显高于数量增长,技术提升、结构调整、品种优化、质量提高将是关键,产品将向特、精、高的方向进展,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进展。在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严峻的背景下,钢厂需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宽高端产品的领域,如医疗、航空、军用材料。 4、管理需要创新,提升服务理念。

从钢厂降本增效、盘活存量资产以及加强费用掌握向管理创新迈进,将钢铁生产工序配套得天衣无缝,各工序产能发挥到极致,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处于完全受控的状态。例如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客户到哪里,厂家的生产加工车间跟到哪里,并配有完善的加工、剪切、配送服务网络。相当于在钢铁企业与下游用钢企业之间建立了集库存、钢材加工、配送于一体的“调控中心”,将钢铁企业与下游用钢企业的库存统一释放,既为上下游企业供应了物流及信息服务,又有利于上下游企业节省库存费用、提高运行效率。

3

5、大力进展直供终端用户,对目标市场和顾客进行区域化贴身营销服务。

对市场和顾客群进行细分和讨论,并建立网络运行保障体系、销售专区,定期发布相关产品信息,对直接用钢的下游企业,设立直供渠道,实行资源优先、价格优待,并在多个地区建立钢材配送中心,从钢材运输、剪切、配送等多方面供应售后服务。与此同时,为直供用户或直供代理商供应融资授信服务。此外,为了满意客户的共性化需求,尤其是直供用户,实施“一票制”,即原来由客户担当的运杂费等各项费用,改由钢厂担当,该部分费用体现在对客户的销售价格中。截至2022年,宝钢、武钢直供比例可达到70-80%,其他钢厂直供比例均在15-30%之间。

6、国内钢铁产能向国外输出。

中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前不久提出的关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战略支配,为钢铁企业走出去指明白方向。《国务院关于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看法》将钢铁等12个行业作为重点领域予以支持鼓舞。当年欧洲、日本产能过剩,将装备输出到我国,其输出战略是以产品出口带动,以产业链输出为目标,这是我国钢铁企业可以借鉴的。

7、利用“互联网+”的思维,进展电商。

今年全国两会时,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借助“钢铁+互联网”概念加快推动企业转型,进展电子商务绝不仅仅是为了网上交易,而是为客户服务,将自身定位为服务商。将来用户多样化共性

4

化的需求下,以大批量定制化为特征的传统制造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必需用“互联网+”的思维向才智制造、智能制造转型。 8、钢企转型势在必行,注意多元化经营。

由单纯的钢铁业务向适度的多元业务转型,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放眼世界,日本新日铁有35%的“非钢”产业,印度塔塔的“非钢”产业也达到了40%。可见,进展非钢、分散风险,业界已有共识。 综合来看,钢铁行业想要完成产业升级唯恐要花比较长期的时间,或将连续到“十三五”。借鉴国外钢铁行业进展史来看,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进展的支柱,不会被淘汰,目前只是处于进展周期中的间歇性调整。对于2022年钢材价格的预判,笔者认为2022年是钢铁供应和需求两端的重要转折年,而2022年将会连续维持供需端双降的趋势,因此价格的走势就取决于供需两段下降的速度如何。 依据推想,2022年后产能退出的速度会较之前有所加快,但钢企的社会效益属性打算了其退出的速度是会以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进行。另外,钢铁主要原材料铁矿石的价格估计仍将维持底部震荡的走势,经过今年的一轮破位下跌后,非主流矿与主流矿的成本区间基本探明,45美元/吨已经成为大部分主流矿与分主流矿到岸成本价的分界线,截止11月下旬,进口矿指数均价为46美元/吨,考虑到国内钢铁需求的收缩以及主流矿商生产成本的降低,2022均价估计下调至43美元/吨左右,最低价格可能突破今年的40美元/吨,成本端对钢价的支撑照旧偏弱。考虑到供需两段减量速度的不平衡,2022年钢价估计仍将处于筑底阶段,年度均价下降幅度将明显收窄,但是

5

均价估计将低于2022年水平。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