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2课伏羲制九针 总课时 1 内容 第 1 课时 教案1. 了解伏羲制九针的故事,了解针灸的针的种类。 要求 2. 了解针灸的发展及针灸并存的原理。 教材明白针灸对人类医学和健康的重要贡献。 教具 多媒体 重点难点 教案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那么大家知道针灸中的九针是谁发现的吗?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二、读一读 1.默读砭石答问题。 师:九针是谁发现的? 生:伏羲。 师:他是如何发现九针的? 生:远古时期,人们不小心被一些尖硬物体……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石针,即古书中经常提到的“砭石” 三、想一想 据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记载推测,砭石可能是最早的外科切割工具,同时对以后的九针影响深远,能体会伏羲代表了一大批为中医药做出贡献的劳动人民。 四、学一学 1.指压的作用方法。 2.拔罐的作用方法。 3.电针疗法。 4.针灸并存的理论。 五、做一做 1.针灸治疗中的“针”种类。 2.小组讨论。 3.结果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记得伏羲的九针是哪九针吗,你们会去针灸吗? 2 / 7
教案反思: 教材总课时 1 第3课 医的起源 内容 第 1 课时 教案1. 了解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要求 2. 体会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教材了解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难点 教案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医字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医的起源。 二、读一读 1.默读“医”字来历答问题。 师:“医”字最早在什么字中出现过? 生:甲骨文。 师:“医”字的变化又是怎么样的? 生:“医”字最早在甲骨文中出现,表示治病和医生的意思;东汉《说文解字》中也做了注解;远古时代医与巫不分家,但随着社会发展,分家后成为独立职业,在春秋战国《左传》有了明确表示。 三、想一想 古老的中医药学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生存和繁衍生息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一步步与巫术分离开来,确立里自身的价值标志,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帝内经》中都有着记载。 四、学一学 1. 了解病入膏肓的由来。 2. 体会医缓的技术高明及中医的伟大。 五、做一做 1.围绕“你心中的好医生”这个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2.小组讨论。 3.结果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医巫的有何认识,医为何会脱离巫而独自发展呢? 3 / 7
教具 多媒体 教案反思: 教材第4课 妙手祛病痛 内容 教案1.了解双手也是预防、治病的有效工具。 要求 2.知道生活中如何运用自己的双手预防、治病。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材了解双手也是预防、治病的有效工具。 教具 多媒体 重点难点 教案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医字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发展。 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双手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医的起源。 二、读一读 1.默读按摩救产妇答问题。 师: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按摩救产妇。 师:如何按摩可以救产妇呢? 生:用温水温暖产妇的腰腹部,用手上下按摩,肠胃微痛,产子,母子平安。 师:用药不行,道士也不行。本已经失去希望,但通过按摩救了产妇,可以看出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治病的。 三、想一想 古老的中医药学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生存和繁衍生息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推拿是一种古老的医术,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方法。推拿简便,无副作用,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四、学一学 1、了解推拿的理论知识和手法。 2、了解推拿范围广,作用大,小朋友喜欢。 五、做一做 1.如何做一名小医生,下班给爸妈推拿。 2.小组讨论。 3.先示范结果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推拿有何认识,你会在生活中尝试用它来预防和治病吗? 4 / 7
教案反思: 教材第5课 认识阴阳 内容 教案1. 了解阴阳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何看待阴阳。 要求 2. 知道理解古人是怎么样观察天地现象。 教材了解阴阳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何看待阴阳。 重点难点 教案过程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5 / 7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阴阳是什么吗? 师:古人是如何观察到阴阳这样的现象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认识阴阳。 二、读一读 1.默读两小儿辩日答问题。 师: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孔子游学遇到两个小孩辩论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 师: 孔子听完怎么回答的。 生:孔子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能做出判断。 师:这就是有关阴阳的故事。 三、想一想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人很早就善于观察天地万物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特征,得到阴阳的概念,并用之划分世间万物。 阴阳对于中医理论的创立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构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医药文化。 四、学一学 1.知道古人是如何用阴阳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 2.了解用阴阳诊断疾病。 五、做一做 1.结合身边实际,找出阴阳关系的现象或物体。 2.同桌互相说说人体脏腑中五脏的阴阳属性。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阴阳有何认识,你会在生活中运用吗? 教案反思 教材第6课 妙用五行 内容 教案1. 了解五行是创建中医理论的重要哲学思想。 要求 2. 知道古人如何用五行原理预防和治疗疾病。 教材体会古人如何用五行原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重点6 / 7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难点 教案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五行吗?有谁知道五行分别指那五行? 师: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创立了五行,它是来自古人对日常生活事例的观察和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认识五行。 二、读一读 1.默读章老中医治五更泻答问题。 师:章老中医治的是什么病? 生:一个人每到五更就腹泻。 师: 用什么方法(原理)治好他的病的。 生:五行。 师:原来五行治疗疾病还真的很不错 三、想一想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章老中医熟稔五行生克关系,遵循其中的规律来治病,药到病除,用生活常识解释其中奥秘。 中医五行理论,是古人对日常生活事例的观察、总结、提炼而成的。 四、学一学 1.了解并学会五行学说的知识。 2.了解五行生克的原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五、做一做 1.寻找出家中厨房里的调味或食材。 2.同桌互相说说他们的属性。 3.上台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阴阳有何认识,你会在生活中运用吗? 教案反思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