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2期 2 0 0 7年6月 河 南 林业科 技 Vo1 27 No.2 Jun.2 0 0 7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生态林业与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研究 姚闲明 (.?口J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8) 摘 要:本文以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理论为指导,在深入分析河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 生态林业的概念、实现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及生态林业建设与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游憩;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含义;途径;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630(2007)02-0042-02 1河I 省生念林业环境建设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辖l8个市,总面积1670万hm ,总 人口9472万人 有四大水系(黄河、长江、淮河、海河). 四大山系(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东部是广 社会效益生态林业是一种揭示林业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及其运动规律的边缘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林业生态经济系 统生态林业既能揭示林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发展规律. 又能从森林生态和林业经济两个子系统的矛盾运动中研究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自然与森林(包括天然和人工林)生态 系统的相互发展关系,揭示它在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关系 上的规律性 生态林业系统是在有限的空间,人为地、成功地.高效 阔的黄淮海冲积平原,山地(含丘陵)和平原分别占全省总 土地面积的44 3%和55.7% 全省包含北亚热带湿润区和暖 温带半湿润区两个气候区,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 沙.夏季炎热多雨水,秋季晴爽日照长。全省年平均气温 l4℃左右.年降雨量600~1200mm。河南是地处中原,交通 发达.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多种林木生长..近 年来,林业建设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林业生态建设 方面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太行山绿化、长江及淮 地安置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来综合经营,将动、植物的 特性得到合理而恰当的发挥.将生物和环境得到最有效、最 有利的协调.由掠夺式生产转变为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 生产模式,因此.生态林业是人工林业生态系统较完美的典 范有着综合性.整体性、多样性.主体性.立体性及高效 性等基本特征 生态林业是林业经济交叉经营.左右联系, 前后贯通.上下结合,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产的林业生长模 式 它的意义在于:生态林业有利于开展林业生产;有利于 河防护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通道绿化、环城防护林、外资造林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工 程项目,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l9 83% 林业产业初具规模,全省现有速生丰产用材林 24.66万hm2,蓄积量978万m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l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l9处,省级以 上森林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区74处. .河南林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和全国林业发展水平. 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不小差距,,一是森林资源 总量不足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有林地面积仅为 全国平均水平的1/6;全省有林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 12.52% 二是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有 307万h 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近200万h 宜林荒山 开展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有利于充分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 率;有利于广开就业门路和林业职工的智力开发 、对人类文 明的生活是个高效的促进 2.2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 生态林业建设是林业的一种趋向理想状态的发展过程,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共生的运动 它强调林业经济发 展的自然和谐,强调系统的多样性,使之在外部环境变动的 情况下仍能健康地发展,有多重地发展机会和有效地替代资 源。强调林业资源自我生存、发展、调节能力和活力在建 设生态林业地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地生态、经济原则(1) 荒地及坡耕地需要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 乱砍滥伐林木、乱 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 遵循生物种群之间搭配、选择与组合优化的原则~要充分考 虑物种间的互利关系,进行种群间的合理搭配如注重植物 的耐荫性和喜光性、深根和浅根.速生和慢生,喜肥与耐瘠 等特性相结合。(2)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安排生物 种群努力做到与当地环境相适应如从平原湖区到丘陵高 时有发生,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很严重 三是 林业产业滞后 林业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 在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伊洛河两岸还有大量的土 地资源适宜营造速生丰产林。因此.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是彻底改善河南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都要考虑适地适树,趋利避害.合理布局,宜林则林,宜 牧则牧.宜渔则渔;树种林种也要多样化,多元化在不同 地域内的时间序列上追求复合经营防止水土流失.环境恶 化 (3)注重效益的原则一生态林业要求合理利用森林资 源、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 发展 尽可能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4)综合发 展原则一努力建立多种生物 多层结构、多种功能的林业生 态系统,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在总体规划中,坚持土、水、 林综合治理.建立多林种.多树种组合.多层次结构的复合 2生念林业建设的内涌 2.1生态林业的概念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 的一种新型林业生长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人对森林生态系 统的调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建立多种多样地森林生态系统, 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获得林业经营上最大的生态、经济、 收稿日期:2007—3—2O 作者简介:姚国明(1964一),男,河南唐河人,主要从事森林生态与经营方面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姚国明:生态林业与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研究43 生态林业系统。 3森林游憩叮持续发展的内涌 3.1什么是游憩 拉丁语“Recreatio(游憩)”意为“娱乐、休息”..在 此基础上,有不少学者在不断地探讨着游憩的含义。 Ahmed.M.R(1993)认为:游憩是对休闲时间(Leisure)的令 人愉快的和建设性的(Constructive)利用 Robert W. Douglass(1993)提出“所有让人恢复精神的活动都是游憩”。 他认为:游憩是为了获得愉快感受而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 称。游憩的目的是为了振奋精神,恢复体力、培养积极性和 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准备再回到充满压力的生活和工作中 去。陈鑫峰(2000)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将游憩的含义概 括为:“游憩是人们利用休闲时间,在日常环境之外进行的 旨在恢复精力和体力、获得愉悦感受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将游憩的特征归结为:非义务性、可选择性和享受性 3.2什么是森林游憩 根据近年来诸多的文献,有学者把森林游憩和森林旅游 看作是相同的概念,认为森林游憩,也称森林旅游、森林游 乐.是指在林地上进行的任何目的的野外游憩.它包括野营、 野餐、游览、观光、漫步、骑马、狩猎、钓鱼、游泳、划船、 滑雪、滑冰、探险、疗养、考察和教育等。根据“游憩”的 概念内涵,笔者认为森林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为恢 复体力和脑力.获得愉悦感受,而自主选择的,在森林环境 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一概念包含了 三层意义:(1)指以森林资源为目标(目的地)的森林游憩 森林游憩目的地选择无疑应该是森林区域,准确地说应该是 森林生态系统或森林环境。这里并不局限于已开发的森林游 憩地。(2)指以享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游 憩。森林游憩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游憩者为了享受森林游憩功 能。实践表明.人类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生态系统环境 它给人类的庇护功能也像它对人类产生的哺(孕)育功能一 样复杂,目前已发现的森林对于人类的生存作用功能已经超 过100种以上,但至今没有完全被科学发现和认识。(3)指 森林游憩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输出的一种非物质形式。森林 生态系统功能对于人类而言主要以实物(木材、林副产品)输 出形式为主 而森林游憩则是对其综合功能与环境的利用. 产品输出是非物质形态.这种输出所产生的货币效应替代了 实物输出而取得的货币.因而更有效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4)指森林游憩是 一种新的森林文明、道德与伦理 游憩是一种相对于工作与 义务的人类活动及行为,因而它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森林 游憩的兴起和发展也许可以彻底改变人们对森林的认识,这 是对传统森林文化的挑战。它所体现的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需求相适应的森林道德一人与森林相互尊重(协调);森林伦 理一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文明行 为便是对森林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一生态旅游。 从目前倡导的森林旅游的内涵来看,它实际上属于森林 游憩的范畴.因此用“森林游憩比森林旅游更能全面反映这 一项目活动的内容”。 3.3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 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涵义 深刻,它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乞求健康而富 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 统一 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 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机会相平等 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个划时代 思想的出现,基于游憩业在发展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 济、环境和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 它的实质是在保护自然和 人文环境的前提下,为游憩者提供高质量的森林游憩环境, 同时兼顾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能 力它的核心是协调游憩地生态环境、当地居民、游憩者之 间的关系、兼顾三者的利益,使森林游憩业稳定.有序、持 续的发展 森林游憩业是一个资源产业,一个依靠自然秉赋 和社会遗赠的产业.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森林游憩 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 内容包括:满足需要 环境限制平等 3.4实现我省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森林游憩资源开发是以发展森林游憩为前提,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以森林游憩资源为核心。要实现森林游憩资源可 持续开发.首先要正确评估全省森林风景资源,在对全省资 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风景构成的艺术特征、游憩环境 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等综合客观的对其予以评价 其次要强 调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森林游憩资源开发与保护是相辅相 成.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不能割裂开来 我 省在开发森林游憩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把保护工作提到更重 要的地位上来.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自然资源的完整性 及生态平衡,本著“保护一开发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并且将保护意识贯穿于这一过程始终,另外还要注意森林游 憩资源开发中的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注重多功能多效用的发 挥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对生态公益林要建立生态效益补 偿机制.同时加强森林游憩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4叮持续发展的几个丛奉观点 4.1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因此,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 设的投入,全面启动了六大林业工程.为了适应林业发展的形 势和要求,河南省也确立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造山川秀美的中州大地”的总目标和“加快工程建设,实 施分类经营,突出质量效益,提高整体水平”的工作思路森 林资源是建设绿色屏障、办好绿色产业、发挥林业三大效益 的基础,在当前我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的大好形势下. 不仅要重视植树造林,更要选择合理的生态林业模式,兼顾 森林美学特性,使森林资源能提供良好的森林游憩环境,满 足游憩者精神上的美学追求所以,笔者认为在规划建立森 林游憩环境时,要充分考虑风景林的布局,防火树种的引入. 单层林与复层林.单纯林与混交林的选择等等在增加森林 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同时,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 保护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 4.2应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保证体系 通过多年的森林资源调查实践和从许多森林游憩地反 馈信息来分析,要搞好森林游憩地的环境保护 首先要有行 政保证.即要有主管林业的行政领导,又要有一定的环保责 任制。也就是要采取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控制游 (下转第45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卓卫华:河南林业外资项目管理研究 期准备越充分,项目执行的就越顺利 3.2严格的质量管理是项目高标准实施的保证 4j 林规模都要与项目参与农户进行充分的讨论,使不同性别、 不同收入阶层参与者充分表达对项目的实施意见,以确保项 目的设计.实施不仅在技术和经济上切实可行,而且使参与 社会的各阶层对项目的实施达成一致,确保项目实施成功 2.7“下一上一下”的计划管理体制 国内项目都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体制,这 样很容易导致计划与实施的脱离现象,失去了对项目实施的 指导作用 外资项目采用的是“下一上一下”的计划管理体 在外资项目的执行中 我们严格树立质罱意识:造林茼 木必须是I级苗,优良品种,整地,必须是大穴、大肥,大 水,栽植成活率必须达到95%以上,专人管护每年造林工 作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员随机抽样检查,达不到要求的,一 律不予报账 严格的管理保证了我们项目的质量和预期经 制~现有项目实施单位先将造林苗木准备情况、造林地准备 情况和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等上报省项目办 省项目办根据总 体设计和各单位准备情况,下达年度造林投资计划这样就 避免了出现有的县完不成造林任务,而有的县超计划过多而 又不能报帐的现象.使造林和投资计划更切实际、更科学 济、技术指标的实现 3.3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是项目实施的人才保障 我们所提出的高素质人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业 务的熟悉;二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长期以来,我们牢固树 立“欲建高标准项目,必须有高标准人才”的思想,通过培 训、座谈.现场会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管理 人员通晓项目生产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要求,明白财务运作 的每一个过程,并能按规定认真执行,保证项目各项政策的 落实 3.4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实施外资项目的外部条件 3做好林业外资项口管理的前提条件 3.1科学的论证和充分的前期准备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为保证项目的成功,在项目的准备阶段,我们都要组织 有关专家和领导认真学习项目文件,讨论项目条件,根据我 省林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国家政策,提出我省的工作思路, 然后针对涉及项目的一些经济技术指标和产品进行市场调 查、预测,经专家反复论证后,讨论决定我省的项目参与程 度、区域、投资额度,不搞“长官意识”,不搞“人情项目” 在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一方面我们深入项目区,宣传 项目政策,让群众了解、自愿参与;一方面组织专业技术人 员,做好项目的社区评估与调查设计;另一方面,开展“软 件建设”,将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想细. 林业外资项目从引进到组织、实施,仅靠林业部门一家 是办不到的,引进外资作为我国政府对外开放的重要政策, 将外资作为政府债务,需要各级政府、计划、财政等部门的 大力支持 长期以来,我省各级林业部门在外资项目执行过 程中积极营造高效、协调的外资环境,项目执行中,及时向 政府、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通报项目进展情况,邀请他 们对项目进行监察、监督,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对各部门 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予以落实.在各部门 的支持下,共同把项目实施好 (责ft编辑: l卅 ) 想透,如配套资金、转贷模式、汇率风险、报帐提款程序等, 将这些问题在项目启动前予以解决落实,实践证明.项目前 (上接第43页) 憩人数。合理开辟游憩路径,保护土壤,保护森林资源 在 这方面主要是加强环保部门联系与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 优势和法律手段来制约过渡的开发建设 比如在森林公园中 病虫害等生物及非生物灭害的防治,以及提高植树成活率、 森林覆盖率、立体开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开展科学研 究和科技攻关,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全面依 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最后,笔者认为2l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加深 入人心.森林游憩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种 挖山取石、违章建房、砍树烧柴等问题的法律处理手段均 应明确,通过对森林游憩者的宣传教育,使生态林业的观念 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培养人们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森林游憩环 境的道德行为 同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制约 人们的生态行为 其次要依靠科技开发林业,即要有相应的 技术,综合利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突出重点,为实 现森林资源的永续经营,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围 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 速生丰产林建设.中幼林抚育 森林 必然的历史选择和发展趋势它是在继承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基础上,结合自身行业特性拓展而来的而生态林业建设的 成败将直接影响森林游憩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 仆编辑:Htj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