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三轮车车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三轮车车架[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世旅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057357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27

(21)申请号 202021969953.6(22)申请日 2020.09.10

(73)专利权人 朱晓云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

道海棠新村40幢158单元101室(72)发明人 朱晓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51)Int.Cl.

B62K 5/06(2006.01)B62K 5/027(2013.01)B60N 2/07(2006.01)B60N 2/68(2006.01)B62J 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B62J 27/00(2020.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三轮车车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架,属于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三轮车车架的座垫架固设在电动三轮车车架上不可调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三轮车车架,包括三轮车车架主体,三轮车车架主体上设置有座垫架主体,三轮车车架主体和座垫架主体之间设置有使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滑动调节的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距离可调节;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

CN 213057357 UCN 21305735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三轮车车架,包括三轮车车架主体(1),所述的三轮车车架主体(1)上设置有座垫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轮车车架主体(1)和座垫架主体之间设置有使座垫架主体

(1)上前、后滑动调节的调节装置。在三轮车车架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三轮车车架主体(1)上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2),两导轨(2)呈横向水平分布,所述的座垫架主体上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滑道(3),该滑道(3)和导轨(2)一一对应分布,当座垫架主体设置在三轮车车架主体(1)上时,该滑道(3)位于对应的导轨(2)中并与导轨(2)滑动配合,所述的滑道(3)和导轨(2)之间设置有能使滑道(3)在导轨(2)上相对固定的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的两边具有立围部(4),两立围部(4)的上边缘均向内相对弯折形成压沿(5),所述的滑道(3)的两边具有卡沿,当滑道(3)位于对应的导轨(2)中时,该滑道(3)的卡沿卡位于对应的压沿(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结构包括导轨(2)的立围部(4)的压沿(5)上沿导轨(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槽(6),所述的滑道(3)的卡沿上具有凸钉,当滑道(3)的卡沿卡位于对应的压沿(5)内时,该滑道(3)的凸钉和导轨(2)的立围部(4)的压沿(5)的卡槽(6)卡位配合使滑道(3)在导轨(2)上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两导轨(2)的前端均设有前挡弯管(7),两导轨(2)的后端均设有后挡管(8),当滑道(3)位于对应的导轨(2)中时,该滑道(3)滑动至导轨(2)的前端与前挡弯管(7)抵靠得到限位,该滑道(3)滑动至导轨(2)的后端与后挡管(8)抵靠得到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垫架主体包括呈矩形状的内座架(9)和与内座架(9)相对固连的靠背架(10),所述的滑道(3)固设于内座架(9)的下表面的两边,所述的内座架(9)上还设置有儿童座架(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轮车车架主体(1)的两侧部或后部均设置有防撞架(12)。

2

CN 213057357 U

说 明 书一种三轮车车架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轮车车架。

背景技术

[0002]电动三轮车车架是电动三轮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电动三轮车的电机、电池与车身等总成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一辆完整的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车架承受了电动三轮车各总成的全部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电动三轮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因此其设计要求较高。

[0003]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三轮车车架在设计时均不考虑座垫位移的问题,仅仅是将座垫架固设在电动三轮车车架上,没有设置前后调节装置,针对身高相对较高的人使用电动三轮车时,座垫相对靠后;针对身高相对较矮的人使用电动三轮车时,座垫相对靠前,座垫架固设在电动三轮车车架上不可调节,使用不方便。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距离可调节,使用方便的三轮车车架。[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轮车车架,包括三轮车车架主体,所述的三轮车车架主体上设置有座垫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轮车车架主体

后滑动调节的调节装置。和座垫架主体之间设置有使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

[0006]本三轮车车架主要在三轮车车架主体和座垫架主体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使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移位调节,针对不同身高的人均可方便使用,使用方便。

[0007]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中,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两导轨呈横向水平分布,所述的座垫架主体上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滑道,该滑道和导轨一一对应分布,当座垫架主体设置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时,该滑道位于对应的导轨中并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滑道和导轨之间设置有能使滑道在导轨上相对固定的配合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有效防止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移位调节窜动、移位,结构稳定性高。

[0008]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中,所述的导轨的两边具有立围部,两立围部的上边缘均向内相对弯折形成压沿,所述的滑道的两边具有卡沿,当滑道位于对应的导轨中时,该滑道的卡沿卡位于对应的压沿内。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该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移位调节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0009]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中,所述的配合结构包括导轨的立围部的压沿上沿导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的滑道的卡沿上具有凸钉,当滑道的卡沿卡位于对应的压沿内时,该滑道的凸钉和导轨的立围部的压沿的卡槽卡位配合使滑道在导轨上相对固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移位调节好后、可相对固

3

CN 213057357 U

说 明 书

2/3页

定,使用方便。

[0010]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中,两导轨的前端均设有前挡弯管,两导轨的后端均设有后挡管,当滑道位于对应的导轨中时,该滑道滑动至导轨的前端与前挡弯管抵靠得到限位,该滑道滑动至导轨的后端与后挡管抵靠得到限位。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有效限定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移位调节的距离范围,防止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滑动脱离,结构稳定性高。

[0011]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中,所述的座垫架主体包括呈矩形状的内座架和与内座架相对固连的靠背架,所述的滑道固设于内座架的下表面的两边,所述的内座架上还设置有儿童座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儿童乘坐,使用方便。[0012]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车车架中,所述的三轮车车架主体的两侧部或后部均设置有防撞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三轮车车架主体整体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三轮车车架的优点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上前、后距离可调节;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三轮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6]图中,1、三轮车车架主体;2、导轨;3、滑道;4、立围部;5、压沿;6、卡槽;7、前挡弯管;8、后挡管;9、内座架;10、靠背架;11、儿童座架;12、防撞架。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三轮车车架主要由三轮车车架主体1组成,三轮车车架主体1上设置有座垫架主体,三轮车车架主体1和座垫架主体之间设置有使座垫架主体在三轮车车架主体1上前、后滑动调节的调节装置。[0019]在实际制造时,该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三轮车车架主体1上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2,两导轨2呈横向水平分布,座垫架主体上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滑道3,该滑道3和导轨2一一对应分布,当座垫架主体设置在三轮车车架主体1上时,该滑道3位于对应的导轨2中并与导轨2滑动配合,具体的讲:该导轨2的两边具有立围部4,两立围部4的上边缘均向内相对弯折形成压沿5,滑道3的两边具有卡沿,当滑道3位于对应的导轨2中时,该滑道3的卡沿卡位于对应的压沿5内。[0020]在实际制造时,该滑道3和导轨2之间设置有能使滑道3在导轨2上相对固定的配合结构;该配合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导轨2的立围部4的压沿5上沿导轨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槽6,滑道3的卡沿上具有凸钉,当滑道3的卡沿卡位于对应的压沿5内时,该滑道3的凸钉和导轨2的立围部4的压沿5的卡槽6卡位配合使滑道3在导轨2上相对固定;在实际设计时,两导轨2的前端均设有前挡弯管7,两导轨2的后端均设有后挡管8,当滑道3位于对应的导轨2中时,该滑道3滑动至导轨2的前端与前挡弯管7抵靠得到限位,该滑道3滑动至导轨2的后端与后挡管8抵靠得到限位。

4

CN 213057357 U[0021]

说 明 书

3/3页

在实际制造时,该座垫架主体包括呈矩形状的内座架9和与内座架9相对固连的靠

背架10,滑道3固设于内座架9的下表面的两边,所述的内座架9上还设置有儿童座架11;三轮车车架主体1的两侧部或后部均设置有防撞架12。

[00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002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三轮车车架主体1;导轨2;滑道3;立围部4;压沿5;卡槽6;前挡弯管7;后挡管8;内座架9;靠背架10;儿童座架11;防撞架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5

CN 2130573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130573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