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学军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高尚人格,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涵。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涵。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境
1、展现100多年前历史性的一刻。 2、读课题。 二、品读外在美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出展现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 2、学生汇报,老师指导朗读体会——“容貌美丽” 三、感悟内在美
1、除了美丽的容貌外,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自由读3、4自然段,划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汇报交流:
(1)“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居里夫人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2)“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着重指导理解“可能”。
(3)“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体会居里夫人实验的条件非常艰苦,环境非常恶劣。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4)“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着重体会“3年又9个月”、“终于”、“成吨”、“0.1克”。
(5)“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
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相应进行有关资料补充:镭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提炼镭,慢性中毒得可恶性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了,医生的证明是:夺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真正罪人是镭。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
(6)“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以朗读形式体会感悟。
紧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进行理解体会。
(7)“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
相应进行资料补充:镭放射出的射线能破坏人体内的恶性组织,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所以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四、升华美丽
1、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追求的精神,这是(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无私无畏献身科学的精神,这也是(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这更是(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2、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呢?
因为这样的精神(指板书)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继续前行在科学的道路上。应该是跨越——(千年),跨越——(万年)。那这应该是一份怎样的美丽呢?(永恒的美丽)的确,这确实是一份永恒的美丽,难怪爱因斯坦会这样评价居里夫人,他说:(出示句子):“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时,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还要大。”——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3、结合这篇文章的学习,和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4、思路拓展,讨论: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五、作业:
1、记者采访:回顾一生,居里夫人会后悔吗?她会怎么说?理解人生的意义。 2、用事例说一说你眼中的美丽? 3、读一读《居里夫人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